王双
摘 要:每个新词构成的背后都有着它不一样的历史,然而,新词之间必然有所相通之处。为了进一步分析英语新词的构成,探索其构词方式的发展趋势,以线上牛津英语大辞典(简称OED)为数据库,选取1983年以来具有首次引证时间的新词1680个。基于Bauer对1983年之前新词数据的研究,通过分析法、归类法和比较法以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呈现出当代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新趋势。
关键词:英语新词;首次引证;线上牛津英语大辞典;构词方式;趋势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196-03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新词必是生活真实动态的写照。对于新词的定义,研究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一。从蓝本角度上来讲,新词可以是某些词典、亦或是所有词典都未能收录的词。而从时间角度上来说,新词也可以被定义为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时间点以来首次出现的词。本文研究便是从时间的角度入手,取词OED,共计1680个新词,其首次引证时间在1983年到2006年之间,通过对此段时间拥有首次引证的新词进行构词分析,对比Bauer的研究数据,探讨新词构词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自19世纪初语言学家们便开始了英语新词的研究,1987年,Cannon编著的Historical change and English Word Formation: Recent Vocabulary一书被评为最为经典的学术著作。该书以历史为词汇背景,通过21种构词法将词汇的发展现状跃于纸上。其取词于3本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新词词典,共计新词13683个,年限跨越为1961-1980。该书从取材来看,应取蓝本角度上的新词词义,一些词汇的首次引用甚至可以追溯到16世纪更是证明了这一观点。随后,1989年5月,在奥克兰举办的语言学大会上,Bauer发表了一篇文章,也对新词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与Cannon的进行对比。而与Cannon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文取词牛津英语大字典增补版(1972-1986),并对词汇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除随机抽样外,凡入选的新词需非其现有词的补充词义或现有词的同形异义词,同时首次引证年限早于1880年也将被排除。作为英语新词研究最具权威性的词典,OED不仅收藏了从1000年至今所有拥有已被引证的新词,而且每季度仍以相当大的比例在更新。其收录的词条不仅包括词形、词性、词义、词源,更增加了首次引用和大量的其它引用例证。这对构词的分析无疑是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二、新词构词方式分析
(一)复合法
1.复合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词素,通过空格、连字符,亦或直接连写等方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新词就是复合词。一般来说,对复合词的研究主要从其在句中所表现出来的词性功能入手,进而就其组成成分的词性、语义、内部关系、句法功能或者多种方法并存等形式来分析。复合词的词性可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叹词、连词、介词和代词。而在本文新词数据中,并未见后3类词性复合词,副词和叹词也极为稀少,只以名词居多。本文268个由复合法构成的新词数据中,就有191个名词性复合词,25个动词性复合词,45个形容词性复合词,3个副词词性复合词和4个叹词词性复合词。从词性构成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复合词,他们的组成成分中通常会含有该词词性的词。如在209个名词性复合词中就有197个含有名词成分。25个动词复合词中就有23个,48个形容词中也包含了35个。
2.新古典复合词。新古典复合词是指由古希腊语或拉丁语中的一种特殊的构词成份,即组合形式所组成,在古典语言中并不存在的英语新词。然而,对新古典复合词的界定并非易事,因其组合形式既非独立的简单词,也非粘着的前后缀,它上接简单词,下连前后缀,是介于词和词缀之间的成份。因组合形式大多来自希腊或拉丁语中的实词(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词根,因而在构成新古典复合词之后,同样以这3种词性存在。名词仍位居首位,所占比例为80%。对于新古典复合词构词的分类,可以有5种:前缀+组合形式;组合形式+后缀;组合形式+组合形式;词+组合形式;组合形式+词。这里,前3种分类中组合形式与前后缀和其本身的结合极为强烈地表现了它所具有的词根特性,而后两种与词的结合则突显了其粘着语素的特性。与此同时,根据其构词形式的份额比例也可以看出,组合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粘着语素的性质要大大强于其所表现出来的词根性质。
