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国》对“谋略”主题的阐释与重塑

2014-09-21 18:55王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通俗化三国

摘 要:崇尚智慧与谋略是《三国演义》一以贯之的思想。特别是在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上兵伐谋”的思想。作者描写战争时,重点没有放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上,而是放在战争双方的谋略使用上。由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遵守原著这一思想,特别是在夷陵之战中,利用影视手法对原著“谋略”主题进行了创新性地阐释与重塑。

关键词:夷陵之战 谋略叙事 通俗化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夷陵之战作为后半部书中的一个重要单元,苦心经营,将这场声势浩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写得声势壮阔,波澜起伏。其中,对“谋略”的刻画浓墨重彩,充分展现了《三国演义》崇尚智慧与谋略的主题。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在表现夷陵之战时,同样也将重心放在了“谋略”的刻画上,通过直观可感的影像符号,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将三国谋略家的“智谋”及其运作过程如实地展现出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感。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对夷陵之战的“谋略”叙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急与缓的较量

电视剧《三国演义》从战争一开始就强调了“谋略”。原著对夷陵之战的起因强调较多的是刘备的“义”,即“雪弟恨先主兴兵”。电视剧固然强调了这一原因,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刘备出兵的根本目的逐步揭露,他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考虑出兵伐吴。刘备出师前对李严说到:“与曹魏相比,东吴更弱,欲成大业必先灭吴,次取曹丕,汉军刚刚经历汉中大战,军威更盛;孙权部将多老弱,其步骑战甲更非我军敌手,此时我若以雷霆之军南下击之,完全可以在曹魏出兵前,击败东吴。再说,曹丕新立,根基未稳,……最多只是虚张声势,坐观成败,不敢轻动。而且我越是用兵神速,他就越是不敢轻易冒险。”可见,刘备在文武群臣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出师,是在分析了魏、蜀、吴三方的形势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的决定,更多的是战略层面上的考虑。其中刘备多次强调“雷霆之军”“神速”,这种“急战”谋略是其整个军事行动的核心。与蜀军相反,吴军则根据己方实际情况做出“缓战”决策。

“急”和“缓”是《三国演义》中常用的谋略。三国谋略家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或急战或缓战的决策。急战利在出其不意,一鼓作气,突然攻之,如“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缓战在于故意托延战争时间,消耗对方兵力物力,疲惫对方军心,如官渡之战时,沮授就向袁绍献缓战坚守之计。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根据吴蜀两方情势的不同,着重表现了双方主帅对“急”和“缓”谋略的运用。

对于蜀汉来说,刘备“起倾国之兵”七十万大军劳师远征,进攻吴国,急战是其明智选择。蜀军长驱直入异国之境,处于客位,粮草补给等后援问题明显;军士身处异境,多有水土、疫病等方面的困扰,士气易受影响;防止曹魏的乘间用兵,也贵在急战。夷陵之战中,刘备在战争未开始前就意识到速战的重要性。在战争过程中,又往往给将士下发严命,规定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吴军城池或营寨。如攻打秭归仅用三小时,攻打夷陵城让张苞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必须攻克。刘备对战争速度如此严格的要求,使蜀军在战争之初,士气高昂,连连告捷。但后期在陆逊“缓”战策略制约下,蜀军丧失急战优势,最后兵败。

电视剧对吴军主帅陆逊智谋的刻画力度显然不够,如缺少了原著火烧连营之前的“试敌”计谋。而“试敌”这一计谋是陆逊大反攻之前的关键一计,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听刘备军队的虚实,麻痹刘备,使之在精神上再度放松警惕。电视剧虽然缺少对陆逊具体谋略的刻画,但对其整体谋略思想的表现则是遵照原著,主要表现在“以缓制急”上。

吴军主帅陆逊综合多方面考虑,制定了以缓制急的战略决策,把企图速战速决的蜀军拖入旷日持久的作战中。陆逊上任之初连建四道营寨,并令守营将士在蜀军攻击猛烈时连连后撤,致使蜀军连续攻破四个营寨后,军力大幅消耗;当蜀军攻到吴军最后防线猇亭山时,陆逊命令将士坚守不出,进一步拖延时间,消耗蜀军士气;直至刘备将大军移入“山林茂盛之处”后,才发起总攻,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整个谋略的核心就是“以缓制急”。连续让蜀军攻打营寨并坚守不出,延长战争时间,使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消耗对方兵力、士气以及粮草军械,等待时变。

