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梦”的解读与思考

2014-09-20 07:21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事业战略目标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对我国“体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梦”的解读与思考

徐本力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在对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体育大国”、“体育强国”和“中国体育梦”等概念和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并介绍了国际上有关“体育强国”内涵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中国体育梦”提出了一些思考与看法。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中国梦

建国以来,有关我国确立“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问题的讨论一直未停止过。每次提出都引起了体育界,甚至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甚至还引起了一些不同观点的争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中国梦”,也为中国体育事业赋予了“体育强国梦”的新内涵。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搞清“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梦”的相关概念和“科学内涵”,而且还要进一步探索“体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梦”的“实现之路”。

1 “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提出及对相关概念和科学内涵的思考

1.1 毛泽东“体育强国强民梦”体育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国难当头,中国人被洋人辱称为“东亚病夫”。为此他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十分感叹地说:“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十分忧虑当时中国的现状,决心要洗雪国耻,立志以拯救国家民族为己任。因此,他以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力图唤起民众,从事体育运动,强健国民体魄,共同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当时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出发点,就是把体育作为“强国强民”、“抵御外强”的有效手段。因而在《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下,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文中他不仅将体育看作为是“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育强国强民”的梦想——也即“体育强国强民梦”。

1.2 “体育大国”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

1.2.1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竞技体育为基础提出“体育大国”的概念

“体育大国”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9月上海市举行第五届全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其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已是一个‘体育大国’……。”这是“体育大国”一词在我国第一次出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新芬兰报》发表评论称:“中国在奥运会崭露头角,预示着它将成为世界‘体育大国’……。”

1985年我国学者刘德佩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在我国首次提出:“……在短短的30多年的时间里,就把一个在世界性比赛中,从来名落孙山的‘体育小国’变为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上一举夺得15枚金牌的‘体育大国’”。

《中国体育科技》1995年刊载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我们看见祖国体育正在逐渐成熟,‘体育大国’初现曙光……”

但以上所提到的“体育大国”,实际上还是局限在以竞技体育为基础,因而只能理解为是指“竞技体育大国”,而并非指整个体育事业的“体育大国”。

2006年《中国体育科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几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大国’”,这是在我国首次比较准确、客观地提出了“竞技体育大国”的概念。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大国”的概念虽然很早就已经提出来了,但对“体育大国”概念的界定,大多还是以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作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1.2.2 21世纪初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正式提出“体育大国”概念的历史背景

作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正式提出“体育大国”的概念,还是在21世纪初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其历史背景如下:

其一,1983年国家体委提出的“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的战略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我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国再次提出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最有利的契机。

其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我国是否已经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大辩论。由于长期来我国存在“重竞技体育,轻大众体育”的倾向引起社会不满,迫于此压力,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进行中和结束后,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在讲话中和一些媒体几乎口径一致地都低调宣称:“即使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中取得了金牌数第一,我国仍不是‘世界体育强国’或‘世界体育老大’”。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推出了在层次上低于“体育强国”的“体育大国”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现状的一个新的评价和定位。

其三,这一公开的宣称也可以使人们解读为:国家体育总局间接地宣布了, 前国家体委在1983年代提出的“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的战略目标事实上并未实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仅仅达到了“体育大国”的水平。21世纪我们将在“体育大国”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向“体育强国”的更高水平迈进。

其四,1983年代初确立“体育强国”战略目标至今,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隔20年后,我国已处在更高水平的体育事业发展起点上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究竟如何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水平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并用一个恰当的概念重新加以界定。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体育大国”的概念应运而生,不仅很快被大家认可,而且成为我国制定21世纪新一轮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新起点。

1.3 “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和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确立的历史背景

“体育强国”一词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45年前。1964年原国家体委主办的内部刊物《体育参考》”上转载的日本《朝日新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1952年,苏联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两大体育强国”。这也许是国际上最早提出“体育强国”的概念。也是在我国首次间接地提到了“体育强国”的概念。

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和“为使我国进入世界体育强国行列而奋斗”的战略目标。首次客观地认可了世界体育强国不是指某一个国家,而是指若干个国家,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间。

