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014-09-19 20:09:36卢从飞
考试周刊 2014年63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心理素质

卢从飞

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太成熟,很多时候表现得很脆弱。但是,这正是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培养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因此,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就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一般在操场进行,这就给师生之间的充分接触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学生与老师一起训练,相互之间分组比赛,加强了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也联络了师生间的情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排除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推动了相互之间的友谊,避免少数学生产生自闭症。所以,利用体育课堂可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师生与生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认为人的自信心对学习活动的动机及学习活动的影响很大。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则不仅会让他们的各科成绩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自闭”等不良现象。应该说少数学生确实语数外课程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可能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特长。因此,体育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发展其特长。这样,学生就会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信,进而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对其学习活动产生促进作用。

3.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因为初中学生年龄小、经历少,有时不适应太大的学习压力,而开展体育活动既可以发挥其长处,又能促进其身体与智力的发育。开展体育训练难度不可太大,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学生的体育训练才能起到促进其智力发育的作用,有效的体育训练使学生感受到比在室内学习更轻松。在操场上学生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开阔自己的心胸,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让大脑得到暂时放松。这样的体育运动使自己的思路得到更新,从而促进大脑发育,进而实现智力的发育。

二、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

1.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的标准中提出心理健康这个概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机会,安排有效的体育锻运动项目,既能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更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初中阶段相对小学而言学习压力在不断加大,加上此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没有正确形成,外来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很容易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失衡现象。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失衡现象的发生。例如:在教学“跳山羊”时,不少女生存在畏惧心理,更怕男生笑话而不敢练习。为了促使她们尽快掌握基本动作,要求她们先了解这个练习中的动作结构。在教师进行示范后再让大胆的学生带头练习,看到同伴们能轻松地完成这个动作,也就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大胆练习。教师也可以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让她们增强练习的自信心。

2.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心理素质。体育竞赛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用体育活动集体性强的特点,我们不妨经常开展竞赛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这样,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增强团队协调意识,产生互帮互助的情感。尤其是可以帮助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更广泛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例如:在开展“接力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合理地分成几个竞赛小组,让小组内成员之间重视自身表现对小组最终取得成绩的影响,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并奋力拼搏才能为小组争光。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各小组顺利完成竞赛活动。等到竞赛结束后,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失败的小组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让那些情绪低落的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

3.实施因材施教,注重激励评价。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身体素质、家庭教育都存在差异,因此,再让学生做相同的体育项目与同等负荷的体育运动时就表现出不同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而应该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与学生充分沟通之后,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发展状态,并依照心理发展水平及能承受的运动量划分不同层次。这样,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运动项目,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进行集体协作方面的教育,这样平衡他们的性格特点。鼓励他们尽量参加到排球、篮球、足球、拔河等体育项目中;让那些性格摇摆不定的学生尽量参加网球、乒乓球等锻炼意志与决策力强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在体育训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

4.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初中生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体育教师应该遵循这些特点,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偶然的失败也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体育训练或体育竞赛中的失败比其他课程表现得更加直观、直接,因而更具引导作用。我们不妨设置一些“障碍”,或者故意设置竞争“对手”,激发学生产生挑战自我的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任何一种训练都不会一帆风顺,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必须经历风风雨雨。而挫折与坎坷却能让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趣。例如:在开展“耐力跑”与“跨越式跳高”等难点较大的运动项目教学中,就把这些运动按照其负荷、运动量的大小进行分等,根据他们的运动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运动标准。并估测每个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承受能力,然后利用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让学生按教师预定的目标完成。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而且磨炼了他们的意志。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生理发展状况与心理发展水平,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兴趣、磨炼意志、提升素养,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心理素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06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 22:53:45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