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812
某办公楼工程为2 栋主楼和高空连廊组成,连廊为钢混凝土结构,位于17层到屋面(标高+73.95 m~+89.45 m),由4 个跨度30 m的单片桁架组成,分别位于L、M、P、Q轴线上。原桁架总质量约380 t,由于附加型钢及临时支撑加固用钢量较大,起吊总质量约800 t。本工程的主梁、次梁钢构件采用Q345C,钢桁架、钢管柱、型钢柱采用Q345GJC,板厚大多40 mm以上。
该项目17 层主梁梁底离地72.75 m,如此大的高差,采用落地脚手架体系极不合理,故决定采用高空吊支模方法,利用17~19层钢结构桁架体系作为受力载体,在各层钢桁架上布设间距1 500 mm的600 mm×200 mm×9 mm×14 mm热轧H型钢,利用各层安装的热轧H型钢进行吊模安装及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使每层荷载作用在各层钢桁架上,避免上部荷载集中传递到下层结构。17层结构施工操作平台与上部钢结构在首层楼面拼装完成后,采用整体同步提升,如图1所示。
(a)整个过程中施工的难点是架空平台面板及梁的混凝土施工,首先板面距地面高差大,同时梁之间跨度大,结构设计桁架为空腹桁架结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面板施工的具体条件,设计吊模方案。利用17~19层钢结构桁架体系作为受力载体,在各层钢桁架上垂直于型钢框架梁布设间距1 500 mm的600 mm×200 mm×9 mm×14 mm热轧H型钢,利用H型钢作为吊模支点,吊杆采用Φ18 mm钢筋,吊点间距为1 000 mm×1 500 mm;吊模主龙骨选用12#槽钢,间距1 000 mm;模板背楞选用40 mm×90 mm木方,间距150 mm,模板选用厚17 mm覆膜木模板,底模标高通过紧松螺帽调节;拉杆要用F25 mm的PVC管套住,这样拉杆可以重复使用,也便于拆除底模。单根主龙骨所受总重力为21 kN;施工荷载及浇注混凝土冲击荷载为10 kN;单根吊带总荷载为31 kN;均布荷载为10.3 kN;NA、NB为15.5 kN。跨中弯矩为2.588 kN(图2)。经验算,12#槽钢按照上述布置能满足使用要求。
图1 17 层操作平台示意
图2 均布载荷示意
Φ18 mm拉杆的验算,单根拉杆承重为15.5 kN。经验算,选用Φ18 mm拉杆能满足使用要求。
(b)连廊混凝土施工工艺为:钢桁架及附加钢梁整体吊装→吊模安装→钢筋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吊模拆除
(c)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附加型钢梁支撑柱与XGKL节点必须焊接牢固,防止因节点变形影响吊模稳定性;吊杆螺栓口必须设置钢垫块;螺帽必须上紧,且上2 颗。
17~19层附加型钢平面布置图及吊模节点见图3。
(a)在17层混凝土浇筑时,底板埋设拉环,间距3 000 mm×3 000 mm,便于拆除操作平台时挂安全绳。待17层梁板吊模板拆除后,进行17层反吊操作平台拆除,平台拆除应先拆除脚手板,再进行下层水平钢管拆除,拆除顺序应从平台中间向两侧塔楼逐步后退施工,便于拆除的脚手板运往两侧楼层内,拆除时应注意操作平台脚手板上不允许堆放材料,拆除的周转料具必须及时运往两侧楼层。
(b)下层脚手板及水平钢管拆除的同时进行钢丝绳的拆除。
图3 17~19层附加热轧H型钢平面布置及吊模节点
临时支撑要在连廊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模板及支架拆除后方可进行。拆除顺序根据桁架的受力状态,先从受力最小的构件拆起。经过计算,桁架临时支撑拆除顺序是:自上而下先拆除附加钢梁;待附加钢梁拆除完成后,再拆除19层的临时支撑,拆除顺序应从中间向两边;先拆除临时斜撑,再拆临时钢柱,以此类推,分层拆除。
采用吊模施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高空混凝土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与搭设支架法施工相比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工期成本。该技术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在提升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提升速度与整体平衡性。
通过该技术应用,背景项目空中连廊施工已经圆满完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该技术可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