1983年,国家体委结合《2000年中国体育》的体育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的战略目标。1983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批转和原则上同意了这个请示报告。从而使这一战略目标升格为由国务院正式认定和发布。

1984年9月第23届奥运会召开期间,邓小平同志对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讲:“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胡耀邦同志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门讨论体育工作。不到一个月,于1984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就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号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通知》中还指出:“最近,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它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里程。” 从中可看出,当时国家体委不仅已按党中央指示,把建设“体育强国”作为当时我国体育20世纪末的发展战略目标,而且,仍然是把建设“体育强国”的侧重点放在提升竞技体育的发展上。

1985年8月,国家体委在“第一届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就《2000年中国体育》的战略构想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和研讨。会后首次将“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正式写进了我国《2000年体育发展战略规划》中,标志着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得以最终正式确立并开始实施(见表1)。

表1 我国1983年和2008年两次确立“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对“体育强国”最初的理解主要是指“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的国家”。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称得上体育强国的国家只有美国、苏联、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和加拿大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尤其是当年被各国公认为是“世界体育三强”的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三个国家,因为他们是包揽历届奥运会金牌和奖牌总数前三位的国家。

当我国在亚运会上金牌数、奖牌总数和总分超过日本时,世界舆论就曾将我国称为“亚洲体育强国”了。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体育强国”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已由“奥运会上名列前茅”这一唯一的评价指标,演进为“奥运会上名列前茅是体育强国的一个主要指标”了。直至1983年,国家体委才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体育强国”的概念。但当时只是直接把“体育强国”作为20世纪末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并未将当时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水平用一种类似于“体育大国”的专用名词来加以概括和定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未,“体育大国”的概念已有提及,但并未被正式提出和广泛认可与运用。

1.4 两次“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具体内涵的比较

从两次“体育强国”目标的提法看:1983年的具体提法则是“本世纪末要普及城乡体育运动,运动技术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拥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而2008年的提法则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而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二次提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时的内涵要比1983年有所缩减,也即由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设施、体育队伍四方面缩减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方面。

1.5 十八大以来,“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系列——“中国体育強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那么,对体育事业来说,就是“体育强国梦”。因此,“中国体育强国梦”就是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体育事业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反映了全国人民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尤其是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将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6 对“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概念和内涵的解读与思考

从字面上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目标, 是一个我国体育事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进程。

1.6.1 “体育大国”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以“量优势”为主, 兼顾“质优势”的综合实力水平

从汉语的词意来看, 大小、多少、轻重和远近等都是用来反映所描述的客观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因而“体育大国”显然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上以“量优势”为主,兼顾“质优势”的综合实力评价,是一个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绝对实力水平。主要评价指标在竞技体育上有:在以奥运会为主的世界重大比赛中获得的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本国开展的奥运与非奥运项目的数量、各竞技体育项目注册运动员(职业和非职业运动员)人数、获得参加国际重大比赛资格的人数等总量指标;在大众体育上则用体育人口总数、体育场地总面积、体育场馆总数,体育经费总投入、亚健康群体总人数等总量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对中国来说大多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说明我国目前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完全可以定位在“体育大国”的层次上。

1.6.2 “体育强国”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发展以“质优势”为主, 兼顾“量优势”的综合实力水平

从汉语的词意来看, 强弱、高低、好坏、快慢等都是用来反映所描述的客观事物在“质”上的特征。因而“体育强国”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是以“质优势”为主,兼顾“量优势”的综合实力的评价,是一个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对实力水平。主要评价指标在竞技体育上则主要是用在以奥运会为主的世界重大比赛中的“名次”,尤其是金牌数、奖牌数或团体总分的名次来反映。而在社会体育上,则是以体育人口率(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场馆数、人均体育经费、亚健康人口率等相对实力指标的水平来反映。我国竞技体育已名列世界前列,但大众体育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还不能说已是名符其实的“世界体育强国”,只能定位在“体育大国”的层次上。

