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探讨

2014-09-21 07:16李木柳
关键词:人际传播优化

收稿日期:20131204

作者简介:李木柳(1975-), 男,广东省汕尾市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CWHRCZXQFD013-04);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粤财教【2013】246号);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立项资助项目(2011ZZ002)的阶段性成果摘要: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教育交往,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达成共识与觉解,提升大学生生命品质的精神交往。从传播学视角探析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传播,将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引向丰富多彩的多元主体间交往图景,从实践层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问题,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关键词:人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优化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4.02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7卷第4期李木柳:人际交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探讨

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人只有在交往关系中才能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获得新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生命品质的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达成识与觉解的精神交往,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交往实践”的意义图景,借鉴信息科学研究方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网络,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一、人际交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交往”这个概念最宽泛的含义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从交往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人际交往可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信息交往。当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信息进行交往,信息交往已成为一种基本的交往形式。从信息交往的层面上理解,人际交往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实现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里,发言者和听众,从他们自己所理解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际交往过程相互交换情感、信息和态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得以传播和理解,通过解释生成新的意义。从传播学视角探析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传播,意在为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引向丰富多彩的多元主体间交往图景。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50。这一概念包含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围绕交往中介(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的精神交往和文化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交往,是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及调控品德行为的精神交往活动。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基本形式,是个体品德及其道德关系形成的客观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实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融于交往实践过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以语言沟通为主要方式,依托交往情境这一平台,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效应,在平等对话、相互理解中交流信息,达成认识与觉解的精神交往。

其次,人际交往实践承载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通过双方彼此间心与心的沟通和思想意识的交流传递,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没有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获得人之为人的精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的思维层次上,需要凸显交往实践对人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植于人的生活世界,实现教育交往的意义沟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定的人际传播网络,处于不断信息交流的互动之中。人际传播网络是指—定群体或场合中人们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状况。根据传播关系理论,分析组织个人成员之间的互动状况称为网络分析。以一个社会组织来说,网络分析通常可经由三个层次来观察:整体系统、团体及个人网络。这种分法其实正是依据系统观念将组织分成系统、次系统及次一级系统而得。其中个人网络是基础的,团体网络从整体系统均是由个人网络发展而来。社会组织是一个大系统,这一系统中的成员之间的传播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某个成员和某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较为频繁,而与其他成员的交流较少,甚至不发生信息交流。这种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常会形成固定的模型,即某成员固定地和另一某成员或某些成员互动较多或较少。美国学者李察斯通过分析个人之间的传播关系提出G型人际传播网络。即某一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在人际关系网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担任一定的角色。依据成员之间信息传播的不同状况,这些角色可进—步分成四类,即“群”(clique)、“桥”(bridge)、“联”(liaison)、“独”(isolate)。三人或三人以上彼此互动频繁即形成“群”(或称组织);“群”内和其他“群”互动之主要成员谓之“桥”;组织中和两个以上的“群”互动,而其本人不属于任何“群”的个人是为“联”;和其他成员甚少互动的个人称为“独”;两人互动频繁,但和其他成员甚少互动的称之“独对”\[3\]128,具体情况见图1。

G型人际传播网络分析理论指出,社会组织中扮演“联”角色的人通常比扮演“独”角色的人职位高,资历老,较了解组织情况,也更为开明。“联”和“桥”成员在组织的人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团体和人际传播中,“联”和“桥”成员的传播行为表现得非常活跃,通常是传播网络的中心人物。“独”成员则通常年纪较轻,在组织的时间短,自我认知和成就动机不高,不喜欢与组织其他成员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高校人际传播活动中,大学生是以个人、群体两种形式存在,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和兼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等)德育队伍相互联系,结成一个有机的网络。

“群”是指学生群体,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大学生加入按照社会规范建立起来的班集体、党支部、团支部、分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加入组织的大学生因担任相应角色而获取必要的信息,实现自身发展并履行组织成员角色维持组织的统一。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因为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或有共同的志向加入具有一定的临时性、随机性和偶然性的笔友会、老乡会、兴趣特长协会、联谊会等组织,其成员相互沟通,形成群体压力与群体约束。

“联”在高校是指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和兼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等)的德育队伍,维系着学生群体(群)、学生骨干(桥)和其他成员较少交往的学生(独)。

