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0014)
全媒体时代“网络良师”育人模式探索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王臻
(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0014)
全媒体时代网络通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如何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高校网络育人模式,成为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全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传统德育工作在全媒体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全媒体时代“网络良师”存在价值,结合浙江工业大学“网络良师”的实践,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全媒体时代下强化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提供一个范例。
全媒体;育人模式;网络良师
新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的技术升级和无线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不同物理网络的功能逐步趋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全媒体时代[1],以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持终端设备为主体的虚拟空间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交际、娱乐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语言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给传统的育人模式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全媒体的积极作用,在全媒体环境中创新和发展高校育人模式,构建和谐自然的育人文化,成为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机制不畅通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长状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直接带动并影响了手机微博、网络视频与网上支付等网络应用在学生群体中的接触与使用。根据《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显示,85.7%的学生乐于尝试新的网络使用体验;42.3%的学生在遇到麻烦与困惑时偏向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帮助[2]。自由、互动、去中心化是全媒体的特质,它能给人们带来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体验,也为师生关系带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挑战。传统教学中的“仓库理论”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3]。这种教育观念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机制无法顺畅。与传统的“教师—学生”信息机制相比,全媒体时期主要表现为“全媒体—学生”的信息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大学生有机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但同时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为这是一种缺乏教师参与的信息机制。所以,建立一种教师参与下的“教师—全媒体—学生”信息机制,与传统的“教师—学生”机制实现互通,迫在眉睫。
(二)传统的集中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 大学生可以自由进出各类虚拟的社区网站,自主选择、接触不同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并最终形成各自单元/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有着较高自我评价的大学生往往偏向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表达自我,甚至不惜挑战权威,其想法、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传统的集中教育使教育者只能针对部分群体,面对多样化的问题,往往只能千篇一律,忽视了其中的差异,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因此,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下大学生性格特征与认知规律,以丰富的文本表达、多样的信息渠道提高全媒体德育渗透力,积极拓展大学生德育新路径,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探析的必然选择。
(三)落后的育人手段难以实现全天候的无缝对接
全媒体时代已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打开网络,浏览网页、发布信息、网上交易、闲聊谈心等等,他们真实的想法,一时的疑虑,往往更愿意通过网络寻求释放和解答,以避免面对面带来的尴尬和冲突,以及传统说教和知识灌输的不适感。而传统落后的育人手段往往表现为简单粗暴的教条式,比如课堂上的单向灌输、办公室的批评教育、公寓里的抽查巡查,以及变相要求学生参与一些他们不反感也不欣赏的校园活动,这些做法既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养成,也不利于各级党团组织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甚至会给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进行文化价值观念渗透的机会。所以,克服传统教育狭隘封闭的弊端,通过全媒体实现全天候、随时随地的无缝对接,实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价值判断,是较传统育人工作所需突破的关键点。
用全媒体拉近师生距离,构建立体化的师生信息机制,实现在第四维空间上的教师群体育人的工作模式,即为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良师”育人模式。一大批阅历丰富、热爱学生,且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网的教师应运成为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全媒体的主导力量,他们就是网络上的“良师”。“网络良师”育人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弥补了传统的两种信息机制的不足,通过“教师—全媒体—学生”的交互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而且在于把散落在网络上的每一位良师汇聚起来,形成一个群体,实现“教师—新媒体—教师”的信息机制,通过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吸引更多的良师加入,让教师们在“网络良师”的平台上成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工程”,助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见图1)。
图1 “网络良师”构建立体化的师生信息机制
(一)孕育出集群式网络育人的良师文化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家凯兴斯泰曾说:“教育家的特性乃在于爱人,谁若活着不爱别人,他就根本不堪做教育家。”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受教育的过程。通过师生间的交往,教师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强也”,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动力和压力,反过来促使教师更好地思考和学习,更加自觉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网络良师”将单个的“良师”集群化,扩大其影响力与辐射面,逐渐形成一种基于全媒体的良师文化,并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感召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网络良师”队伍中,又促进了良师文化的发展。
(二)促成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网络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你和我”、“我们”的关系,网络上的良师可以放下身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爱戴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青年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丰富期,珍重友谊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师生之间的认识和情感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与情感。“网络良师”的育人模式就是教师要更加热爱学生,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并使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全媒体的方式与学生交往,教师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即使是某些“问题学生”也能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和责任,学生也可以把讲台上高高在上的老师当成无话不说、无心不谈的好朋友,实现超越年龄、跨越代沟的亲密和谐关系。
(三)形成学生认可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风尚
全媒体时代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进行更为平等、宽松、自由交流的平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帮助,而网络的空间虚拟性也使学生可以隐去真实身份,抛开面对面的尴尬,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在全媒体环境中向教师敞开心扉,和教师争论观点,得到教师的启迪与鼓励。随着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认可“网络良师”的存在,并积极付诸行动,将会在高校校园中形成一种学生认可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风尚,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加以推广。同时,这种育人风尚反过来又能够影响和促进“网络良师”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实现动态式关怀和第一时间排除隐患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网络成为学生社会生活中表情达意、智慧碰撞的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网络互动水平越来越高,借助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舆情状况也越来越便捷。动态式、实时在线的“网络良师”对学生的思想舆情能够有第一时间的把握,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直面热点话题,诚心诚意地回应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学生解疑释惑,牢牢掌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网络良师”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解决学生诸多自我管理难题(心理问题、学业困难、生活困扰、人际困惑、就业难题等)时,往往能体现出更显著的时效性与实效性,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到突发事件的隐患,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为积极探索新时期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从2003年起,浙江工业大学主动对接多媒体时代,积极构筑网络育人平台,打造网上教师队伍,“网络良师”就从此产生,其后的新媒体、全媒体都成为“网络良师”育人的前沿阵地,并逐步塑造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网络育人模式:在学习中,打破“主—客”体关系,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在行为规范上,师生共建道德行为范式;在科学精神上,师生相互促进批判精神的产生;在校园管理上,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学校(见图2)。
