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输美货物贸易状况分析

2014-09-21 18:16刘红
北方经贸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全球价值链

刘红

摘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影响深远,对世界经济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因其局限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推出使得中美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更合理、更客观的解释。

关键词:中美贸易;附加值贸易;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8-0004-02

一、OECD-WTO数据库和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概况

(一)OECD-WTO数据库

随着垂直专业化生产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由“国家制造”转变成“世界制造”,全球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也正形成。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无法衡量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并因对商品和服务的重复计算而扭曲了各国间的实际贸易关系,不能为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并加剧了国际贸易的纠纷和摩擦。为解决上述问题,世界贸易组织(W TO)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利用各国的投入-产出表,建立起包括41 个经济体、18 个产业在1995-2009 年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同时,依据该数据库,采用附加值贸易(TiVA) 测算方法,计算了OECD组织内的34个国家和OECD组织外的23个经济体,共57 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0、2008和2009年的附加值贸易值,并于2013年1月16日公布了附加值贸易数据库。

附加值贸易数据库分为5个子库:一是OECD-WTO附加值贸易数据,主要为附加值统计方法下40个国家的出口总值及与其他国家的出口值;二是从产业角度统计的与贸易伙伴国的附加值数据;三是总出口中附加值的来源数据,包括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内工业直接附加值、国内间接附加值、再进口的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四个部分;四是总出口中服务产业附加值的来源数据;五是制造业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数据,显示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各国各产业的比较优势。

(二)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

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是根据产品的属地原则来统计贸易总额的,存在对中间投入品重复计算的问题,不能反快国际分工的变化趋势,也不能反映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价值分工链的真实地位。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最初在2011年6月,由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提出。2013年,OECD-WTO联合推出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库所采用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是以单个商品在全球生产链上不同经济体产生的附加值为基础进行贸易统计,在测量一国出口的货物和服务中各国对其附加值的贡献流量,避免了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的重复计算。新的测算方法既能较直观地体现各国在全球生产网路中的地位与相互依存关系,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各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贸易利益。

二、附加值贸易视角下中输美货物贸易发展概况

据2013年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多年来,美国早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随着中美经贸关系在各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受到关键领域竞争、贸易顺差及国内经济形势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采用使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重新得以解释。接下来,笔者通过对OECD-WTO联合推出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库与采用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的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对当前中美货物贸易发展状况提出一些新认识。

(一)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贸易顺差被夸大

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顺差一直以来受到美国多方面的指责。根据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统计了2008年以来中对美的贸易顺差额,得出以下结论:中美贸易顺差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幅度(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之外),美国是中国全年贸易顺差额的最主要来源国(表1)。

而根据OECD-WTO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库现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尽管中国依然还是美国的最大逆差来源国,但是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中美贸易差额和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相差较大,以2008年和2009年为例,传统统计方法下的中对美贸易顺差分别被高估了43.6%和31.7%(表2)。

(二)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占世界位次优势明显,但对美国出口不乐观

附加值贸易数据库把制造业分成食品、饮料与烟草;纺织品及其产品、皮革和鞋类;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化学品和非金属矿产品;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子电器和光学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制成品及回收设备,共九类。

根据OECD-WTO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即我国出口额与世界总出口额之比)世界位次优势明显。如电子电器光学产品、纺织品皮革与鞋类和其他制成品及回收设备产品出口比重位次第一;机械与设备和基本金属与金属制品出口比重位次第二;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和化学品与非金属矿产品出口比重位次第三,食品、饮料与烟草和运输设备出口比重位次第七。尽管上述结果不能说明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分工链中所处的地位,但能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很大,出口规模优势明显。

但是比较表3中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数据,却显示美国市场占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表3数据还显示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几大优势产品,如机械、电子电器和纺织类产品,2009年美国市场所占份额均比2000年下降了10%以上,2009年美国市场份额都不到30%。可见,我国传统出口优势产品对美出口近年来由于受到外来竞争、金融危机、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加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美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三)国外附加值比例不断提高,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不明显

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一国出口总额等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内工业直接附加值、国内间接附加值、再进口的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四个部分的总和,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两部分。普遍认为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主要指设计、生产环节),国内附加值,尤其是国内直接附加值比重会偏高;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主要指最终产品的组装),就会大量使用来自别国的中间产品来生产最终产品,国外附加值比重就会偏高。

作者对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2003-2013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进行了详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以纺织、鞋类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全年出口额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中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

而从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看,我国对美的出口仅有农业、渔业、森林、狩猎所含的国外附加值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国外附加值比例最高的产业是采矿和采石;其次是食品、饮料与烟草;机械与设备;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和电子、电器、光学(见表4)。这些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除食品、饮料与烟草外),这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是当前我国对美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来自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投入比重不断增大,加工环节仍然是主要生产环节,出口产品结构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四)我国对美出口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根据传统贸易统计分析法分析,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其他)和电子、电器、光学是我国出口优势明显的产业,近十年对美出口额持续增长。但是根据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结果显示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化学品与非金属矿产品和基本金属与金属制品出口优势都有所下降,只有电子、电器、光学出口优势有所增强。(详见表5)

三、结论

从以上OECD-WTO的附加值贸易数据与UN-COMTRADE的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来看,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无论是中对美的贸易顺差、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还是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有所夸大,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在各贸易领域的分工和地位。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美国国内一些利益相关集团制造中国威胁论,以中美间不断拉大的贸易顺差为借口,推行贸易保护,频频向中国发动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出口产业深受其害。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推出,使得中美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更合理、更客观的解释。客观的分析当前中美间的经贸关系,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还处于全球价值分工链的下游,尽管中美间的进出口规模很大,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及所获利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升起,兰 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国际贸易实务[J].2014(2):3-12.