“桥”是指学生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包括在学生会、共青团、行政班等正式组织党员和爱好型团体、亲缘型团体等非正式组织中的活跃学生骨干。“桥”与大学生及“联”保持密切联系,在拓展大学生学习研究、规划决策、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独”是指在高校中一些与其他成员甚少互动的学生,因为性格、沟通渠道的缺乏往往人际交往对象较为单一。

G型人际传播网络分析理论指出,—个组织中,“联”、“桥”、“独”成员人数的多少,要受到成员个性、组织结构及其风气的影响。而这些角色相对比较人数的多少,也可能影响组织成员间的人际传播行为、人际关系以及传播效率。一般来说,如果组织中“联”成员多,可能表示该组织的“群”也多,而且“群”与“群”之间的异质性高,需要更多的“联”来进行协调与沟通;如果组织中“桥”成员多,可能会使该组织成员更为活跃,组织关系较为密切,传播更为频繁,而且组织的开放性较高。如果“独”成员多,则可能表示成员的个性较孤僻或组织关系松散,传播过程不容易进行,组织比较封闭,这样对组织风气及其组织效率必然造成负面影响\[3\]129。G型人际传播网络分析理论对于从实践层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问题具有如下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是处在不同群体中的成员,其思想观念要受到所属“群”的成员个性、组织结构及其风气的影响,传播学认为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能够保持基本群体中的内部意见和行动一致。大学生在各自所属的群体中和其他群体成员交往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对于他们怎样看待和认识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中存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叫非正式群体),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高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强调正式组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与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群”,即“社会集合体”对个人接受外界信息的态度影响,尤其促进异质性高的“群”与“群”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保持畅通。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学生同辈之间传播更容易被信赖和接受。在人际传播中会产生的“桥”是所属群体处于核心地位的活跃分子,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组织中“桥”成员多,会使该组织成员更为活跃,组织关系较为密切,传播更为频繁,而且组织的开放性较高。在生活中,学生更多的是生生交往,我们要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桥”在大学生朋辈教育中“心灵观察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他们在群体内的威信正确地引导和影响其他大学生,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高校“群”“桥”“独”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联络,需要更多的“联”来进行协调与联络。高校的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和兼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等)德育队伍,对维系“群”“桥”“独”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于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信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出与接收的过程达成良好的信息沟通。当前高校德育队伍如何利用交际策略有效预防与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和冲突是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优化分析

(一)“群”——归属与规范的场域

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契约规则”。传播学“社会类别论”认为,受众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集合体”,这些集合体抱有较一致的社会观、价值观、立场、信仰等观点,大体会接触、选择、理解和把握相同的传播内容甚至采取一致的行为。大学生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拥有在各自所属的群体中和其他群体成员相互交往、相互结合的心理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内容的反应首先要受到其所属群体的规范约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组织群体中的党团组织、班主任和辅导员、学生组织(学生会、共青团、各种社团组织)的“群体规范”,在人际交往传播中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容易形成与主导思想信息传播保持较一致的接受态度。但是,因共同爱好和兴趣加入的非正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是求知型组织,即以满足成员对文化知识需求为基础的组织。二是文体型组织,即以共同的兴趣、业余爱好为基础,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组织。三是邻近型组织。就是因性格、气质、态度、价值观、生活阅历的相似及学习生活环境的相近而组成的组织。四是游离型组织。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对校规校纪观念淡化和感情的疏远而自发走在一起的组织,对正式组织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大学生的群体关系对于他们怎样看待和认识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重要影响。如果高校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使不准确的或错误的信息进入组织的交流圈内,对主导思想信息容易产生冷漠态度,甚至产出抵触心理的阻抗状况。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多样化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正确选择的难度,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辨别力及选择力\[2\]288。非正式组织既有能拓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空间的积极影响,又有容易演变成帮派主义的消极影响,尤其邻近型和游离型组织具有这种倾向。为此,高校要关注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性,将非正式组织引向正向发展。一是要了解更多关于非正式群体的信息资料,掌握更多的实际情况,同时要解决信息交流畅通的问题,在信息沟通形式上要贴近青年学生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方式。二是对非正式组织的不同类型进行有区别的引导和管理。对学习型和文体型组织要积极发挥其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但对邻近型和游离型组织要加以重视和引导,多途径地了解他们的现实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对生命状态的关怀中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三是为各种组织交流搭建平台。如果非正式组织与其它组织缺少交流合作,这种状况容易使大学生在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小群体,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顺利传递。高校要鼓励、引导非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合作活动提供便利,畅通信息交流,能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定期提供信息反馈指导,帮助非正式学生组织克服其自身不足,形成教育传播场域合力,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二)“桥”——感染与带动的纽带