(二)词缀法
1.前缀派生词。由前缀加上词根所构成的词就是前缀派生词。值得指出的是,新古典复合词中词首组合形式的界定直接导致前缀的数量大大地减少。也正因此,在本文研究时间段所搜集的数据中,前缀派生词就只有53个,其中前缀的数量是23个。整体上来说,前缀在构词中不像词首组合形式那样具有实在的词义,相比之下,它更类似于虚词,在新词中起到辅助词根限定或修饰词义的作用。从词根词性是否改变的角度来说,前缀词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改变词性类前缀派生词,二是不变词性类前缀派生词。对于改变词性类前缀派生词来说,其占的比例要比不变词性类前缀派生词小很多,53个词中只有10个。
2.后缀派生词。由后缀加上词根所构成的词就是后缀派生词。与前缀不同的是,后缀在语义上不如前缀明显,并具有较强的语法意义,能够决定词的语法属性。本数据中出现的后缀有67个,构词能力最强的是-ing,造词65个,其次是-er和-y,分别造词49个。从后缀对词性改变角度分析,该类词只有4类,即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性后缀派生词,名词性后缀派生词仍以不可战胜的优势位居榜首。
(三)缩短法
1.截短词。截短词是指通过对原词进行剪切形成的新词,其词性与词义均不改变,而只是形式上发生变化。本文研究语料中的截短词共有108个,其中90%以上都是名词词性的截短词。虽然形容词、动词所占比例还不及10%,但还是以少量形式存在的。一般来说,截短词在造词过程中只是通过剪切形式去掉原词的一部分,然而有时为了语音或形式上的需要,亦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
2.拼缀词。拼缀词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词中的至少一个词进行剪切并组合而成的新词,其实也就是复合法与截短法的结合运用。拼缀法在本数据中占比例约10%,共计词173个。按保留部分对拼缀词进行的分类一般可归为6类,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首尾式、全尾式、首全式、混合式、首首式和全首式,其比例为51:48:43:16:11:4。根据比例可以明显看出拼缀词的构成主要还是通过首尾式、全尾式和首全式这3类的模式,占总拼缀词的80%以上。而混合式,因其构词比较复杂、多样,常常无据可循。至于首首式和全首式,虽然比例较小,但构词方法上还是很清晰,易于理解的。
3.首字母缩写词。首字母缩写词是指将词或短语中的第一个字母取出并结合而成的新词。根据其发音方式,可以再划分为首字母连接词和首字母拼音词,前者是指按该词单个字母的顺序依次读音的词,而后者则是按一个单词的发音方式进行读音的词。首字母缩写词在本数据中共计60个,其中首字母连接词占17个,首字母拼音词占43个。实际上,一些字母连接词因其构词的特点,也逐渐向首字母拼音词转变。虽然在归类时被归入首字母连接词,但有时也会被人们当成首字母拼音词来发音。通过对两组数据的观察,不难发现,首字母连接词之所以按字母顺序逐个发音主要还是因为该类词大都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这不符英语发音规则。而首字母拼音词却符合这一规则。这也说明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由首字母连接词向首字母拼音词转变的现象了。因此,可以预测,这种转变将会是一种趋势。
endprint
4.逆构词。在英语构词法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词缀法,即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加上已有前缀或后缀。而逆构法则恰恰相反,它通过删除较长单词中假想词缀而形成较短单词,这一反常规的构词手段所构成的词,即逆构词。本文逆构词共计9个。其中8个是通过删除后缀而成,只有一个是通过删除前缀而成,这种形式的构词法比较少见。
(四)转类法
在构词法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它不需要通过任何成分的添加或经过任何其它词形上的改变,而只是在英语原有词的基础上将某一词性转化成另一词性。这种构词方式便是能产性极强而争议也颇多的转类法。对于转类法的争议主要是就其所包括的范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在本文数据中由转类法所生成的转类词共计117个。虽然转类词一般都是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3类之间进行的转换,但也仍有少量的由短语、组合形式或后缀进行转化而成的新词。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转化量最大的是名词转动词。
(五)其它
