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怀疑危害不容小视

2014-09-21 23:47
人民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病态习惯性传统

“开始于怀疑而又结束于怀疑”是习惯性怀疑症的典型表现

界定“习惯性怀疑”的当紧之处就是要紧紧抓住“习惯性”不放,它是解释“怀疑”的关键词。当一种“怀疑”用“习惯性”来修饰时,不仅说明这种“怀疑”的频次过于经常,更说明这种“怀疑”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思考的行为属性变成了思考本身。怀疑只是思考的一种属性,绝不应变成思考本身。当把“怀疑”变成“思考”本身时,是对“思考”的功能性歪曲。

“懷疑”只是思考的一种功能,“探究”、“明辨”、“寻定”也是思考的功能。如果“思考”只有“怀疑”功能,那么“思考”就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思想漫游。当“怀疑”变成一种“习惯”时就变成“习惯性”怀疑。“习惯性怀疑”是说“怀疑”行为的惯常性与习惯性,具有以怀疑为能事、只对积极的正面事物怀疑(怀疑的逆向性)、单对占主流的统治观点怀疑(怀疑的反向性)、怀疑无终点论、怀疑产生怀疑、怀疑终结于怀疑六大特征。“习惯性怀疑”除了见事则疑之外没有别的本事,而且只对正能量、正面事物怀疑,这是它的最大恶果。怀疑的反向性可能具有积极的结果,取决于主流统治观点的对错。

“怀疑无终点论”是指怀疑症的循环不已。“习惯性怀疑症”患者遇事不断怀疑,永远怀疑,没完没了。

怀疑产生于和终结于怀疑这两大特点需要专门拿出来讨论,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互相矛盾的品质。说“怀疑产生怀疑”,是在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说“怀疑终结于怀疑”,是在说“靠剑生活的人死于剑下”。总之一句话:怀疑是怀疑的出发点和归宿室。开始于怀疑而又结束于怀疑,正是这种怀疑,也只有这种怀疑,才有资格在这里完成这个生死循环,才是社会病态的典型表现。

“社会病态论”的演化与推进

社会病态是指社会不稳定、不和谐、不健康的状态,由赫伯特·马尔库塞提出,他认为,作为西方传统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是病态社会。他给“病态社会”下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它的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

传统的功能主义者在考察社会问题时首先使用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病态”说。它比传统的观点更激进一些,认为某些人处于病态是因为社会本身就处于病态,其口号是“不道德的社会制造了不道德的人”。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上,传统的观点强调改造个人,而新的“病态论”则强调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不过,两者都把教育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对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看法不同,对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也不同,大体分为个人派、革命派和福利派三种。个人派认为,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个人,解决的方法也是个人;革命派认为,社会问题的原因是社会,解决的方法也是社会革命;福利派认为社会问题的原因是社会,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政府福利。

“习惯性怀疑”的危害不能轻视

习惯性怀疑产生于疑问,发展于查证,终结于偏见。“疑问-查证-偏见”是习惯性怀疑的产生路径。这条路径一旦形成,习惯性怀疑的习惯就已养成。以后只要有类似事情,习惯性怀疑就会沿着同样的路径重复发生。与其说习惯性怀疑出自于什么利害考量,不如说是本性使然。尽管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利益考虑,但其危害还是不能轻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掩盖事实真相。在疑云密布的条件下,事实真相是难以发现的。比如2008年贵州瓮安“6·28”事件,是由一少女神秘死亡引起,后因谣传“警方殴打李树芬家人”而激化,最后演化成冲击机关大楼的打砸抢事件。

破坏人际关系。正是习惯性怀疑把传统的人际关系从整体、亲密、信任、依赖、粘着为特征转变到分离、反感、疏远、独立、连接为特征。这种疏远化、片断化的人际关系不仅割断了传统社区温情脉脉的血肉联系,也使得社区式的社会关系转变为社会式的社会关系。

破坏干群关系。习惯性怀疑在无形之中把干部推到了群众的对立面,在窃窃私语中把干部孤立起来。它把干部联系群众的通道封堵起来,把在革命时期秘密联系群众的渠道遗忘起来,把艰苦战争年月积累起来的亲如鱼水关系的干群感情统统扔掉。

毒化社会氛围。习惯性怀疑像瘟疫一样,传播社会怀疑,播种社会不信任,宣扬社会不满,毒化社会氛围。熟人之间在这种场合相见,也如同像陌生人一样装作没看见。这种互不信任的社会不再会有社会友情。没有友情的社会,不再会有社会团结,不过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激发突发事件。当怀疑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任何一条负面信息的传来都无异于在一捆干柴上扔一把火,激发突发事件。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条件下,习惯性怀疑有它生根发芽的土壤。任何一根点着了的小小火柴都可能烧毁一座建筑坚固的大厦。

引发群体事件。正因为习惯性怀疑具有以上五大危害,当以上五条具备时,就可能构成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的条件。对此,我们要深入群众,多做宣传工作,铲除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的诱因,把安全、稳定工作做到前头、做到家。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责编/张潇爽 刘瑞一(见习)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病态习惯性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