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拉萨

2014-09-21 08:29梅尔
西藏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巴桑八廓街亮子

梅尔

在拉萨车站做了一天的群众演员,临了还领了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将闹情绪的巴桑老人送回家去,并且要在路上做好沟通工作,好明天到指定的地方去接。如果是我一个人,这个任务自然艰巨的不能再艰巨,我连一句藏话都不会说,顶多能听懂那么最常用的一两句,想要回话还得比划着跟人家说汉话。让我在路上跟这位老人做好沟通工作,那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好在有车站的司朗卓玛,她可是车站有名的站务员,曾被大家戏称为党旗上一抹鲜红的颜色。有了这抹颜色,跟巴桑老人做好沟通工作这个任务自然就简单多了,我只要把意思给司朗卓玛说清楚,她自然会用藏话跟巴桑老人做沟通。于是,一路上司朗卓玛可是忙扎实了,先要跟巴桑老人叽里咕噜地说半天,然后又要跟我们叽里咕噜地说半天,然后再跟巴桑老人叽里咕噜地说。巴桑老人同意她便点头笑,巴桑老人不同意她便摇头,显出一副急切的样子来。好些话她不用再翻译,我们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只要观察她的表情就是了。

巴桑老人的家在娘热乡,从火车站到那里还真得一段路程,并且横穿了整个拉萨市。好在司机很熟悉路况,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的车就到了娘热乡。此时巴桑老人的情绪要比刚刚从车站出来时已经平缓了很多,对我们提出的第二天的要求满口答应。我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情绪自然高涨了许多,忍不住跟着车里的音乐轻声哼唱,并探头看路边的风景。

这应该是典型的藏式村落,每个房檐周围的布帘和屋顶悬挂的经幡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摆,给人一种很有动感的视觉冲击,加上被布帘半遮半掩的那些传统图案在布帘的摇动中时隐时显,让人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而美好的遐想。我想那些图案一定是吉祥的象征,有点像吉祥八宝图里的某种图案。正在我看的出神时,司朗卓玛说这里是乡村,是原来拉萨老城里的人,因为城市建设被集体迁移到了这里,规划不是很整洁。司朗卓玛说着不好意思地看我。我不知道她不好意思在那里?是这不整洁的村落吗?还是那些个高低错落的藏式小院?这些似乎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她能帮我把今天的任务完成,我已经非常感激她了,怎会让她不好意思呢?想到这些我忽然脱口而出:“这地方挺好,虽然是迁移过来的,但依然保留着你们藏民族淳朴而原始的居住风格。加上那些生长在小院之间片片丛丛的花花草草,真是别有洞天。旅游淡季在这样的地方搞农家乐,拉动本地的旅游产业,一定火爆。”话一出口,我不由愣了一下。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的职业病又犯了。司朗卓玛更是吃惊,她睁着大眼睛看我。她一定吃惊我会说出跟职业不搭边的话来,她肯定把我当成青藏公司宣传队的人了。在她的概念里,宣传队的人即使不说宣传艺术之类的话,也得说铁路安全之类的话,怎么会想到农家乐呢?看她那么吃惊地看着我,我笑笑说:“我是做旅游的,跟宣传队出来玩的。今天跟着你到娘热乡,也算是游览了一下拉萨的乡村。拿我们的行话说,这就是免费乡村游,要是跟那个导游出来,他肯定说给我赠送了一个游览景点,我还不得领他的情?哈哈!”说完我自嘲地笑了两声。听我这么一说,司朗卓玛也“呵呵呵”地笑了起来。

晚上的八廓街显得非常清静,我们从奥姆藏餐厅出来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好在城市的灯光早已亮起,并不影响我们的视线。

朋友是正宗的导游,她已经在西藏漂了好多年,比起那些无职业的藏漂来,她似乎更有生活的目标。她在拉萨的一个民办学校做了几年的小学教师,后来又从业旅游,被同行称作杀手级的导游。现在带着我们四五个人夜游八廓街,详细地讲述着那鼎力的大铜锅,那高悬的法轮,还有那矗立的胜利撞,以及被八廓街围起来的整个大昭寺……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一幕幕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大铜锅里沸腾的药汤,还有那法轮横扫千军万马的战场,以及胜利撞无边的法力……