(一)良师与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主—客”体关系,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受动者,教学活动是孤立的、单向的。“网络良师”要求师生组成学习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师生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转换成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正如佛雷尔所说: “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教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教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4]。
图2 浙江工业大学“网络良师”育人模式
在“网络良师”模式中,虽然教师仍担负着“授业”的职责,但其角色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网络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同龄人一样,不分彼此,教师真正进入了学生的生活。每年,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聘任一批教师及教师团队加入“网络良师”队伍。这些教师中有知名的教授学者、有思政工作第一线上的辅导员、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也有实验室的工勤技能人员。他们通过校园网、QQ群、人人网、博客、微信、电子邮件等互动平台,拓展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强化了师生关系。十年间,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已发展到百人规模,受益的学生群体基本覆盖全校学生。
(二)良师与学生共建道德行为范式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对象化的活动,教师扮演的是一个思想控制者的角色,灌输、压服是常用的德育方式[5]。“网络良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培育,补充并创新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教师与学生在道德及行为发展上相互影响、相互建构。一方面,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人格力量的体现,它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道德样板”,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道德的生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中,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促进自身道德行为的进一步提升。
“网络良师”利用全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德育工作进网络的有益探索。这将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思想教育、教学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方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开辟出新的育人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全媒体的特点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良师与学生相互促进批判精神的产生
培养学生对道德的、文化的、生态的、经济的、科技的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任务[6],也是对“网络良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捕捉新鲜知识,始终站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前列。“网络良师”需要有扬弃的意识,有追求理性的精神,并以此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批判精神的生成。学高为师,不仅在于知识的容量,更在于知识的创新,事物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教师不可能穷尽过去和未来,他要做的就是在不断批判中创新。2008年3月,就业指导教师吴剑开通了“吴老师就业博客工作室”,在网上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点迷津。不到半年,博客访问量就突破了10000人次,各类留言、评论达到200多条。目前该博客访问量已经突破87000人次,“网络良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上找到了网络时代新的“话语权”,成为同学们可亲、可近、可信的“意见领袖”。
“网络良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还体现在把虚拟空间当成思想交流的对撞场。“网络良师”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只唯是”的科学求实精神,使学生以全新的自我形象,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在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多层次、多层面、多形式的探讨,激发起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学习的程度,诱发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良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管理不是个人的事,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不仅教师是,学生也是,只有把全体师生都动员起来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才能将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行动。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管理往往是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事。但事实上,教师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有许多好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校园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些通畅有效的途径和渠道,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吐露心声、展示才华。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网络良师”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管理在这里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师生可以通过全媒体“上书”校领导,使问题得到解决,建议得到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时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的汪晓村曾说,“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想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就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网络正是了解学生的新途径。”汪晓村自1998年到浙工大工作以来,共收到700多封电子邮件,其中大部分是在校生发来的。不论邮件写了什么内容,汪晓村都会仔细阅读,并给90%以上的邮件及时作了回复[7]。通过“网络良师”创设的机制,搭建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乃至学校管理的主人,校园也变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和乐园。
[1] 胡正荣.新媒体前言(201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9-30.
[2] 芋来生,田莺.全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0-113.
[3] 靖国平. 从“仓库”理论到“蜜蜂”理论知识教学观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4):32-33.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5] 王福胜.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单向灌输型角色预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35-36.
[6] 汪永贵.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J].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版),2002,(9):73-74.
[7] 陈扬渲.网络,沟通师生心灵[N].浙江日报,2007.3.21(1).
Abstract:In the omnimedia age,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field of the society and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style. How to construct the omnibear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educational mo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oral education situ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ses the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value ofNetworkMentor.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NetworkMentor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t establishes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vides an example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network education in the omnimedia age.
Keywords:omnimedia; educational model; network mentor
(责任编辑:薛 蓉)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的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期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 系列数据库收录,并同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AnAnalysisoftheEducationalModelof“NetworkMentor”intheOmnimediaAge
WANG Zhen
(Propaganda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2013-12-20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Z20130216);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2013222)
王 臻(1980-),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从事艺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6-4303(2014)01-00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