1.外来词。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它语言中引用而来的词汇。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乎吸收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词汇,而大部分主要来源于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和德语。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转变,外来词的来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1983到2006这24年间,英语共计外来词138个,其来源为37个国家。其中,来源于拉丁语的外来词仍位居首位,为23个。日语则跃居第二,共计15个。然后是西班牙语,14个,意大利语,13个,而原本位居第二的法语外来词下降到第五位,12个,同样下降的还有德语,10个。然而,变化最大的是希腊语,由最初最为主要的外来词来源语降到在此期间只有1个外来词的来源语。
2.转变词。在所有构词法中,最无规律可循的就是转变法,其构词成因有很多,常常因为某种需要而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做以相应的改变。本文共计42个由转变法而来的新词。根据其构词过程,大体可将原因归为5类:发音、委婉、仿效、偶然、区分。
3.专有名词。此类构词法较为简单,只是将人名、地名、品牌名或其它等专有名词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词,其最终转化方向一般都是名词。本数据中共计新词31个。大多数来源都是人名或地名。
4.不确定。除上述所有构词法外,还有一些英语新词因各种原因无法分辨其构词过程,这类词共有11个。
三、趋势对比分析
图1是本文对1680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归类。除不确定的构词方式外,共计12种。从表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排名前3位的构词是后缀词、新古典复合词和复合词。然而,这只是近二三十年来构词方式分布的状态。
在Bauer的文章中,他将1880年到1982的新词,通过抽样、筛选最终确定下来2082个新词,以政治时间为界线,划分了3个时间段:1880- 1913,1914-1938,1939-1982。而本文词汇研究的时间跨度(1983-2006),完全可以作为至目前为止的第四个时间段,这样恰好是一个多世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一个趋势总结,如图2所示。
图2与图1略有不同,因Bauer在其筛选新词数据时有意将OED现有词的同形异义词去掉,所以在他的数据里不会出现转类词。为与之进行对比,本文也将原有数据中转类词去除。透过该趋势图,我们发现,后缀构词法虽然在1983-2006这段时间内比例有所下降,但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其构词能力均雄踞首位。然而变化最大的是新古典复合词,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最高不过3.4%的比例,在80年代后以18.7%的比例已然跃居第二。复合词的比例虽呈上升趋势,但变化颇微。在整个图表的4个阶段,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外来词。由第一时间段的31.5%下降到第二阶段的22.9%,再到第三阶段的19.1%,80年代后的第四阶段就只有8.8%。对于前缀词在第四阶段的猛然下降,这与新古典复合词的上升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原以为前缀在OED中被引证是组合形式。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虽然所占份额不大,但都呈明显上升趋势。首字母缩写词,在经历了1914-1982中间两个时间段的下滑后,第一和第四时间段基本保持一致。同样,专有名词虽中间两个阶段有所上升,但前后比例仍均等。
通过对1983-2006这24年间OED拥有首次引证的1680个新词进行构词分析,并与Bauer的数据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英语构词方式基本上仍以复合法、词缀法为主。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外来词引入的大幅度下降和后缀词比例的相对减少说明了构词能力相对薄弱的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和首字母缩略词正在以奔跑的速度逐年递增,同时作为后起之秀代表的新古典复合词在20世纪80年代后一反常态,以其超强的孽生性发展并壮大着。
——————————
参考文献:
〔1〕Laurie Bauer. English Vocabulary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 New Zealand Linguistics conference,1989.
〔2〕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Adams V.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 [M]. London: Longman, 1973.