1.6.3 根据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把我国定位为世界“体育大国”,是一个较为客观但又略显保守的定位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名列世界第二位,但在人均经济指标上,却仍在全世界处在明显滞后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我国至今仍不是“发达国家”,而只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因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大,经济总量大,因而在体育事业的体育人口总量,经费投入总量,体育场地总数,体育场地总面积等指标上,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但在相对实力的指标上,如体育人口率(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均体育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场馆数等指标上,我国远赶不上瑞士等一些经济发达小国的发展水平, 因而虽然我国称得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众体育大国”,但却称不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众体育强国”。

表2 中国、美国、俄罗斯在第27~29届奥运会奖牌及团体总分比较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国,在竞技体育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金牌和团体总分列三强首位,在伦敦奥运会上仍保持在前三强中的次席,仅次于美国(表2)。而在大众体育上,我国各项“量指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在主要“质”指称上,仍赶不上大众体育发达的国家。因而我国作为“竞技体育大国”和“竞技体育强国”,不仅名符其实,而且也是无任何国家能与之相比的。虽然我国作为“大众体育大国”称得上是名符其实,但作为“大众体育强国”来说,尚有较大的差距。如果将“竞技体育强国”加上“大众体育大国”,再加上在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科技等体育领域上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把我国体育事业定位为世界“体育大国”,虽略显保守,但总体看还是较为客观的。

1.6.4 “体育强国”的内涵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我国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

客观地说“体育强国”应该是指一个国家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场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或先进地位的国家。其中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是重点,而竞技体育又是重中之重。因而“体育强国”是一个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概念,“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它的下位概念。从我国大众体育明显滞后的现状看,我国还称不上是“大众体育强国”,我国也因此而还称不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体育强国”。但我国在悉尼、雅典、北京和伦敦四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也有力的证明了,我国已经是名符其实的、毫无争议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

2 从国际上对“体育强国”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共识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引发的思考

多年来,国际上对“体育强国”及相关的问题,也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共识,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借鉴。

2.1 “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和“竞技体育强国”不是只指一个国家,而是指若干个国家

无论是“体育强国”,还是“大众体育强国”和“竞技体育强国”都不可能只指一个国家,而是指总体实力相近,并在国际上处于前列的若干个国家,这是国际上的共识。至于究竟应有多少个国家,国际上并无确切的说法。只是在60至70年代时曾有过美、苏、民主德国“世界体育三强”的说法。

在竞技体育上,由于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在竞技体育上的综合实力水平,因而国际上都认可将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在前6位的国家均被视为是“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从近四届奥运会看,美国仍是当之无愧的、列在首位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而中国在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上,虽低于美国,但已明显的超过俄罗斯,稳居第二,俄罗斯位居第三。因而美、中、俄三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梯队的“竞技体育强国”,是21世纪的世界竞技体育新“三强”。而第二梯队的竞技体育强国则表现出相对的不确定性,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间变动。但在大众体育上,中国还明显滞后于美国,与俄罗斯相近。由此看出,中俄两国在体育综合实力上应该说是不相上下的,如果俄罗斯也算“世界体育强国”,那么中国虽算不上是名符其实的“世界体育强国”,但将自己定位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也不为过,在逻辑上也未必不能成立。那么我们现在确定的“世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我国将通过努力保持竞技体育的现有优势,全力提升大众体育实力,由现在的“体育大国”向“名符其实”的“世界体育强国之一”的战略目标迈进。当然,我国离“名符其实的体育强国”还是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其关键还在于如何尽快地缩小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2.2 国际上普遍将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作为评定“体育强国”的主要依据

我国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前两位的绝对优势后,国际上普遍将我国称为“体育强国”。因为他们主要看中国在竞技体育上的实力水平,并不过多地去关注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

