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短篇小说研究的新探索

2014-09-21 07:07鹿清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小说

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因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一直受到国际批评界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等学术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再解读。目前,国内研究曼斯菲尔德创作的专著还不多见。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文兰副教授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一书,该书由上、下两篇构成,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曼斯菲尔德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并且深入地探讨了小说主题表达与叙事形式的关系,是对曼斯菲尔德研究的丰富和补充。

该书的上篇结合曼斯菲尔德的个人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把这位女作家主要作品中的主题分为疏离、叛逆、幻灭、孤独、死亡等几大类进行独立而又详细地研究。

曼斯菲尔德出生在新西兰,并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期。但是,直到弟弟在一战中阵亡,她才意识到这段生活对她的重要意义。之后,曼斯菲尔德创作了《序曲》《在海湾》和《阳阳和亮亮》等一系列反映他们儿时生活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父母和孩子缺乏正常家庭中亲子之间的亲密和沟通,取而代之的是疏离和淡漠。父母不能承担自己的职责,孩子已然成为父母的负担和被放逐的对象。同时,父母关爱的缺乏还引发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曼斯菲尔德在《花园茶会》和《第一次舞会》中也成功塑造了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的形象,作品中的萝拉和莉拉对人生怀有美好的幻想,但是最终却不得不接受生活中既有快乐也有死亡、既有青春也有衰老这样一种残酷的现实。同样经历幻灭的还有那些恋人们。曼斯菲尔德自身情感经历丰富曲折,既享受过爱情的快乐,又品尝过爱情带给她的痛苦。《稚气可掬,但出自天然》和《莳萝泡菜》等小说中的主人公向往纯真的爱情,但是却发现这些爱情或是虚幻的,或是怯懦的,又或是自私的,理想的爱情并不存在。

曼斯菲尔德十五岁时便离开新西兰前往伦敦求学,二十岁时又重返欧洲从事文学创作。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曼斯菲尔德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和无助的孤独,有着非常敏感和深刻的体验。《罗莎贝尔惊梦记》中的处境窘困的罗莎贝尔只能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寄托在梦想中,而《求职女》中的女主人公能够安慰自我的仅仅是希望残酷的现实只是一场噩梦。《莫斯小姐的一天》中的莫斯小姐疲于生计奔波,《布里尔小姐》中的布里尔小姐渴望融入他人生活但却遭到年轻恋人的嫌恶,《已故中校的女儿》中的约瑟芬和康斯坦蒂则一直生活在父亲带给她们的恐惧中。这些作品中的老处女要比年轻女性更能感受到社会的冷酷无情,并且陷入更深的孤独中。曼斯菲尔德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中性别压迫的抗议,也对这些经历不同磨难的女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曼斯菲尔德一生中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第二段婚姻也存在诸多问题。个人婚姻的不幸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序曲》和《在海湾》中的丈夫斯坦利·伯内尔非常享受他的婚姻生活,但是妻子琳达·伯内尔却只有在丈夫离开以后才会获得心灵的安宁。《时髦婚姻》中的威廉也是一个希望拥有温馨家庭的丈夫,而外部世界的享乐对妻子伊丽莎白的吸引力更大。这些作品中夫妻之间的隔阂固然与他们各自的性格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源于二十世纪初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内心深处不再受制于社会为她们规定的贤妻良母这一传统家庭角色,她们试图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和享乐的生活。

曼斯菲尔德二十六岁时患上了当时属于不治之症的肺结核,随后死亡的阴影便开始笼罩着她。接下来,弟弟的阵亡和母亲的病故对她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在《在海湾》中,身为小女孩的凯西亚和外祖母已经开始了对死亡的讨论。《海上旅行》中的芬内拉因为母亲亡故,所以跟随祖母乘船到祖父母家去生活。《巴克妈妈的一生》中的巴克妈妈一生辛劳,经历了多位亲人的离世,而小外孙的病亡更是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样,《苍蝇》中的两位老人——老板和伍德菲尔德都因为自己的儿子死于战争而陷入无法摆脱的痛苦中。可以看出,死亡和绝望弥漫在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中。

虽然直到十九世纪短篇小说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出现,欧文、坡、霍桑、契诃夫、莫泊桑以及欧·亨利等作家却很快在这一创作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二十世纪初倡导实验和创新的现代主义时期,曼斯菲尔德更是使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的下篇运用叙事学理论把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主题与其叙事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女作家如何运用现代主义艺术手法来表达她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上升行动、高潮、下降行动和结局五部分构成,但是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却对情节进行了淡化处理。在《序曲》和《在海湾》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一些彼此之间不相关的生活片段来分别揭示人生是无法掌控的,以及自由、秩序和囚禁、混乱是并存的等主题。像很多现代主义作家一样,曼斯菲尔德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所以在《逃跑》等作品中采用了开放式结尾。曼斯菲尔德的很多故事以主人公的瞬间顿悟结束。同时,对比性和重复性也是她的一些作品在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海上旅行》中自然环境之间和各种物象之间相互对比,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鸽子先生和夫人》则通过句法结构和语篇结构的重复,反映了雷吉的男性权威被颠覆和安妮的女性权威树立的主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小说创作开始了从关注物理现实到关注心理现实的转向。传统小说叙事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而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则成为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现代主义作家们更常用的叙事话语。曼斯菲尔德在《心理学》中直接呈现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他们对爱情的幻灭感。《雷金纳德的一天》中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一个自私虚伪的丈夫雷金纳德,更反映了婚姻中的隔阂这一主题。

在叙事方式方面,传统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是,现代主义作家认为真实与视角之间存在相对性,主张采用多重视角来反映现实。在《求职女》中,曼斯菲尔德成功实现了求职女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与旁观者的视角之间不断的巧妙转换,从而再现了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曼斯菲尔德在叙事方式上的特点还表现在用时间倒错取代传统的线性叙事,通过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相互融合来更加深刻地反映作品的主题。

意象和象征的运用是曼斯菲尔德在叙事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曼斯菲尔德在作品中总是尽量避免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处境,而是经常使用自然景观、动植物以及物品等意象,并且赋予这些意象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莳萝泡菜》中,曼斯菲尔德用莳萝泡菜来象征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在《没有脾气的男人》中,“铁笼子”被用来象征爱情已经消逝的婚姻对男主人公的束缚。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使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具有散文诗的特点,而且更能够深刻地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

十年来,赵文兰副教授一直专门从事曼斯菲尔德研究,并且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了十余篇相关论文。她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一书中,不仅对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曼斯菲尔德的一些代表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而且把《海上旅行》《逃跑》《年轻女孩》《心理学》《鸽子先生和夫人》《没有脾气的男人》和《雷金纳德的一天》等很少被评论的优秀作品也纳入了她的研究范围中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也是二十一世纪学术界对曼斯菲尔德再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鹿清霞 山东省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252059)

猜你喜欢
曼斯菲尔德小说
“中国迈克”:基辛格之前的破冰者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国外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研究述评
讽刺艺术赏析
短篇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评介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系列小说中的自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