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远
不少同学愿意写作文,却不愿意改作文,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产生这种错误想法,主要是因为同学们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古今中外的好文章都是作者自己改出来的。改文章的故事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宋朝时候,有位文坛领袖叫欧阳修。他写的《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现在已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你知道他的文章是怎么改出来的吗?他写好初稿,把它贴在墙上,反复诵读,一字一句推敲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终生作文章,篇篇在“改”字上下工夫,从不马虎。
鲁迅先生是现代大文豪,他每写一篇文章,都要读、改好几遍。有一次,深夜了,他照例朗读自己刚完成的手稿,屋外的人误以为他在与友人彻夜长谈呢。他曾对学生说:“我写完文章后,总要看几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修改,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
同学们读过《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吗?这两部世界名著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他的儿子曾经生动地讲述了父亲改稿的情形:
出版社将清样交我父亲校对。他起初在纸边作出删改符号,改字改句,继而大加增删,到最后,有的页码段落改得面目全非,旁人不可辨识,只好又由我母亲抄正,他经常不安地向我母亲道歉:“真对不起你,我再不改了。”可是第二天,他又反复修改,改得看不清,母亲又再誊(ténɡ)抄一遍。
大作家们尚且如此不辞辛苦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同学们难道还有理由不改作文吗?要想写好作文,就从“改”字上开始下工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