早在1983年前国家体委主任张彩珍就在其“建设体育强国的立足点”一文中说,“体育强国最鲜明的标志是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世界第一流。有些国家体育相当普及,场地设施也不错,但在奥运会上拿不上几块金牌,就不被承认为体育强国。……体育经费的投放必须服从‘奥运会战略’……,这是世界体育三强苏联、民主德国、美国的成功之道。”也许这种说法难以为人们完全接受,但不管你认不认可,在国际体育大家庭中,这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约定俗成的共识,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体育的各个领域上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事物矛盾的两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该客观事物的性质。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主要还是要看你竞技体育上的绝对实力,与此同时当然也要兼顾大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等体育其它领域的发展水平是否也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当年国际公认的三大体育强国的美国、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虽都是奥运会前三名,但他们在大众体育上却都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甚至比不上瑞士等一些小国。这些国家的竞技体育实力不强,但大众体育发展水却很高,但谁也不会说瑞士是体育强国。一个国家大众体育发展水平很高,它可以被认为是名符其实的“大众体育强国”,但它却不能被认为是“世界体育强国”。但如果这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名列前茅,即便大众体育发展水平一般,它也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体育强国”,当年的民主德国和我们中国就属这类国家。

2.3 世界上从未确定过“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和建立相应的评选机构

国际上从未对“体育强国”的概念做出过任何正式的界定,也没有设立任何国际机构来进行所谓的“世界体育强国”的正式评选,各国都是按自己对“体育强国”的理解去制定自己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完全不必顾及别的国家怎么理解。因而,我国可以按自已的理解和评价方式将自已评为“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为自己确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

2.4 国际上对评价“大众体育”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和主要评价指标体系上的不可比性

评价“竞技体育强国”相对比较容易,但评价“大众体育强国”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各国在确立“大众体育强国”战略分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的理论上的不确定性,由此也造成一些主要评价指标的不可比性。例如,各国都普遍认为“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率”是评定大众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但由于各国对“体育人口”的概念和评定标准争议较大,因而各国统计出的“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率”的数据存在明显的不可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 “统计对象”不一致

多数国家均只统计“成年人”的体育人口,但起始年龄却不完全相同。例如,日本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分为5个等级,而“体育人口”只统计第3、4两个等级的20岁以上的成年人。按常规理解成年人应为18岁以上,而我国体育人口则是从16岁的“准成年人”年龄段开始进行统计的,这样可以提高约7%左右的体育人口率。除此之外,多数国家未像中国那样把从事竞技体育的专业人口也统计进去。

2.4.2 评价指标的“数量”及“标准”不一致

多数国家评定体育人口的指标均为3个,即 “每周健身锻炼次数”、“每次健身锻炼时间”和“每次健身锻炼的运动强度”。但有的国家则对“运动强度”和“每周练习次数”不提具体要求,只要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就算“体育人口”。也有的国家虽提出“运动强度”指标的要求,但不对“运动强度”提过高要求。

2.4.3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要求不一致

大多数国家规定每周锻炼次数为3次以上(含3次),但也有的国家沒有具体规定每周次数,练一次也算。日本体育人口按不同等级人群确定每周练习次数。而我国1996年参加过1次以上者占总人口的33.26%,但参加3次以上(含3次)者只占其中的49.54%。

2.4.4 每次“练习时间”要求不一致

各国练习时间差异很大。美国多数人实际每次运动时间并不多,甚至仅10分钟以上。日本多数人在10~20分钟。中国必须活动30分钟以上。若严格执行这个标谁,我国体育人口率至少減少4%左右。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2.4.5 每次的“运动强度”要求不一致

身体活动的“强度”是指每次身体活动或单位时间时里对身体的运动刺激程度,是各主要指标中差异最大、最难把握和评定检查的指标。澳大利亚对“每次活动时间(活动量)”和“每次活动强度”均不提任何要求。日本则采用了更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方式,对五级人群中的第3级对象根本不提“运动强度”要求。我国提出所谓“中等以上强度”的体育人口规定,既不现实,也无法评定、检查。这一指标实际上形同虚设。

正由于各国存在这些不一致性,因而据此统计出的“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率”也不具有可比性。

不仅“体育人口”和“体育人口率”指标如此,“人均体育场馆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也存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两个指标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一个国家人口总数和可用于建设体育场地的土地面积有关。由于我国人口密度过大,并还在逐年增加,而可用于建设体育场地的土地却相对较少,而且逐年减少,因而这两个指标即使我们再努力也几乎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国家。因此,国际上至今也未见有各国共认的“大众体育强国”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式。

