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华 郭琼 金燕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1级和2级预防[1],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COX-1)催化花生四烯酸(AA)转化为前列腺素G2与H2,从而减少血栓素A2(TXA2)的产生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5%[2]。笔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进而探讨其对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男57例,女39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61~83岁,平均(72.35±4.86)岁;合并糖尿病37例,合并高血压32例,脂代谢异常27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治疗前2周末服用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3)未接受过介入治疗。排除标准:(1)有家族或个人出血史;(2)治疗前1周末使用过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3)PLT>450×109/L或PLT<100×109/L者;(4)Hb<80g/L者;(5)近期做过大手术者及心、肝、肾、肺、脑重大疾病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男51例,女4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2~81 岁,平均(71.85±4.74)岁;无心、肝、肾、肺、脑等疾病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共服用1个月,治疗期间不能服其他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或与阿司匹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禁烟酒。治疗前后常规做病史、体检、血尿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两组均于清晨采集空腹血,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测定方法:取含2.5×105/L血小板固定全血,以苔氏液(138mmol/L NaCl,29mmol/L KCI,12mmol/L NaHCO3,0.36mmol/L NaH2PO4,5mmol/L葡萄糖,pH7.4)洗涤1次,加入125 I-SZ-51抗体(0.1μg/管),终体积为50μl,混匀后置室温下作用30min,随后以50μmol/L BSA-苔氏液洗涤3次,3000rpm离心15min,每次均不悬浮沉淀物,在r-计数仪上测定待测物的cpm,每份标本均测定复管,将特异结合的cpm换算成每个血小板上GMP-140表达的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方法:使用血小板聚集仪,用比浊法测定,用含3.18%柠檬酸钠0.3ml的真空采血管取血4ml,以 500r/min离心 2min,提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再以3000rpm离心10min,,提取贫血小板血浆(PPP),血小板计数为(10~20)×109/L,用PPP调整PRP至(200~300)×109/L,用PPP做空白对照,加入ADP(5umol/L)诱导血小板聚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表1 两组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GMP-140分子数(M/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治疗前 96 1135.64±189.26 71.38±13.72观察组治疗后 96 612.31±157.43a 50.21±10.47a对照组 96 576.83±187.54 52.83±11.28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其抗栓作用很多年前已被临床试验证实,可长期用于所有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死亡率日趋增高,血小板聚集在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明显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源于血栓烷A2(TXA2)生成受抑,TXA2的生成抑制超过95%以上时将影响血小板的功能[3]。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酶,阻断血小板的生物合成来抑制TXA2依赖的血小板聚集[4]。体内血栓的形成是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血小板膜表面GMP-140是一种粘性附蛋白,是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直接反映血小板的激活[5],这个指标的测定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聚集率能直接反映体内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状态,比较具有直观性[6]。
老年冠心病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聚集率较高,易形成微血栓[7-8],血小板与血栓形成细胞和凝血系统共同参与血栓的形成过程中,造成冠脉血管的进一步损害。同时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目低于健康人,说明血小板参与冠脉血管的血栓形成过程中因消耗而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的水平比较接近,差异无显著性,说明阿司匹林能直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有效阻止冠脉血管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冠心病患者血小板GMP-140水平和聚集率的检测,对于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倾向和治疗效果意义重大。综上所述,血小板的粘附、活化、聚集是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直接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明显著,在冠心病患者治疗后应长期应用,是作用稳定、效果可靠的一线抗栓治疗药物。
[1]乔华,何胜虎.阿司匹林与冠心病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9):837-839.
[2]王晓岩,杜凤和.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后血小板功能及代谢产物的变化[J].山东医药,2007,47(19):16-18.
[3]郭新胜,王艳丽.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9B):7-8.
[4]袁玉莲,詹红.冠心病患者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29-30.
[5]蔡然,刘艳霞.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81-82.
[6]黄大海,孙福成.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2):116-119.
[7]景秋红,徐细平.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4):3-4.
[8]李家增,贺石林.血栓形成与临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