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思想不断得以净化,在实际生活中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具有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70-02
中学美术教学是以学生个人或小组、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的美术活动,学生在欣赏或绘制作品的过程中尝试着各种各样美术工具、材料,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意识,体验着美术给其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修养和高尚的情操,并且使其人格得以完善。
由此可见,中学美术教学是能分享人类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一、中学美术教学是人文性质的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把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學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从而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中学美术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技能;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创造力,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许多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
二、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给其带来的艺术熏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思想上不断积极向上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三观和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根据以上表述中学美术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2.肯定人的价值,对神和神学对人的束缚的否定。
3.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在肯定人欲的合理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反对人性在物欲中的泯没。
4.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
5.个性解放,建立同学间的自由、平等。
6.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
7.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8.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见,人们对人文精神理解各有不同,但始终要明确美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追求,能够主观上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一定文明感和历史感,在现实中不断追求人文精神。
三、中学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现实关系
1.美术教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人文涵养和审美素养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对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优秀美术作品的学习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让其在不自觉和自觉的欣赏过程中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性体系。在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操,其人文素养也得以培养。在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提升个人审美水准,在美术课堂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文化素质,这就是人文精神。
2.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是灵魂。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文明的结晶。而美术作为人文核心学科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需要中学美术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改进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关注,是对美术教学的重新认识,实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改变教学方式。
1.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讨研究。新的教育模式体现了更高的教育目标,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中培育人格、塑造人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修养。
2.提高教师素质。任何艺术活动的发生及其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并能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情景的熏陶下认识美术,发挥美术独特的魅力。同时,美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要自觉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榜样。
3.转变教师思想观念。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不只是一个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的人,而是一个启迪学生思想的,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指导者,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多角度思考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完善学生人格。
4.完善自我人文意识。逐渐完善自我的人文意识,丰富自我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五、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应注意事项
1.不能单纯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行分析,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区学习。
2.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现象。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4.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
5.美术学习不能摆脱文化情景,在保持民族独特文化基础上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6.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自编人文美术课外材料和课件。优秀美术作品中往往隐含许多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反射。美术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7.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再认识。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关系到民族文明和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并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绘制作品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情操,更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使其有较强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尊师重道和努力奋斗以及主观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望和主观能动力,并将种高尚的情操在“蝴蝶效应”下扩散给其他的学生,共建平等、和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最终实现完美品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