大学生在人际传播中会产生所属群体处于核心地位的活跃分子,即被广大学生认可和追随的“桥”。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的内在潜力,能极大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朋辈教育主体是学生自我,而“桥”则是联系朋辈教育的纽带,活跃“群内”人际传播,在大学生朋辈教育中起着感染与带动的作用。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此传播模式可表示为:大众媒体→舆论领袖→一般社会大众。所谓舆论领袖,又称为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后会加快信息的传播并扩大其影响。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有的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及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作出解释和评价,在行为上作出导向。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其信息主要传递方式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大学生群体中的“桥”,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与广大同学十分接近,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贴近大学生活的实际,他们的言行更易于被广大同学所接受,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和信任,所发送的信息更容易被信赖和接受。特别是学生之间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使“桥”在学生人际互动中更多的呈现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而非间接性和说教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全面细化、亲近等常见问题。因此,高校要积极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为此,就必须做到:一是要善于发现“桥”。“桥”存在于学校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在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较易发现,而非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潜伏”在大学生中,所以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敏锐性,在多深入学生群体、多和学生接触中,通过“网络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等维度测评,寻找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的学生。二是要善于引导“桥”。尊重、爱护和关心高校学生“意见领袖”,邀请“意见领袖”参与论坛、专访等方式,广开对话沟通渠道,有针对性一对一地进行联系,凝聚和培养高校中的青年意见领袖,及时纠正存在的不当思想和行为,使“意见领袖”朝着既定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要善于用好“桥”。作为体现时代新风貌的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应该鼓励学生骨干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予以大力宣传与弘扬,扩大其示范影响力,提高教育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创新手段和方法借助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特色项目等吸引意见领袖参与,协助高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学生同辈之间传播。

(三)“联”——“桥”与“独”的维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达与接收的过程达成良好的信息沟通,需要维系大学生人际传播网络中的“桥”与“独”,学生群体中的“桥”虽然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但在信源广阔及读码、释码(如解释与理解)能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仍存在差距。此外,高校中的一些较少与周围学生成员人际交往的“独”,离不开“联”有效正确的教育引导,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寻找意见领袖、接触意见领袖和联系意见领袖,同时关怀与其他成员较少交往的学生,增加与学生人际互动的频率,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上和学生多接触,多种渠道传递信息,使传受双方更高效地沟通交流,更深刻地理解和影响对方。尤其在人际沟通的传播艺术上要关注传播双方的心理状态。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在恰当的情境下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与教育客体建立互补式的交流关系:一是互应型传播,即传播双方以平行的自我状态进行的人际传播。一般而言,“儿童自我—儿童自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造成的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居于主导和权威的地位,而与这种权威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教育客体往往会有一种隔阂和畏惧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教育者表现出儿童自我状态,使双方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形成宽松、自然和有效沟通的情境,进而将双方沟通状态引向“成人自我——成人自我”的方式,彼此客观、理性地交流,使教育客体更愿意接纳和接受教育主体传达的信息。二是交叉型传播,即传播双方的自我状态不平行时的人际传播。当教育客体处于选择困惑时,教育者用父母状态来与教育客体进行交流,即“父母自我—儿童自我”方式,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当受教育者面对选择僵局,渴望得到理解和解惑时,此刻教育主体充分发挥理论修养、思维智慧和哲学视野的优势,以父母自我状态来向教育客体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知人心、解困惑交流中增强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性。三是隐藏型传播,即传播者同时涉及两种自我状态的人际传播。尤其当受教育者存有偏见,对某些问题抱有看法时,教育者过于直白或过于迁就都不利于双方的良好沟通,教育者以父母自我状态板起面孔教训他人,会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抗拒,教育者以儿童自我状态虽不会激发受教者的排斥,但过多的迎合,会削弱教育影响力。此时,应适当采用隐性价值干预应对方式,使真正的信息并不直白地表现出来,而是隐含在另一种较为婉转的话语表达之中,让受教育者冷静之后逐渐意识到其中隐含的信息意义,从而为其提供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35.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高洁,李琳.信息传播学 \[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129.