3 对我国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目标的几点思考

3.1 “体育强国”仅仅是一个国家为全力提升本国体育实力的一个自定、自评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

对我国来说,确立“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的目的主要是要全力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好,真正做到“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双赢”协调发展。

实际上,所谓“体育强国”只是各个国家为提升本国体育事业实力和国家间政治斗争的需要而确立的一个体育领域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只是一个无法评定,无人评定,最终只能是自定、自评的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目标。正因为如此,在国际上真正为本国确立“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国家也为数不多,大多是为本国制定体育事业各具体领域体育发展的目标,如制定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参赛目标。因为,只有大家公认你是“世界体育强国”,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实际的意义和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虽然我国官方一再声称“我国只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但却没有哪个国家把我国称为“体育大国”,相反国际上许多媒体,甚至一些国家体育部门官员却反而称我国为“体育强国”。正由于其存在以上许多不确定性,不可比性和不可操作性,故也不必将“体育强国”看得过重。

3.2 从第一届奥运会至今国际奥委会一直对奥运会的“国家间竞争”说“不”

“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会”不是同一个概念,“奥林匹克运动”是指世界范围的“体育运动”,它本身就包括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场地等方面。竞技体育只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主要部分,而“奥运会”也只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最高组织形式。

根据奥林匹克运动宪章的精神和宗旨,奥运会一直强调“排除政治干扰与国家间竞争”和“重在参与”。因而国际奥委会规定:作为奥委会举办的每届奥运会,只排单项比赛中的个人和团体名次,从来就不排反映国家间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水平的金牌总数、奖牌总数或团体总分的名次,更不会评什么“体育强国”和“竞技体育强国”。实际上都是媒体为迎合各个参赛国家间政治竞争的需要而进行统计排列并在媒体上公布的。国际奥委会从未参与这种评比。这就使这种评比大大失去了其权威性。本次第二届南京青奥会,国际奥委会在这方面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不仅大会组委会不公布各国金牌数和奖牌数的名次,而且媒体也不公布。

3.3 提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应该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时域约束和发展规划

提出“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应该有明确的评价体系、时域的约束以及发展规划,否则就失去了制定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现实意义。

3.3.1 1983年确立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对评价体系、实现时域和发展规划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表述,但对最终目标实现情况未做明确的宣示

国家体委在1983年提出的“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的战略目标时,是有一定时间约束的:即“必须在20世纪末”建成体育强国。不仅如此,当年还提出了6条衡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即1)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2)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技能有明显提高;3)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4)建成可以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场地;5)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结构,干部实现“四化”;6)健全体育科研机构,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并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虽然当时提出的这6条评价世界体育强国的具体目标体系还是一种初步的、以定性指标为主的表述,但它却是经过由马洪主持的全国性的《2000年中国》课题研究的子课题《2000年中国体育》课题组进行了近一年的专题研究后正式确立下来的,并经国务院审议后下发通知,批转和原则同意了的。为我国当前对“体育强国”多元化内涵的认识奠定了重要的、科学的基础。但国家体委却并末对我国2000年是否已实现了“体育强国”目标做出任何评价和结论,最终不了了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说明当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值得质疑,2000年我国确实还够不上是“世界体育强国”。

3.3.2 体育行政部门应对2008年确立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时域和发展对策做出具体的规划

与1983年比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只是由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表彰大会上提出来的。是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向体育强国方向“迈进”的号召,既没有明确一定要建成“体育强国”,也没有为建成体育强国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明确的实现时间,只是一种具有“方向性、号召性”的战略目标。很显然这一发展战略目标也并未正式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的五年计划具体规划中。人们不仅担心,会不会最终也会像1983年时一样不了了之呢? 作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国家体育总局,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总结1983年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前的现实状况,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战略研究,对与这一战略目标相关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时域约束和发展对策措施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划,并将其列入我国相应的中长期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分阶段的分目标和运作机制。

4 将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融入“中国梦”的全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这就是“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主要方向和路径也应以此为准进行思考和规划。

