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作者是学生与考官的评判与被评判关系,还是流水线上铸胚师与打磨师的承接关系?”作为一名通讯员,我时常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多次向报刊杂志投稿,几年中我经历过多次稿件在公众邮箱“淹没”和“上错花轿嫁不了郎”的尴尬……
到组织部报到的日子,我看到了《党员生活》,在被文章内容吸引的同时,一帧帧有QQ号的专栏主持人小照片更让我欣喜。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关注编辑的QQ灯是否亮着,闲暇之时我会打听刊物的宣传方向,版块设置的变化,有时也会传过去一个“小豆腐块”,请编辑给我提提修改意见。一次次零距离接触,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与《党员生活》的感情也加深了。之后收集的《党员生活》早已装订成册,成为我学习党建和组织工作的法典。
灯是家的符号。一盏QQ灯体现了编辑对通讯员的信任,也时时提醒着通讯员不要忘了杂志就是通讯员们永久的家。
愿家里的灯一直明亮。
(大悟 黄启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