“每次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就来这里拜佛,像藏族人一样磕几个等身长头,然后默念着六字真言去转一圈八廓街。将心中的烦闷消散出去。不知不觉中我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回去后我就会睡得很踏实。”

朋友慢悠悠地说着这些话,很自然地走到大昭寺门前去磕长头,和大昭寺门前其他朝佛的人一样磕那种五体投地的等身长头。不知是受了她的影响还是原本就存有佛心,我们也毫不犹豫地走过去和她一样磕起了等身长头。我们照着她说的样子双手合十将两拇指夹在中间,然后从额头开始到嘴前以及到胸前各停顿一下后便直挺挺地扑到在地上,心中默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朋友说这是藏族人的磕拜法,将两拇指夹在中间,手心是空的。这也算是佛的语言,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太绝了,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而我们汉族人拜佛时十指总是紧紧并拢在一起,以表达对佛的一心一意……

我不知道她的话有道理还是拜佛的这个手法有道理,总之我们学着她教的手法在大昭寺门口磕了十几个长头。按照我们汉族人的说法,最多磕九个,我却磕了十八了。朋友问寓意何在?我说祈愿平安和健康久久长久。并说这么安静的夜晚来拜佛,佛一定能看的到。朋友不再吭声,带我们去转街。

八廓街上转街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也许夜深了的缘故,两边的店铺大多数都已经关门了。整个八廓街显得有点空空荡荡,与我相像中的八廓街截然不同。记得上次来八廓街时正好是早上,转街的人满满当当,我还没明白导游让我们去干什么我就被滚动的人流裹挟着转出了八廓街。对八廓街的印象只留下了那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脚底下那大大小小的石子,让我的脚掌心受到了那么一点点凸凹不平的摩擦。当然,我还记得那个早晨阳光灿烂,转街的人一个个宁静祥和,而我却走得气喘吁吁……想想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几年的岁月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现在夜晚来转八廓街,心似乎比这夜晚还有宁静,朋友带我们拜每一个需要拜的地方,转每一个需要转的经筒,心中默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祈愿幸福和安康久久长久。

从八廓街转出来,刚刚走出大昭寺广场,天空忽然间便下起了瓢泼大雨,行走在街上的人一下子便慌乱起来,大家都相互招呼着赶忙离去。我们忙躲在一个商店的屋檐下避雨,商店已经关门了,周边的一些店铺也已经关门了,好在屋檐还算宽大,加上又与斜扯的雨帘在同一个方向,我们正好可以躲开所有的雨水。

记忆中好多年没淋雨了,也好多年没避雨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们站在拉萨中心的一个店铺下避雨,感觉真的很美,而且是那种很浪漫的美。朋友说这就是拜佛的功德,看我们刚刚从大昭寺广场走出来,雨就下了起来,来势还这么急,这么猛,要是我们稍微晚两分钟,一定就成落汤鸡了。听了朋友的话我们“咯咯咯”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们觉得她的话完全是职业习惯,但我们几个人还真希望这就是我们拜佛修来的功德。于是我们便扯起了一些与拉萨有关和无关的话题,看那些在一阵又一阵的风雨间隙中仓皇离开街口的人,观赏着这难得的街景。

朋友递给我一条哈达,是从服务小姐手中买的,五块钱一条。朋友说你看哪个歌手唱的好就献上去。并要给我教如何献哈达。正在听歌的我不耐烦地说:“你别啰嗦,我知道怎么献哈达,要抛出一个非常好看的弧度来!”朋友点点头说就要那样献,才有美感,感觉就像是做表演一样。我说你放心,这个我学过的,有次节庆我负责演出,就为献哈达我练了好多次。何况我替旅行社带团,有高端团时也要献哈达的,对我来说做这个表演那纯粹是毛毛雨。朋友听我这么说也就不再啰嗦,开始专心致志地听起歌来。

上来一个男歌手,也就二十五六岁,长的非常帅气。他一开口,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朋友忙跑上去献上了自己手中的哈达,回来后催促我也把哈达献上去。我摇摇头说:“我要献给唱的最好听的歌手。”在座的几个朋友看着我说:“尼威郎玛厅全场演出都是藏语,我们根本听不出来那个歌手唱的好听,你更听不懂,看到帅哥就献上去,省的拿在手里影响我们喝酒。”我摇摇头依然坚定地笑着说:“音乐是世界上唯一相同的语言,虽然我不懂藏话,但我肯定知道那个歌手唱的最好听。我是来听歌的,不是来看帅哥的,哈达一定要献给有势力的歌手。”他们看我这么倔强,也就不再说什么,只管一个劲儿地碰酒喝。