[2] 关 兵.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视角下的中国外贸发展状况[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5):16-24.

[3] 张 磊,徐 琳.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国际贸易统计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2):48-53.

[4] 余芳东.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基于WTO-OECD测算的数据分析[J].中国经贸,2013(8):38-40.

[责任编辑:金永红]

(三)国外附加值比例不断提高,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不明显

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一国出口总额等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内工业直接附加值、国内间接附加值、再进口的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四个部分的总和,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两部分。普遍认为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主要指设计、生产环节),国内附加值,尤其是国内直接附加值比重会偏高;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主要指最终产品的组装),就会大量使用来自别国的中间产品来生产最终产品,国外附加值比重就会偏高。

作者对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2003-2013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进行了详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以纺织、鞋类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全年出口额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中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

而从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看,我国对美的出口仅有农业、渔业、森林、狩猎所含的国外附加值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国外附加值比例最高的产业是采矿和采石;其次是食品、饮料与烟草;机械与设备;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和电子、电器、光学(见表4)。这些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除食品、饮料与烟草外),这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是当前我国对美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来自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投入比重不断增大,加工环节仍然是主要生产环节,出口产品结构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四)我国对美出口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根据传统贸易统计分析法分析,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其他)和电子、电器、光学是我国出口优势明显的产业,近十年对美出口额持续增长。但是根据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结果显示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化学品与非金属矿产品和基本金属与金属制品出口优势都有所下降,只有电子、电器、光学出口优势有所增强。(详见表5)

三、结论

从以上OECD-WTO的附加值贸易数据与UN-COMTRADE的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来看,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无论是中对美的贸易顺差、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还是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有所夸大,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在各贸易领域的分工和地位。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美国国内一些利益相关集团制造中国威胁论,以中美间不断拉大的贸易顺差为借口,推行贸易保护,频频向中国发动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出口产业深受其害。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推出,使得中美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更合理、更客观的解释。客观的分析当前中美间的经贸关系,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还处于全球价值分工链的下游,尽管中美间的进出口规模很大,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及所获利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升起,兰 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国际贸易实务[J].2014(2):3-12.

[2] 关 兵.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视角下的中国外贸发展状况[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5):16-24.

[3] 张 磊,徐 琳.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国际贸易统计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2):48-53.

[4] 余芳东.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基于WTO-OECD测算的数据分析[J].中国经贸,2013(8):38-40.

[责任编辑:金永红]

(三)国外附加值比例不断提高,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不明显

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一国出口总额等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内工业直接附加值、国内间接附加值、再进口的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四个部分的总和,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两部分。普遍认为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主要指设计、生产环节),国内附加值,尤其是国内直接附加值比重会偏高;若一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主要指最终产品的组装),就会大量使用来自别国的中间产品来生产最终产品,国外附加值比重就会偏高。

作者对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2003-2013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进行了详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以纺织、鞋类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全年出口额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中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

而从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看,我国对美的出口仅有农业、渔业、森林、狩猎所含的国外附加值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国外附加值比例最高的产业是采矿和采石;其次是食品、饮料与烟草;机械与设备;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和电子、电器、光学(见表4)。这些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除食品、饮料与烟草外),这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是当前我国对美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来自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投入比重不断增大,加工环节仍然是主要生产环节,出口产品结构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四)我国对美出口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根据传统贸易统计分析法分析,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其他)和电子、电器、光学是我国出口优势明显的产业,近十年对美出口额持续增长。但是根据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结果显示纺织、皮革与鞋类;机械与设备;化学品与非金属矿产品和基本金属与金属制品出口优势都有所下降,只有电子、电器、光学出口优势有所增强。(详见表5)

三、结论

从以上OECD-WTO的附加值贸易数据与UN-COMTRADE的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来看,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无论是中对美的贸易顺差、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还是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有所夸大,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在各贸易领域的分工和地位。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美国国内一些利益相关集团制造中国威胁论,以中美间不断拉大的贸易顺差为借口,推行贸易保护,频频向中国发动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出口产业深受其害。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推出,使得中美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更合理、更客观的解释。客观的分析当前中美间的经贸关系,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还处于全球价值分工链的下游,尽管中美间的进出口规模很大,但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及所获利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升起,兰 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国际贸易实务[J].2014(2):3-12.

[2] 关 兵.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视角下的中国外贸发展状况[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5):16-24.

[3] 张 磊,徐 琳.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国际贸易统计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2):48-53.

[4] 余芳东.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基于WTO-OECD测算的数据分析[J].中国经贸,2013(8):38-40.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全球价值链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河南农村外贸代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
中美贸易在摩擦中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