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节奏是客观存在于体操动作间的一种内在的、规律性的内容,它是动作过程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及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强弱刺激和时间间隔、空间序列、动作特征(身体不同形态)以及器械对动作影响等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学习过程中培养体操动作的节奏意识、节奏感知、节奏调控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过程中:(1)快速建立动作概念及掌握动作;(2)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和动作效果,培养良好的本体感觉;(3)减少学习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4)掌握体操动作的学习规律,培养体操意识、体操动作能力;(5)增加动作的美感、协调性和韵律感,强化体操的美育功能;(6)建立动作与思维的联系等。
关键词:体操动作;节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61-03
一、体操教学中的节奏
在体育课堂教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破坏动作节奏而影响体操动作的完成,也经常听到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说:“注意动作节奏,你的节奏不好。”那么学生怎样注意节奏?学生是怎样理解节奏或在理解的基础上体现动作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强调了动作节奏,是如何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了呢……
“节奏: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
“节奏是过程在时间中的一定的组织。节奏是把刺激的时间顺序性合乎规律的划分为组合,这些组合围绕着某一方面突出的刺激。”
“动作节奏是指完成动作时,动作各部分所表现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的关系。”体操动作有非周期性的特点,静力性与动力性结合、时间性与空间性交错,同时由单一的、连贯性动作到组合动作或联合动作再到成套动作等……因此,我们把体操动作的节奏理解为:体操动作过程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及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强弱刺激和时间间隔、空间序列、动作特征(身体不同形态)以及器械对动作影响等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如果破坏动作节奏学习体操动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体操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动作节奏,既能使学生学习到“真正的”体操;又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节奏在“跪跳起”动作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教法
“跪跳起”动作对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腰腹力量等有积极作用。其动作完整、连贯,不宜进行分解动作教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准确把握“跪跳起”动作节奏,能使学生快速、协调、连贯、轻巧的掌握“跪跳起”动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强化体操意识。
(一)技巧“跪跳起”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原地跪跳”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原地跪跳”动作的运用。练习“跪跳起”的初级阶段,掌握动作的节奏及全身的协调用力对快速掌握动作起重要作用。
(2)“原地跪跳”动作的节奏。
预备姿势:学生跪立在垫上;
第1拍:跪立,两臂前举;
第2拍:重心后移,同时两臂后摆;
第3拍:两臂前上摆起(略高于肩)并制动,同时脚背、小腿用力压垫;
第4拍:还原成跪立姿势,要求动作协调用力,膝关节能够抬离地面,并逐渐增大动作幅度。
2.“跪跳前行”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跪跳前行”动作的运用
“跪跳”前行辅助练习,在协调用力的基础上掌握腾空后身体姿势的控制及腰腹用力的体验(可连续做),体会“领臂制动、紧腰提气”。
(2)“跪跳前行”动作的节奏
预备姿势:学生跪立在垫上;
第1拍:跪立,两臂前举;
第2拍:重心后移,同时两臂后摆;
第3拍:两臂前上方摆起(略高于肩)并制动,同时脚背、小腿用力压垫、向前上方跃起,要求腿、脚腾空离开地面;
第4拍:缓冲落地还原成跪立姿势。
3.“跪跳‘站立”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跪跳‘站立”动作的运用。通过“跪跳‘站立”动作练习,体会‘领臂制动和掌握快速提膝、收腿的时机及动作要领。
(2)“跪跳‘站立”动作的节奏
预备姿势:学生仰卧在垫上;
第1拍:仰卧垫上,两臂前举;
第2拍:两臂下摆至体侧(仰卧);
第3拍:两臂摆至前举并制动,同时快速提膝收腿成‘仰卧团身姿势;
第4拍:还原成仰卧‘半蹲站立姿势。
4“由高处向低处一跪跳起”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由高处向低处‘跪跳起”动作运用
“由高处向低处‘跪跳起”动作练习,既降低动作难度,又减小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完成完整动作练习,树立信心。
(2)“由高处向低处一跪跳起”动作的节奏。
预备姿势:学生跪立在垫高的垫子上;
第1拍:跪立姿势,两臂前举;
第2拍:重心后移(上体自然前倾),两臂向后摆;
第3拍:两臂向前上方摆至与肩同高时制动,脚背、小腿迅速下压,并快速提膝收腿;
第4拍:成半蹲站立姿势,上体正直、两臂前举。
5.“跪跳起”动作保护与帮助辅助教法的“节奏”
