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目之言不可信

2014-09-18 02:03
美文 2014年16期
关键词:褒禅山哥白尼临川

游人至山脚,见山上来人,问曰:“山上可有美景?”或曰“有”,或曰“无”。一留二去,方至山顶,见群山隐约,云海茫茫。

虽谓“之”一事,然人得而异。尝见古人而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思有异于人,不求苟同,情有别于众,幸可乐也。他人之言,取于他人之道,然有别于己,何足怪也。因人而言而辟之,不智;以求同而弃己,不明。

昔临川先生游褒禅山,同游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先生信以为真。至出,方悔其奇也如此,然因人之言,失之本心,未足享。

他人非己,怎知己之所欲。语出他人,事无关己,然有意不定者,为其左右,终失所思。持本心待事,既欲得之所欲,何听他人谗言?他人之语,如障目之叶,不见泰山。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顶一览众山小。

吾常听人言。数年之前,众人皆以“地心说”之规,划世界之圆。流传百年,上至古稀白鬓,下至三岁黄髫皆以之为准。然哥白尼者,不以众人之准为准,申“日心之说”。虽历经万千险苛,终明了于世人,“日心之说”千真万确。若哥白尼者信众人言语之愚,而不躬亲实践,恐谬论还将流传百年。

人吾未必真,躬亲方知晓。世事常掩摭目叶,觉知此事要躬行。郑人穿井得人,管乐具一足,皆为人之谬传。

人言可畏,真假难辨,持以本心,终知所欲。莫被人言左右,三人如虎,行路人之言与我又何干。既欲之顶,何苟且止于脚下。成大志者,不畏人言,勇武向前。

流言止于智者,人之言虽不全为胡语。然为其有所动,则悲矣。行于脚,而欲至顶,则释然而上。他人有他人之感,若不登顶,怎知如何。世间有万千欲至顶者,然达者少矣,为何?因其尽听旁人之言语。试问,他又非彼,又如何知晓汝之感。

他人之言,姑且听之,如过耳碎语,择而舍之。欲展鹏程之动情,宇宙之大,何恐他人语危;欲渡沧海之水,觅佛家真言,何惧他人言贫;欲登泰山之巅,览云海茫茫,何从他人言否。人若言,何患无辞;尔若信,何愁无功。

名师点评

本文从登山者角度立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判断,不要被他人意见所左右,要靠自己的眼睛观察,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标准,自己看到的才是最真实可靠的。其次是文言句式的运用很是顺畅、自然。通篇采用子曰诗云的文言形式来表达,语言精练典雅,如“昔临川先生游褒禅山,同游有怠而欲出者”,如“人言可畏,真假难辨,持以本心,终知所欲”,读来丝毫不嫌晦涩,显示了该生良好的语言功底。

(王能光、刘慧慧)

猜你喜欢
褒禅山哥白尼临川
语文“创课”需要反思意识
——以《游褒禅山记》教学为例
从《明妃曲》和《游褒禅山记》出发探究王安石的学者形象
人是自己的太阳*——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哥白尼式革命”
“小哥白尼”杯自然笔记大赛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论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临川四梦(乡音版)
临川渡
欧洲加速推进“哥白尼”计划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