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蓝颖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第一大民生问题。涉及食品的原料生产、储存、加工、保存及消费等各个环节。如今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从过去的吃饱到吃好,再到现在的吃得放心。
农田是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农田的污染、化肥的使用都会对粮食产量、质量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情况怎样?土壤污染又该如何解决呢?为此,《地球》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
《地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食品工业大国,现在我们的食品安全的情况如何?
魏复盛:如今我们粮食、肉类、禽蛋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人均的食品占有量较三十年前,有了五倍到十倍的提高,其中奶类占世界第三。我国的食品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产值增加了一百倍。已成为世界食品工业大国,产值居世界第一。
过去,我们的食品非常的短缺,现在食品非常丰富,那么食品的质量怎么样?在2003年以前,蔬菜、粮食抽检的合格率为60%~0 %,2003年~2007年,抽检达标率在不断的增加,从60%~80 %增加到90%,这说明农产品的合格量在持续上升。其中,北京总检查的合格率在93.6%。国家粮食局对30个省收获的稻谷、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污染超标率为9.23%。其中,砷超标3.7%、汞超标0.13%、铅超标1.4%、镉超标4.4%。在粮食品种方面,稻谷污染超标率高达15.4%,小麦2%。玉米没有超标。超标的地域主要在南方和西南诸省,这与该地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有关。江苏、河南等省的抽检合格率都在95%~100%之间。
农产品的合格量持续上升,首先是国家花很大的力气从法律、法规、标准、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制订和颁布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各项规定。完成了1800项的国家标准,2500项的行业标准,7000余项地方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为食品安全奠定了基础。
其次农业部实施了“三品一标”的安全行动计划。“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安全行动计划提高了食品的安全质量。
尽管近几年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蔬菜、粮食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0%~95%,稳中向好,但与发达国家合格率保持在98~99%以上相比较,我国仍存在较大差距,想进一步提高其合格率还要作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地球》: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如何?
魏复盛: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比较突出,根据环保部,国土资源部近期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我们监测到重污染企业的用地和周边土壤,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干线公路的两侧土地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Cd、As、Pb、Hg、Cr、Cu、Ni、Zn、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等。局地和局部区域污染也是非常严重,例如工矿区周边土壤和菜地污染情况严重。
污染来源主要是:有色、黑色金属的采、选、冶以及化工、石化、轻工等废气、废水、废渣、尾矿砂的排放;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长期灌溉农田,造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污染,停止污水灌溉以后,十几二十年,其污染的残留仍然相当严重;土壤酸化、有机质下降增加了重金属的危害;化肥过量施用,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的用量用量增加225%,但是单位面积的产量只增加56%。我国化肥的用量每公顷400公斤,东部地区有的可高达每公顷600公斤。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警戒线。是欧美平均值的4倍以上。另外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为 3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60%~70%的水平。我们也进行过这样的试验,使用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减少30%,农业的总产量和单产分别增加了57%。这说明,减少化肥相对可以提高农业总产量和单产量。
在农药结构与使用方面,剧毒高残农药被淘汰和禁用,新品种农药不断推出,人畜中毒事件大副度下降,粮食、蔬菜农产合格率不断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地球》:对污染的治理谈谈您有哪些看法?
魏复盛: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由环保部牵头,农业、国土、住建、工信、法制办等多部门参加,尽快研究制订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法。
二是,借鉴国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制订我国土壤全量、可溶态双指标和分级标准。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是制订了土壤双标准,一个是全量标准,一个是可溶态标准。在分级标准中,一级标准是基本值;二级是警戒值、临界值;三级是重污染值、修复值。日本把水溶性的重金属根据水质的标准,来决定土壤的标准是不是受到了污染;澳大利亚把土壤的背景值作为决定土壤是否污染,如果超过了背景值就要进行环境调查,看看污染物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制定标准是很有参考价值。
三是,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几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加上人多地少,难以形成商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现在通过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通过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使土地适度集中,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推动农业的生产环境建设。
四是,尽快启动土壤污染程度的甄别和风险等级划分研究。现在对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都非常重视,但是我们一定要分清土壤是高背景值还是真的受到了污染,受到了污染以后是否对食用产品产生了危害?这是我们需要进行甄别的。甄别以后风险有多大?我们怎么来进行风险管理?因此,我们提出来,对清洁的土壤应该优先保护;对轻度的土壤污染应该切断污染源,由环保部和农业部来监督实施;严重污染的土壤区域,确实已经危胁到粮食生产,要采取果断措施,禁止耕种或者进行生态修复。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被污染粮食,国家采取收购进行安全的处理,避免流入市场,影响食品消费。
五是,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行动计划。农业部的“三品一标”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是一个好的方式值得很好的进行推广。
六是,建立土壤保护污染防治的合作协调机制。实际上土壤污染各个部门都在做,土壤污染的数据资源应该在国务院、国家、地方城市之间共享,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共同来保障食品安全。
七是,应建立农业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全国土壤和粮菜监测网络。每年都可以提供一份食品安全报告,这样的话,就能够为政府决策、为老百姓食品安全提供可以沟通的渠道。也为我们制定标准、法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