(1)“跪跳起”动作保护与帮助节奏的运用。保护与帮助者同样要掌握动作的节奏及“上手保护与帮助”的时机,否则不仅无助于保护与帮助,甚至会伤害保护与帮助者。因此,对保护与帮助者的节奏要求依然重要,通过学习既培养保护与帮助者的责任感,又提高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增进同学间相互默契的配合等。
★明确“跪跳起”动作自我保护方法——膝、踝等部位准备活动的充分性;避免膝盖磕地;避免在过软的垫子上练习;穿轻巧的运动鞋,尽量避免穿厚重、笨拙的旅游鞋;学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等。endprint
★对于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可采用站在练习者侧面或后面两种方法,根据学生技能形成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2)“跪跳起”动作保护与帮助的节奏。
预备姿势:保护与帮助者(学生)站立于练习者体侧(左右各一位);
第1拍:保护与帮助者站立于练习者体侧,盯住练习者的上臂;
第2拍:保护与帮助者随练习者上臂后摆做好‘保护与帮助的准备;
第3拍,保护与帮助者在“练习者两臂向前上方摆至接近与肩同高时”,迅速顺势提拉练习者上臂或托其腋下(可在保护与帮助技能熟练的基础上采用此法),帮助其腾起;
第4拍:维护保护与帮助者自身的平衡和练习者的平衡。
(二)技巧“跪跳起”动作辅助教法的“节奏”
1.“原地跪跳”、“跪跳前行”、“跪跳‘站立”、“由高处向低处‘跪跳起”、完整动作练习及保护与帮助方法节奏的运用,既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体操动作的节奏意识。
2.“跪跳起”动作的节奏、用力顺序及用力的部位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可通过教师及学生喊出“拍节”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节奏、用力顺序及用力部位,强化体操动作要点,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对节奏的调控。
3.教学中在以上辅助练习的基础上,可强调学生通过动作强化关键环节的体验“摆(摆臂)、压(压垫)提(提腰提膝)、收(收腿)、站(站立)”,帮助其掌握动作节奏和动作要点,使学生快速掌握“跪跳起”动作;同时建立信号、语言与动作的联系,促进其思维发展。
三、体操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节奏感的培养
(一)体操动作节奏的价值
体操动作学习过程中培养节奏意识、节奏感知、节奏调控的能力非常重要,它使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过程中:(1)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动作概念;(2)提高肌肉工作效率和动作效果,培养良好的本体感觉;(3)减少学习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4)掌握体操动作的规律,培养体操意识、体操动作能力;(5)培养动作的美感、协调性,强化体操的美育功能;(6)建立动作与思维的联系等。
“技能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作系统,其中每个动作成分是按一定的结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它使人们有可能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完成任务,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较好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感觉识记动作要比仅用单一感觉来记忆动作的效果好。因此体育教学中提倡,‘看、听、想、练的结合”。在体操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按动作结构掌握‘有节奏的体操动作,并通过观察动作示范(看)、通过了解动作做法(听)、通过明确动作节奏及要点(体验中理解)、通过反复练习等,强化体操技能。学生从了解动作节奏,到练习中喊出节奏,再到节奏‘内化为一种学生学习体操动作的‘结构,同时多种感官参与技能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了体操动作的结构意识、体现了体操动作的价值和美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中体操动作节奏感的培养
体操动作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有目的、有层次、分阶段的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教学情境、教学目标等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体操动作学习中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促进体操动作技能的形成。
“节奏意识是指在一系列动作或动作组合中创建或维持某种时间模式。”而对与技巧性较强的体操动作来说,节奏意识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方位意识、前庭意识和节奏意识上的。这些意识彼此紧密相连,在大多数的动作情况中不可分割。对于一个复杂过程的各个部分,基于其不同成分的多样动觉能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整体。”因此,对于体操节奏意识的培养,需要在体操教学体系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中根据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系统安排,把体操节奏感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有效完成体操教学目标(表1)。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B.M.捷普洛夫,孙晔译.音乐能力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田赐福.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邵伟德.体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耿培新,梁立国.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