缓战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主帅深思熟虑、纵观全局的结果,其后往往具有奇策奇谋。陆逊“缓战”目的达到后,立刻实施了火攻奇谋。猇亭一带缺少水源,夏季酷热难耐,而附近刚好有七百里草木丛生、水源充足的山林。陆逊先把蜀军引至猇亭一带,随后坚守不出,用缓兵之计将刘备军队拖到炎热的夏季,使其经受酷热、缺水、疾病等问题的困扰,并且一再使用骄兵之计迷惑对方主帅。刘备在陆逊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就犯了“包原隰阻处结营扎寨”的兵家大忌,连营七百里,将七十万大军悉数驻扎在茂密山林之中。陆逊充分运用刘备的这一错误,乘机发起火攻,一举歼灭蜀军。

原著中夷陵之战的谋略叙事错综复杂,但电视剧将此场战役谋略的关注点集中在了双方“急”“缓”战略的使用上。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掺杂着众多的具体谋略,但电视剧抓住“蜀急”“吴缓”的整体框架,将此场战役的谋略叙事表现得线索清晰,繁而不乱,成功地实现了影视作品直观易懂的价值。

二、攻其必救和围点打援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夷陵之战主要包括两场大的战役,除上述所说的火烧七百里连营外,还有富池口之战。原著中并没有过多描写富池口之战,更没有刘备的攻其必救和黄忠的伏兵打援之计。电视剧则创造性地上演了富池口诱敌伏兵之战,着重表现了刘备和老将黄忠的智谋。

电视剧富池口之战发生在吴魏联盟之后。刘备认为吴魏结盟,如不速战速决,曹丕会乘间用兵。同时吴军坚守不出,如一城一池打下去,便会出现粮草、折兵损将等问题。因此,决定让张苞佯攻夷陵城,引孙权出兵,以在野战中将吴军一举歼灭。刘备之所以选择攻打夷陵,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夷陵城是吴国的重要屏障,蜀军若攻克夷陵,进入吴国便是一马平川,吴国亡国在即,孙权必会出兵保卫夷陵;二是孙权之侄孙桓坚守夷陵,孙权必定为了孙桓而出兵夷陵。最后,果不出刘备所料,孙权起兵十万救援夷陵。至此,刘备的初步略计划得以实现。刘备在富池口之战中所用的计谋就是兵法上所说的“攻其必救”。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攻其必救”的目的在于调动敌人,引诱其出兵。而“必救”之处往往是敌人的要害之处,足以促使敌人发兵营救。刘备此次充分运用了这一计谋,攻打吴军要害——夷陵城,逼迫十万吴军前来营救。

“攻其必救”仅是战略上的第一步,只能调动敌人出兵。其具体形式又有多种。富池口之战中所用的方法是“围点打援”:围住一个敌军要点,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歼灭援敌于野战之中。富池口之战中,具体实施这一计谋的是老将黄忠。黄忠认为如面对面厮杀,自身损失会非常大。富池口地形适于伏兵,如将吴国援兵引诱到此,便可一举歼灭。黄忠以身作饵,最终将吴军引诱至富池口,山上的蜀国伏兵趁机攻战,孙吴十万援兵所剩无几。蜀军取得富池口之战的胜利。

富池口之战是电视剧的创新之处,其焦点就在于蜀军攻其必救和围点打援谋略的逐一展现。电视剧根据谋略者设谋——敌方中计——施谋这一自然时间顺序,将此过程一一展现,使观众看到了蜀汉设计施计和孙吴中计的全过程。这一时序安排在叙事上使整个谋略的过程更加明了清晰有利于观众接受。

三、“伐谋”与“伐交”的交织使用

《三国演义》中的大型战役,往往穿插着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斗争。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上兵伐谋”的本身也包含着“伐交”的思想,同时,“伐交”本身也是精彩的谋攻。在具体的战争中,“伐谋”和“伐交”往往交织使用,共同构成整个军事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电视剧《三国演义》在演绎魏蜀吴三国外交时,尽显人物的智慧与谋略。

