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2014-09-18 03:37王玉萍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思维

王玉萍

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上,为什么发言的学生始终是那几个?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即使针对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学生明明会也不愿意回答?经过深入反思,我意识到: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生。尽管在备课时也考虑到了学生,但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即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如何完成教师的“预设”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由于长期受到这种教学思想的制约,教师在教学中也就很少有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了思维的惰性。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得好:“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课标中也有这样的陈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就必须把提问权还给学生,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场所。只有这样,我们期望的思维活跃的课堂才会实现。

下面以《顶碗少年》为例,探讨一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课始设疑,开启学生的思维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每组课文都安排了精读课和略读课。那么,这两类课的关系是什么呢?教学中如何处理?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教材之所以安排精读课和略读课,其主旨在于:通过精读课的教学教给阅读和写作的方法,然后,将在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在略读课中得到应用。“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阅读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叶圣陶)我们在进行略读课教学时一贯的做法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明白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后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是略读课的导入阶段,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序。千篇一律的导入式,引不起学生的读书兴趣,求异思维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教师应该抓住这类课——“略读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课的导入阶段,就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会开启学生的思维和读书的欲望。导课的设疑方法很多。如,标题入手式、直入中心式、中间切入式、篇末入手式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是采取标题入手的办法导入的。开始先板书课题——《顶碗少年》,然后提出: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略加思索,举手发言:“顶碗少年的表演怎样?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我大加赞赏:“你们问得太好了,你们这些问题正是这一课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请你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将相关的段落、句子以及重点词语标注出来,可以写上自己的体会。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帮助解决。实在不会的交给全体师生共同解决。”学生便饶有兴趣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组织教学不但符合略读课学习的要求,而且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课中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带着疑问品读课文,读完课文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并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读完课文,你们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小组代表回答)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表演;有的说,这是一场“难以忘怀”的表演;有的说,这是一场“难度大”的表演;还有的抓住了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我顺势抓住这个句子,以这个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

师: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描写少年表演的段落,边读边圈画批注: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提示:找出描写少年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及观众的反应的语句,仔细研读,加以体会。)

学生读文思考,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在组内谈自己的感受,再在全班交流。

第一次表演: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生:我从中感受到少年技艺高超。“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表演很精彩。

师:第一次表演失败了,少年面对失误和惊呆了的观众是怎样表现的?

生: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从“没有慌乱、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等词看出他在第一次失败后,还能保持镇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

第二次表演: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师:很遗憾,少年的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少年还是那么沉着吗?

生:“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在第二次失败后,他心情十分紧张,没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气。

生:少年又一次失败后,观众中有人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的不满,更让少年紧张。

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少年两次顶碗都失败了,他很紧张,有点灰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此时,学生化身顶碗少年,设身处地想:在两次表演都失败的情况下,该怎么办?他们皱起了眉头,看得出他们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陆续地举起了手。

生:如果是我,我不想再演下去,再失败了怎么办?

生:我还是向观众道歉,然后下台。

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再演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生:虽然前两次都失败了,但并不代表第三第四次都失败,对自己要有信心。

……

同学们在探究着,发表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个性化的阅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他们有的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的眼睛亮亮的。因为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结论,他们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品读第三次表演:

师:顶碗少年是怎么做的呢?

生:是老人的鼓励使少年重拾信心,使他有了继续表演的勇气。

师: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当你读到这儿,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为他感到高兴,他终于成功了!

生:少年面对失败,没有退缩,敢于挑战,他成功了!

生:台下的观众也一样怀着复杂的心理,这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这样组织教学,疑问从学生中来,又由学生自己探究解决,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三、课尾存疑,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的习惯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然后带着无穷的问题走出课堂。一节课结束了,但不等于学问就到尽头了。尤其是,一节课时间毕竟短暂,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肯定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学生可以再发现问题,自己再研究解决。比如:课文为什么多次写到那个碗?结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作家赵丽宏还有哪些写普通人物的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读一读。像《秋风》中忠于职守、善良诚实的扫地阿婆,《青鸟》里的热爱本职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张头,《厚朴》里“不为人注目,却用整个生命为人类做贡献的”门卫秦师傅……他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作家却能从这些普通人物中揭示出不普通的内涵,发人深思。这样,又把学生思维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