(责任编辑王婷婷)

(二)“桥”——感染与带动的纽带

大学生在人际传播中会产生所属群体处于核心地位的活跃分子,即被广大学生认可和追随的“桥”。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的内在潜力,能极大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朋辈教育主体是学生自我,而“桥”则是联系朋辈教育的纽带,活跃“群内”人际传播,在大学生朋辈教育中起着感染与带动的作用。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此传播模式可表示为:大众媒体→舆论领袖→一般社会大众。所谓舆论领袖,又称为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后会加快信息的传播并扩大其影响。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有的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及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作出解释和评价,在行为上作出导向。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其信息主要传递方式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大学生群体中的“桥”,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与广大同学十分接近,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贴近大学生活的实际,他们的言行更易于被广大同学所接受,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和信任,所发送的信息更容易被信赖和接受。特别是学生之间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使“桥”在学生人际互动中更多的呈现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而非间接性和说教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全面细化、亲近等常见问题。因此,高校要积极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为此,就必须做到:一是要善于发现“桥”。“桥”存在于学校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在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较易发现,而非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潜伏”在大学生中,所以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敏锐性,在多深入学生群体、多和学生接触中,通过“网络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等维度测评,寻找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的学生。二是要善于引导“桥”。尊重、爱护和关心高校学生“意见领袖”,邀请“意见领袖”参与论坛、专访等方式,广开对话沟通渠道,有针对性一对一地进行联系,凝聚和培养高校中的青年意见领袖,及时纠正存在的不当思想和行为,使“意见领袖”朝着既定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要善于用好“桥”。作为体现时代新风貌的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应该鼓励学生骨干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予以大力宣传与弘扬,扩大其示范影响力,提高教育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创新手段和方法借助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特色项目等吸引意见领袖参与,协助高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学生同辈之间传播。

(三)“联”——“桥”与“独”的维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达与接收的过程达成良好的信息沟通,需要维系大学生人际传播网络中的“桥”与“独”,学生群体中的“桥”虽然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但在信源广阔及读码、释码(如解释与理解)能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仍存在差距。此外,高校中的一些较少与周围学生成员人际交往的“独”,离不开“联”有效正确的教育引导,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寻找意见领袖、接触意见领袖和联系意见领袖,同时关怀与其他成员较少交往的学生,增加与学生人际互动的频率,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上和学生多接触,多种渠道传递信息,使传受双方更高效地沟通交流,更深刻地理解和影响对方。尤其在人际沟通的传播艺术上要关注传播双方的心理状态。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在恰当的情境下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与教育客体建立互补式的交流关系:一是互应型传播,即传播双方以平行的自我状态进行的人际传播。一般而言,“儿童自我—儿童自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造成的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居于主导和权威的地位,而与这种权威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教育客体往往会有一种隔阂和畏惧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教育者表现出儿童自我状态,使双方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形成宽松、自然和有效沟通的情境,进而将双方沟通状态引向“成人自我——成人自我”的方式,彼此客观、理性地交流,使教育客体更愿意接纳和接受教育主体传达的信息。二是交叉型传播,即传播双方的自我状态不平行时的人际传播。当教育客体处于选择困惑时,教育者用父母状态来与教育客体进行交流,即“父母自我—儿童自我”方式,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当受教育者面对选择僵局,渴望得到理解和解惑时,此刻教育主体充分发挥理论修养、思维智慧和哲学视野的优势,以父母自我状态来向教育客体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知人心、解困惑交流中增强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性。三是隐藏型传播,即传播者同时涉及两种自我状态的人际传播。尤其当受教育者存有偏见,对某些问题抱有看法时,教育者过于直白或过于迁就都不利于双方的良好沟通,教育者以父母自我状态板起面孔教训他人,会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抗拒,教育者以儿童自我状态虽不会激发受教者的排斥,但过多的迎合,会削弱教育影响力。此时,应适当采用隐性价值干预应对方式,使真正的信息并不直白地表现出来,而是隐含在另一种较为婉转的话语表达之中,让受教育者冷静之后逐渐意识到其中隐含的信息意义,从而为其提供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35.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高洁,李琳.信息传播学 \[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129.