在夷陵之战中,电视剧共有四场外交戏。四次军事外交活动的主动者均为孙吴一方。第一次为蜀军七十万大军压境之时,孙权为了迟滞蜀军,以待时变,将杀害张飞的叛将人头送于刘备,请求言和。第二次为蜀军攻克秭归城时,孙吴答应奉还孙小妹和荆州,向刘备言和,并陈说蜀国舍魏伐吴的策略失误。第三次为吴蜀外交失败后,孙吴形势危急,孙权不得已向曹丕称臣,以保江东。最后一次为蜀汉战败后,为防曹魏进攻,孙权主动恢复吴蜀联盟关系。

对比原著,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剧为了营造孙吴一方紧张危急的气氛以及孙权的审时度势,将原著中孙吴四次外交的顺序颠倒过来。将原著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外交分别改为剧中的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外交。并且外交活动中条件砝码的多少与孙吴局势危急程度成正比。剧中的第四次外交在原著中已是夷陵之战四年后的事情,此时刘备早已亡故,并且是由蜀汉诸葛亮提出;而剧中则将其放在蜀汉战败之后,由孙权提出,在于强调孙权的深谋远虑。电视剧对孙吴外交的出发点也有所改动。如原著中的第一次外交,是孙权惧怕刘备而言和。而电视剧则改为孙权立足于“战”的基础上使用的缓兵之计,更侧重于外交上的用兵谋略。

以上四次外交,站在孙吴一方来考虑,均不失为好计。但前两次均被刘备拒绝。两次外交失败后,孙权灵活改变外交政策,投降曹魏,联曹抗蜀,最不济也会稳住曹魏,使其不会趁火打劫。此次外交上的胜利,使孙吴得以集中兵力对抗蜀汉大军,为之后的战争胜利提供了条件。最后一次外交,则更能表现孙权的深谋远虑。夷陵之战末尾,吴蜀双方实力大减,曹魏则会乘机袭击其中一方,因此吴蜀再次联盟,使曹魏不敢轻易出兵。

整个夷陵之战,蜀汉刘备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战场中,看不到政治外交的作用。虽身边谋臣及对方使者一再陈述伐吴的弊端以及联吴抗曹的优势,刘备仍固执己见,拒绝吴蜀联盟,在有利的形势下采取了对自己十分不利的战略,最终导致兵败。直到临死,才清醒地认识到吴蜀联盟的重要性。

“伐交”本身就是“谋略”的一部分,通过整场夷陵之战,我们可以看出“伐交”在整个战争谋略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正确地处理好战争与外交的关系,不仅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有时还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电视剧《三国演义》在表现夷陵之战时,将“伐谋”与“伐交”交织展现,一场战役或一个谋略之后紧跟着一场外交活动,节奏紧凑,使观众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意识到“伐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外交活动中又强调谋略智慧。电视剧详细交代了四次外交活动的前因、过程、结果,特别是对外交原因给于着重表现。因为电视剧在拍摄外交原因时,往往是谋略家智慧展现的过程。可见,电视剧“伐交”的落脚点仍归于“伐谋”。

综上所述,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夷陵之战中谋略家的智谋悉数向观众展现,在遵照原著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创新,并且还实现了整个“谋略”过程的清晰化、简洁化、通俗化。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具有通俗的特点,旨在通俗易懂地向观众传达信息或情感。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原著中夷陵之战错综复杂的战术谋略通俗明了地展现给观众,既实现了大众传媒的价值,又进一步推进了《三国演义》“谋略”的通俗化,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观众接受。

参考文献:

[1][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评.《三国演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

[2]李炳彦,孙兢.《说三国话权谋》[M].京华出版社,2009.

[3]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夏荔.中国涉案电视剧叙事审美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5]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6]靳青万.论电视剧《三国演义》对原著主题的理解与把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7]郑夜白.中国电视剧谋略叙事研究及价值评判[D].辽宁: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2011.

(王然 山东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66100)

猜你喜欢
通俗化三国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三国乱谈(2)
三国乱谈(1)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猫狗三国(5)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
与艺术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