几个歌手过后,我又灌了几杯啤酒,肚子开始胀了起来。但为了不错过我要献哈达的歌手,我一直坚持着没有去厕所。

终于一个歌手上台了,他一出场就显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其装束与他的身材极为相符,应该是西藏山南那一带的装束。他的声音浑厚敞亮,听上去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一开口就将郎玛厅里的其他声音压了下去。我忙跑上去献哈达,一到他跟前就随手将哈达往空中一抛,抛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弧度,整个郎玛厅里便响起了尖利的口哨声……

我刚坐到座位上,就有一个外国女子跑上台去献哈达,她估计也想学我将哈达抛出一个美丽的弧度来,可没有抛开,哈达便很低调地落在了小伙子的脖子上,台下又响起了尖利的口哨声,外国女子有些遗憾地走下台来。很快又有人上去献哈达……整个歌厅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小伙子连唱了三首歌,哈达挂满了整个脖子,掌声一阵接一阵地响起。我做为第一个给他献哈达的人,心里自然美滋滋的。

小伙子退场后在座的一个朋友问我:“你懂藏语啊?”我摇摇头说:“不懂!”“那你怎么知道他唱的歌最好听?看后来这么多人献哈达,再听听这掌声,他肯定是这个郎玛厅的台柱子。”朋友依然吃惊地问。我诡秘地笑笑说:“我看他唱得非常投入,音质又那么美,大有为艺术粉身碎骨的架势,对于歌手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品质,所以就去献哈达了。”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我也哈哈大笑。说实话,整整一个晚上,我就听懂了《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我听过很多遍,虽然歌手唱的是藏语,但我听出来的却是汉语。

来到西藏,首先想到的是要拜佛祈愿,为自己的亲人和家人求个幸福平安,也为自己的这次远行求个平安。布达拉宫的佛更是要拜的,好在去布达拉宫是摄制组统一安排的,我们也就不用操心买票什么的事情。

等进了第一道门,我们才想起没有请导游。原本以为进了第一道门后会有人主动上来问我们要不要导游做讲解这样的话?可进了门才发现,布达拉宫不同于其他景点,导游都是要提前预定带进来的。这可急坏了以前来过布达拉宫的人,说上次来就因为没导游,一圈出来什么都没记住,就看了几座灵塔,还没弄明白哪个是哪个。看他那个样子,大家也都急了,好几个人问我能不能做讲解?我摇摇头摆出了一副无奈的样子。说实话这样的水平我可没有,虽然导游证全国通用,可考证时每个省的景点内容不一样,我连青海的景点都不能系统地讲下来,怎么能讲布达拉宫的内容呢?可看他们那个着急样,我只好安慰说上次我来时有导游的,可什么也没听到,结果出去也是啥也不知道。这次我们转慢一点,仔细看看那些介绍说明,也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既然导游请不上了,我们就跟在一些小团队后面蹭一些讲解听听,也就是蹭导游吧。只要拜佛的心是真的,也不在乎少听了那一段讲解。听了我的话,他们说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我们分两三组跟在几个小团队后面蹭听。并装出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或前或后地行走在他们身边。有的导游很快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叫他的客人们让开道让我们先过去。我们也不在意,就直冲冲地走过去,再去蹭其他的导游。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方法不错,不仅能听到讲解,还能加快行程,所以我们游的就比别人快得多。也就两个多小时,我们就结束了整个行程。

出了布达拉宫后,我们看着布达拉宫布帘子上的那个蓝色的吉祥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宁静和踏实。忽然风趣幽默的阿信说:“瞧,中国联通的标识,这说明西藏好多年前就与中国联通了。”他这一惊呼便吸引了我们很多人的目光,我们忙抬头又一次看那吉祥图,果然很像中国联通的标识,于是便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一个小伙子挡住了我的视线,整个面孔出现在了我的相机镜头中。我忙移开相机看着这个小伙子忍不住惊叹:“好英俊的一张面孔。”