〔4〕Laurie Bauer. English Word-Form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李冬.英语组合形式及新古典复合词[J].外语教学,1985,(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endprint
4.逆构词。在英语构词法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词缀法,即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加上已有前缀或后缀。而逆构法则恰恰相反,它通过删除较长单词中假想词缀而形成较短单词,这一反常规的构词手段所构成的词,即逆构词。本文逆构词共计9个。其中8个是通过删除后缀而成,只有一个是通过删除前缀而成,这种形式的构词法比较少见。
(四)转类法
在构词法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它不需要通过任何成分的添加或经过任何其它词形上的改变,而只是在英语原有词的基础上将某一词性转化成另一词性。这种构词方式便是能产性极强而争议也颇多的转类法。对于转类法的争议主要是就其所包括的范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在本文数据中由转类法所生成的转类词共计117个。虽然转类词一般都是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3类之间进行的转换,但也仍有少量的由短语、组合形式或后缀进行转化而成的新词。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转化量最大的是名词转动词。
(五)其它
1.外来词。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它语言中引用而来的词汇。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乎吸收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词汇,而大部分主要来源于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和德语。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转变,外来词的来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1983到2006这24年间,英语共计外来词138个,其来源为37个国家。其中,来源于拉丁语的外来词仍位居首位,为23个。日语则跃居第二,共计15个。然后是西班牙语,14个,意大利语,13个,而原本位居第二的法语外来词下降到第五位,12个,同样下降的还有德语,10个。然而,变化最大的是希腊语,由最初最为主要的外来词来源语降到在此期间只有1个外来词的来源语。
2.转变词。在所有构词法中,最无规律可循的就是转变法,其构词成因有很多,常常因为某种需要而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做以相应的改变。本文共计42个由转变法而来的新词。根据其构词过程,大体可将原因归为5类:发音、委婉、仿效、偶然、区分。
3.专有名词。此类构词法较为简单,只是将人名、地名、品牌名或其它等专有名词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词,其最终转化方向一般都是名词。本数据中共计新词31个。大多数来源都是人名或地名。
4.不确定。除上述所有构词法外,还有一些英语新词因各种原因无法分辨其构词过程,这类词共有11个。
三、趋势对比分析
图1是本文对1680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归类。除不确定的构词方式外,共计12种。从表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排名前3位的构词是后缀词、新古典复合词和复合词。然而,这只是近二三十年来构词方式分布的状态。
在Bauer的文章中,他将1880年到1982的新词,通过抽样、筛选最终确定下来2082个新词,以政治时间为界线,划分了3个时间段:1880- 1913,1914-1938,1939-1982。而本文词汇研究的时间跨度(1983-2006),完全可以作为至目前为止的第四个时间段,这样恰好是一个多世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一个趋势总结,如图2所示。
图2与图1略有不同,因Bauer在其筛选新词数据时有意将OED现有词的同形异义词去掉,所以在他的数据里不会出现转类词。为与之进行对比,本文也将原有数据中转类词去除。透过该趋势图,我们发现,后缀构词法虽然在1983-2006这段时间内比例有所下降,但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其构词能力均雄踞首位。然而变化最大的是新古典复合词,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最高不过3.4%的比例,在80年代后以18.7%的比例已然跃居第二。复合词的比例虽呈上升趋势,但变化颇微。在整个图表的4个阶段,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外来词。由第一时间段的31.5%下降到第二阶段的22.9%,再到第三阶段的19.1%,80年代后的第四阶段就只有8.8%。对于前缀词在第四阶段的猛然下降,这与新古典复合词的上升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原以为前缀在OED中被引证是组合形式。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虽然所占份额不大,但都呈明显上升趋势。首字母缩写词,在经历了1914-1982中间两个时间段的下滑后,第一和第四时间段基本保持一致。同样,专有名词虽中间两个阶段有所上升,但前后比例仍均等。
通过对1983-2006这24年间OED拥有首次引证的1680个新词进行构词分析,并与Bauer的数据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英语构词方式基本上仍以复合法、词缀法为主。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外来词引入的大幅度下降和后缀词比例的相对减少说明了构词能力相对薄弱的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和首字母缩略词正在以奔跑的速度逐年递增,同时作为后起之秀代表的新古典复合词在20世纪80年代后一反常态,以其超强的孽生性发展并壮大着。
——————————
参考文献:
〔1〕Laurie Bauer. English Vocabulary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 New Zealand Linguistics conference,1989.
〔2〕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Adams V.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 [M]. London: Longman, 1973.