4.1 对我国“体育强国梦”科学内涵的理解与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核心都落在“国强、民福”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

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根据体育固有的“强身健体”的作用,明确地指出,体育具有“强国强民”的功效。由此看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中国成为“体育强国”后,不仅为强大的中国造就了十多亿强健体魄的民族,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文明健康、幸福安康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实现“体育强国梦”,将为实现“中国梦”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体育强国梦”虽有其特殊性,但仍必须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相一致。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所谓“有梦想”就是指要有“信仰”。“中国梦”就是一种理想和信念。从体育事业看,用体育这一有效手段去实现“强国强民”的理想,一直是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的光荣传统,这也是一种“体育理想”。

所谓“有机会”,是指为实现“梦想”所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优越的发展体育事业的物质条件。建国以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快速崛起”,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并得以梦想成真。

所谓“有奋斗”,是指“梦想”的落脚点。“梦想”,不是空想,而是实干。习近平主席重申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首先必须面对难题,勇于解决难题。体育运动的“身体实践活动”特征决定了实规“体育强国梦”比任何领域更强调“实干”。

4.2 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应该有阶段性规划和评价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国梦”的提出就有明确的“两个100年”的时域约束,正如习近平所说的:“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分为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是从现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2021年,第二阶段是从2021年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2049年。“中国体育强国梦”既然要与“中国梦”同质、同步,那么首先就要在实现的时间节点上与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节点一致,也即也应以“两个100年”的2021年和2049年两个时间节点相一致来进行规划,并以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体育事业领域为主,并以大众体育为重点和突破口来确定相应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第一阶段为初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第二阶段为全面实現体育强国目标。惟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1983年战略目标实施“有始无终”的同样结局而失信于民。

4.3 对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主要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3.1 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体育发展道路

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就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路。国情是影响和决定发展道路最主要的因素,任何道路如果不与具体的国情相适应,就不可能成功。建国以来,中国体育事业走自己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国家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让全国成为一盘棋,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发展体育运动。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行程,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绩。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进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并坚定地走上了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之路,这是一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赶超之路。

4.3.2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强国强民之魄力

梦不同,背后的精神与价值支撑亦不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 “体育强国梦”不仅要有 “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而且还必须有传统的“中华体育精神”。要使中国体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体育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消除阻碍。“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应以创新的精神去寻找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新路,用创新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

4.3.3 凝聚中国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凝聚力

“中国体育强国梦”是我国体育界21世纪的伟大事业和宏伟蓝图,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来加以保障才能最终实现。中国走体育强国之路,自然就会产生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不同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念、体育行为模式和利益诉求。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最终实现“体育強国梦”。凝聚力量先要凝聚对“体育强国梦”的共识。当前来说,应尽快对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和实现的方向、路径取得共识。要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局面和态势。我们要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在实现“体育强国梦”中得到应得的体育权益与利益。

5 结束语

我国已经确立了“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不可改变的体育事业的长远战略布署。我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不利条件。例如,我国人口多,可用于城市建设体育场地的土地严重不足;我国人均体育经费不足;我国大众体育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为此,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使“中国体育强国梦”最终能得以实现。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3月版,原载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2]胡锦涛.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EB/OL]新华网,2009-10-16.

[3]张彩珍.论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2-23.

[4]张彩珍.论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47-48.

[5]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公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

[6]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中国广播网,2013-03-17.

[7]辛鸣.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三大战略支撑点[J].中国司法,2013(4).

An interpretation and thinking on “sports power” and “sports power dream” of China

XU Ben-l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By reviewing the background of propos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ports power, an in-depth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oncepts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jor sports country", "sports power" and "China sports dream" and in addition, some customized agreements on "sports power" by international circle were introduced. Finally, some thinking and ideas we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stepping from a major sports country to sports power" and "China sports dream".

a major sports country; sports power; competitive sports power; mass sports power; China Dream

2014-08-01

徐本力(1939- ),男,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育系统科学理论,体育发展战略。

A

1009-9840(2014)05-0001-09

猜你喜欢
体育强国体育事业战略目标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
崔龙海被安排主抓“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