小伙子二十左右,其身材修长,面容清瘦,乌黑发亮的眼睛镶嵌在他那张英俊而又沉静的面孔上。此时的他正看着我。虽然身上的藏装皱褶陈旧,可绛红色的发穗垂在额前轻轻摇晃,像是在诉说着他那个不屈的信念。我忙将相机搁到一边,用审视的目光回望着他,想知道他要干什么?正准备要发问时,却听小伙子用很平静的口吻说:“大姐,我从阿里来这里拜佛,身上没钱了,能不能给点钱我吃点东西?”说着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磕长头用的那两块护手垫子。我心里忽然间难过起来,想想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为了自己的信仰,一路磕头而来,疲惫和劳累使他神态憔悴,也让他承受饥饿,他却不言放弃,依然匍匐向前。这太感人了,虽然我在进藏的路上常常看到虔诚的朝圣者,但像他这么年轻而又如此执着的人还是第一次碰到。我急忙翻自己的口袋,裤兜、衣兜和小背包。虽然我知道自己早已经没有零钱了,我的零钱已经全部捐给了布达拉宫的佛,但我还是很想给这个小伙子找出点零钱来。翻了半天后我还是没有翻出一元零钱来,只好将求救的目光投向身边照相的亮子——这个在剧本中给我老公饰演准女婿的人:“亮子,快给老妈借十元钱,给这个小伙子买点东西吃。”亮子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个小伙子,有些不愿意地翻口袋找零钱。“你就给我拿十元钱,我出去还你。别这么舍不得,老妈绝不占你这种便宜。”我是个急性子,看他那个漫不经心的样子就急了,想自己要真有女儿,绝不会嫁给这个小气鬼。何况我是借,又不是要。我知道这种布施的钱无论多少都是要还的,否则心里会很不踏实。那年去青海黄南,刚拜佛出来,就碰上一个老人乞讨,我没有零钱,正巧看到同行的一个文友掏钱给我们买饮料,我一把从他的钱包里抓出五毛钱就给了那个乞丐。第二天我有零钱时给他还一元钱,他纳闷,我说昨天借的。他说就五毛钱还还。我说这种钱必须要还的,否则这份功德就记到你的帐上了。我可不愿意自己行的功德记你帐上,没准这份功德能给我带来很多好处呢。他一听我这么说就接过了那一元钱,并且还酸不溜丢地说什么早知道应该给我借十元,今天他就能拿回二十元。“想的倒美,你以为我傻呀?只是没有五毛零钱才给你还了一元钱而已。”我当时心里狠狠地说。所以这种钱无论多少都是要还的。亮子看我急切的那个样子,忙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给了我。同时觉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就又掏了五元钱给了那个小伙子。小伙子接过我递给他的十元钱后往边上一站让开了我前面的路。我和亮子便往前走去。走出去约十米左右,亮子忽然怪怪地对我说:“‘老妈,我感觉这个人是个骗子!”“何以见得?”“我刚才看到他接你给的钱时目光闪烁不定,不像是真正拜佛的人那样沉静淡定。”“哦,是这样吗?我怎么没注意到。”说着我忙回头看那个小伙子,见那个小伙子好像跟旁边的一个人在说什么,说了两句后方才去磕长头。我看了看亮子,奇怪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这还没走出布达拉宫呢,正在出去的台阶上,就硬生生地被人给骗了?这让布达拉宫中的佛怎么看我们?再说骗子怎么会到布达拉宫来?在佛的脚下就开始行骗,还打着拜佛的名义,这骗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当然,就算真的被骗了,我也不在乎,总归是看在他拜佛的份上我才大方地给了他十元钱,否则我是一分钱都舍不得给的。像他这样的小伙子,正是年轻力壮,到哪里帮一天零工都能挣上饭钱,还用得着在这炙热的太阳底下费尽心机地行骗吗?亮子纯粹是多心了,纯粹是小心眼,一定是担心我不还跟他借的十元钱才这么说的。我这么想着便诡秘地冲亮子笑了笑,做了个不相信他的鬼脸。