〔4〕Laurie Bauer. English Word-Form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李冬.英语组合形式及新古典复合词[J].外语教学,1985,(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endprint
4.逆构词。在英语构词法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词缀法,即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加上已有前缀或后缀。而逆构法则恰恰相反,它通过删除较长单词中假想词缀而形成较短单词,这一反常规的构词手段所构成的词,即逆构词。本文逆构词共计9个。其中8个是通过删除后缀而成,只有一个是通过删除前缀而成,这种形式的构词法比较少见。
(四)转类法
在构词法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它不需要通过任何成分的添加或经过任何其它词形上的改变,而只是在英语原有词的基础上将某一词性转化成另一词性。这种构词方式便是能产性极强而争议也颇多的转类法。对于转类法的争议主要是就其所包括的范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在本文数据中由转类法所生成的转类词共计117个。虽然转类词一般都是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3类之间进行的转换,但也仍有少量的由短语、组合形式或后缀进行转化而成的新词。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转化量最大的是名词转动词。
(五)其它
1.外来词。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它语言中引用而来的词汇。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乎吸收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词汇,而大部分主要来源于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和德语。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转变,外来词的来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1983到2006这24年间,英语共计外来词138个,其来源为37个国家。其中,来源于拉丁语的外来词仍位居首位,为23个。日语则跃居第二,共计15个。然后是西班牙语,14个,意大利语,13个,而原本位居第二的法语外来词下降到第五位,12个,同样下降的还有德语,10个。然而,变化最大的是希腊语,由最初最为主要的外来词来源语降到在此期间只有1个外来词的来源语。
2.转变词。在所有构词法中,最无规律可循的就是转变法,其构词成因有很多,常常因为某种需要而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做以相应的改变。本文共计42个由转变法而来的新词。根据其构词过程,大体可将原因归为5类:发音、委婉、仿效、偶然、区分。
3.专有名词。此类构词法较为简单,只是将人名、地名、品牌名或其它等专有名词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词,其最终转化方向一般都是名词。本数据中共计新词31个。大多数来源都是人名或地名。
4.不确定。除上述所有构词法外,还有一些英语新词因各种原因无法分辨其构词过程,这类词共有11个。
三、趋势对比分析
图1是本文对1680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归类。除不确定的构词方式外,共计12种。从表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排名前3位的构词是后缀词、新古典复合词和复合词。然而,这只是近二三十年来构词方式分布的状态。
在Bauer的文章中,他将1880年到1982的新词,通过抽样、筛选最终确定下来2082个新词,以政治时间为界线,划分了3个时间段:1880- 1913,1914-1938,1939-1982。而本文词汇研究的时间跨度(1983-2006),完全可以作为至目前为止的第四个时间段,这样恰好是一个多世纪英语新词构词方式的一个趋势总结,如图2所示。
图2与图1略有不同,因Bauer在其筛选新词数据时有意将OED现有词的同形异义词去掉,所以在他的数据里不会出现转类词。为与之进行对比,本文也将原有数据中转类词去除。透过该趋势图,我们发现,后缀构词法虽然在1983-2006这段时间内比例有所下降,但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其构词能力均雄踞首位。然而变化最大的是新古典复合词,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最高不过3.4%的比例,在80年代后以18.7%的比例已然跃居第二。复合词的比例虽呈上升趋势,但变化颇微。在整个图表的4个阶段,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外来词。由第一时间段的31.5%下降到第二阶段的22.9%,再到第三阶段的19.1%,80年代后的第四阶段就只有8.8%。对于前缀词在第四阶段的猛然下降,这与新古典复合词的上升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原以为前缀在OED中被引证是组合形式。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虽然所占份额不大,但都呈明显上升趋势。首字母缩写词,在经历了1914-1982中间两个时间段的下滑后,第一和第四时间段基本保持一致。同样,专有名词虽中间两个阶段有所上升,但前后比例仍均等。
通过对1983-2006这24年间OED拥有首次引证的1680个新词进行构词分析,并与Bauer的数据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英语构词方式基本上仍以复合法、词缀法为主。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外来词引入的大幅度下降和后缀词比例的相对减少说明了构词能力相对薄弱的截短词、逆构词、拼缀词和首字母缩略词正在以奔跑的速度逐年递增,同时作为后起之秀代表的新古典复合词在20世纪80年代后一反常态,以其超强的孽生性发展并壮大着。
——————————
参考文献:
〔1〕Laurie Bauer. English Vocabulary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 New Zealand Linguistics conference,1989.
〔2〕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Adams V.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 [M]. London: Longman, 1973.
〔4〕Laurie Bauer. English Word-Form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李冬.英语组合形式及新古典复合词[J].外语教学,1985,(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