(责任编辑王婷婷)

(二)“桥”——感染与带动的纽带

大学生在人际传播中会产生所属群体处于核心地位的活跃分子,即被广大学生认可和追随的“桥”。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的内在潜力,能极大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朋辈教育主体是学生自我,而“桥”则是联系朋辈教育的纽带,活跃“群内”人际传播,在大学生朋辈教育中起着感染与带动的作用。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此传播模式可表示为:大众媒体→舆论领袖→一般社会大众。所谓舆论领袖,又称为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后会加快信息的传播并扩大其影响。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有的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及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作出解释和评价,在行为上作出导向。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其信息主要传递方式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大学生群体中的“桥”,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与广大同学十分接近,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贴近大学生活的实际,他们的言行更易于被广大同学所接受,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和信任,所发送的信息更容易被信赖和接受。特别是学生之间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使“桥”在学生人际互动中更多的呈现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而非间接性和说教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全面细化、亲近等常见问题。因此,高校要积极发挥“桥”在学生群体朋辈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为此,就必须做到:一是要善于发现“桥”。“桥”存在于学校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在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较易发现,而非正式组织中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潜伏”在大学生中,所以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敏锐性,在多深入学生群体、多和学生接触中,通过“网络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等维度测评,寻找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的学生。二是要善于引导“桥”。尊重、爱护和关心高校学生“意见领袖”,邀请“意见领袖”参与论坛、专访等方式,广开对话沟通渠道,有针对性一对一地进行联系,凝聚和培养高校中的青年意见领袖,及时纠正存在的不当思想和行为,使“意见领袖”朝着既定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要善于用好“桥”。作为体现时代新风貌的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应该鼓励学生骨干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予以大力宣传与弘扬,扩大其示范影响力,提高教育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创新手段和方法借助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特色项目等吸引意见领袖参与,协助高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学生同辈之间传播。

(三)“联”——“桥”与“独”的维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达与接收的过程达成良好的信息沟通,需要维系大学生人际传播网络中的“桥”与“独”,学生群体中的“桥”虽然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但在信源广阔及读码、释码(如解释与理解)能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仍存在差距。此外,高校中的一些较少与周围学生成员人际交往的“独”,离不开“联”有效正确的教育引导,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寻找意见领袖、接触意见领袖和联系意见领袖,同时关怀与其他成员较少交往的学生,增加与学生人际互动的频率,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上和学生多接触,多种渠道传递信息,使传受双方更高效地沟通交流,更深刻地理解和影响对方。尤其在人际沟通的传播艺术上要关注传播双方的心理状态。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在恰当的情境下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与教育客体建立互补式的交流关系:一是互应型传播,即传播双方以平行的自我状态进行的人际传播。一般而言,“儿童自我—儿童自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造成的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者居于主导和权威的地位,而与这种权威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教育客体往往会有一种隔阂和畏惧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教育者表现出儿童自我状态,使双方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形成宽松、自然和有效沟通的情境,进而将双方沟通状态引向“成人自我——成人自我”的方式,彼此客观、理性地交流,使教育客体更愿意接纳和接受教育主体传达的信息。二是交叉型传播,即传播双方的自我状态不平行时的人际传播。当教育客体处于选择困惑时,教育者用父母状态来与教育客体进行交流,即“父母自我—儿童自我”方式,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当受教育者面对选择僵局,渴望得到理解和解惑时,此刻教育主体充分发挥理论修养、思维智慧和哲学视野的优势,以父母自我状态来向教育客体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知人心、解困惑交流中增强传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性。三是隐藏型传播,即传播者同时涉及两种自我状态的人际传播。尤其当受教育者存有偏见,对某些问题抱有看法时,教育者过于直白或过于迁就都不利于双方的良好沟通,教育者以父母自我状态板起面孔教训他人,会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抗拒,教育者以儿童自我状态虽不会激发受教者的排斥,但过多的迎合,会削弱教育影响力。此时,应适当采用隐性价值干预应对方式,使真正的信息并不直白地表现出来,而是隐含在另一种较为婉转的话语表达之中,让受教育者冷静之后逐渐意识到其中隐含的信息意义,从而为其提供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35.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高洁,李琳.信息传播学 \[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129.

(责任编辑王婷婷)

猜你喜欢
人际传播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浅谈当前微信传播热潮下的冷思考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微信人际传播分析
对于人际传播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思考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