站在大昭寺的屋顶上,视野一下子开阔多了,不仅能看到广场、街景,以及远处的布达拉宫、哲蚌寺等等,还能看到悬挂在屋顶上的各色经幡。说实话,拜完佛再到屋顶上来歇息纳凉,或者说到屋顶上来观看风景,留几张美艳照片,真是别有一番感觉。同行者都在不断转换着角度照相,摄像,而我的心中却出现了一股浓浓的落寞感。我已经睁大眼睛在大昭寺前的广场上搜寻了好一阵子,始终没有找到我想看到的那副画:拜佛的人爬满整个广场,此起彼伏地磕着长头,表达着他们最执着也最虔诚的佛心。有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盘腿坐在期间,双手合十,静静地打着坐,一副心静如水的样子。身边卧了一条偌大的流浪狗,吃着老外喂的东西,并不时地抬头观望着左右,含情脉脉地看着这个世界……整个画面宁静而祥和,充分地体现了人与佛的默契,狗与人的和谐。让人的心在顷刻间就会平静下来,所有的功名利禄以及人生宠辱、贪念欲望等等都会忘得一干二净,只想着安安静静地拜佛,祈愿,打坐等等。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描述的画面,很多年之后,在商场拼杀的他依然觉得那是他今生看到的最美的一幅画,他一直想着等将来那么一天离开商场了,他也会像老外一样到拜佛的人中去打打坐,也一定让一条偌大的流浪狗卧在他的身边,静静地吃他喂的食物。在拉萨,狗和乞丐一样都要受到人们的布施,尤其是拜佛出来遇到的第一个乞丐或者狗,无论如何都要给布施的,据说这都是与你接善缘的生灵。所以很多寺院的门口,不仅乞丐云云,狗也很随意地卧着,横七竖八地占据着一定的领地,它们很和善,绝不主动伤人。可今天,我不仅没有在大昭寺的门口看到这副画,在周边也没有看到这幅画,就连三年前我看到的百十人磕长头的画面也没看到,这让我的心忽然在那么的一瞬间产生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感,且这种落寞感随着在大昭寺屋顶上站立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我想我得离开屋顶,到门口去打打坐,做做祈愿。

我喜欢坐着公交车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透过车窗看那些飘荡在屋顶的五彩经幡和围在屋檐周边的蓝布帘子,当然还有很多街景,想一些与这座城市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各种杂事。虽然很多城市的街景都一个样:匆匆忙忙行走的人流,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可拉萨的街景却总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念,这种牵念来源于几年前一个故友,青藏铁路还未贯通前,他作为筹备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拉萨。每每晚饭后,散步的他们总能看到很多人朝同一个方向行走,他们手中拿着玛尼或者佛珠,边走边轻轻转动着,嘴里念着六字真言。而在这样的人流中,只有他们这些外来的人朝相反的方向行走。刚开始他们不知道这么庞大的人流是干什么的,以为前面有盛大节庆之类的,后来才知道这是藏族人在转街。时间一长他们也跟着转,总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习俗,既遵循信仰又可以锻炼身体,总比窝在房子里赌博喝酒的强。离开拉萨好几年,每每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忍不住就想去街上转转,可怎么也找不到在拉萨转街的那种氛围和心情。听了朋友的话后我忍不住想,这是多么奇特的一种街景,所有的人朝一个方向行走,心无杂念给地走自己的路。我不知道夹杂在人流中的朋友混混沌沌地听着六字真言时还会不会想那“哗啦啦”地麻将声?但他一定不会去想尔虞我诈的烦心事。坐在公交车里的我想着这些事情,忍不住望向车窗外。窗外的街景熟悉又陌生,行人还是那么的匆匆忙忙,车流还是那么地滚滚而去,而这一切却在弹指间便将游人的记忆汇入了滚滚红尘……

短短几天,我坐着公交车逛过了大半个拉萨,以及附近的好几个景点,将好几路公交车从起点坐到了终点。遗憾的是那时公交车不报站名,好在我视力很好,透过车窗就能看到下一个站名,这便保证我不会错过目的地。

责任编辑:邵星

猜你喜欢
巴桑八廓街亮子
繁华的八廓街
野魂犬
浅谈话剧《八廓街北院》人物设定
野魂犬
锁王
八廓街,人文之街
八廓街,节日之街
饶阶巴桑研究60年述评
诅咒
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