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未宏
有了“造血”能力,才是解决“失血”问题的保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在钢铁业引起层层波澜,钢企普遍期待《意见》贯彻实施后,钢铁行业的融资环境有望改善。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意见》的出台有利于钢铁行业资金链的维稳,资金周转或将有所改善,但未必能治本。钢铁企业下一步还是应提高企业本身的创效能力,有了“造血”能力,才是解决“失血”问题的保障。
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
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半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中指出:钢铁行业产量持续增长,钢厂和社会库存都在高位运行,钢材价格先扬后抑,企业盈利状况逐月下滑,行业负债率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上升。
据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大中型钢企费用同比增长9.35%,其中财务费用增长29.25%,销售费用增长18.03%。此外,这些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05%,应付账款增加6.38%。这表明,钢铁行业自有资金不足,股市融资困难、企业债券发行成本过高、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上升造成财务成本过高的压力。同时,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加剧了钢企资金紧张的局面。
在钢铁产能过剩且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很多钢铁企业囿于银行的限贷、抽贷政策,资金状况不是很乐观,加上钢贸诚信危机的影响,普遍存在被银行抽贷、严格限制贷款额度和融资成本上升的问题。与此同时,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成本上升,各地钢企资金链绷得较紧。
与钢铁企业的资金紧张感同身受的还有与钢铁行业相关的企业。以钢厂为核心节点,诸多相关行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资金链条。一旦引发钢企资金链断裂,后果将是惨烈的。恐慌性抛货、银行坏账风险高企等连锁反应,上下游产业链都会受到波及,有可能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危险的政策依赖症
据中钢协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元。 与负债相对应的是,钢铁业上半年利润总共只有22亿元,有35家钢厂在亏损经营,亏损面已达40%。
借新还旧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钢厂维持现金流的主要手段,不断攀高的负债率正在考验着钢企的资金链安全。银行借款继续增加,国内钢铁企业负债水平处于高位。据悉,6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间借款同比增长6.39%,平均资产负债率69.27%,尽管负债率并未超过红线,但负债率超过平均水平的企业共46户,占大中型钢铁企业总户数的52.27%,超过80%的企业有19户,占总户数的21.59%。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5家钢厂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
尽管今年上半年钢铁业扭亏盈利,但很多钢企都是依靠营业外收入和政府补贴来实现盈利或者扭亏为盈的。日前,华菱钢铁正式披露了其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是1901.21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34亿元,涨幅104.96%,但与此同时,公司今年上半年获得的政府补贴为7940.54万元,是净利润的4.17倍。而据了解,华菱钢铁负债总额955亿元,负债率高达82%。华菱钢铁获得地方政府兜底并非个例。事实上,作为亏损大户的钢铁企业近几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的重点补贴对象。在上市钢企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业绩完全是依靠政府补贴维系财报靓丽。这些补贴,基本上来源于地方,也有来自国家补贴,主要方式包括还贷支持以及直接现金的方式,补贴原因最主要为研发以及节能环保两项。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地方政府补贴上市公司的最直接原因是保壳的需要,而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所辖区域的就业、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的目标。当前中国钢铁业面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产能严重过剩、环保以及信贷紧缩等多重压力下,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捉襟见肘,恐陷入“想救却救不了”的尴尬境地。
自今年以来,虽然宏观政策面不断地释放重大利好,新型城镇化落实、铁路建设提速、棚改投资增加等一系列刺激项目不断,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高达十数万亿元的稳增长项目,此外,环保措施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加码,然而均未能给钢市带来明显的变化。
在高速市场化的今天,钢铁行业要想渡过寒冬,必须治疗长期存在的“政策依赖症”。在市场化竞争中,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等靠要”思路不改变,部分钢企必将死在这一轮淘汰赛中。
“造血”破解融资难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近年来钢铁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意见》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可以降低银行筹资成本,缩短钢企的融资链条,有效缓解钢铁业的融资成本问题。但关键在于当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恶化。“因为金融是给它输血的,如果他身体不好,不可能永远输血。所以根本目的还是让它身体好起来,身体好起来就要相关的政策去做实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表示。
在生产经营受到资金紧张限制的情况下,钢企该如何提高资金利用率,改善资金状况呢?《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了河北、江苏、山东等地的钢铁企业,各受访企业人士的答案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提高企业本身的创效能力”方面。有了“造血”能力,才是解决“失血”问题的保障。
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指出,钢铁企业下一步首先还是应提高盈利水平,把造血机能激活;第二是加快资金周转效率,应想办法降低应收账款和库存,拓宽融资渠道;第三,钢铁行业不能一刀切,信贷政策要有保有压。
“提升产品质量,创新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资金利用率、改善资金状况的途径。”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勇表示。
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敖新华则认为,钢铁企业要走好“两条路”:一是苦练内功,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对生产和库存的控制,防范资金风险;二是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保持紧密联系,争取资金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