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志笃(1896—1971年),号石僧,生于贵州织金。11岁随父亲到贵阳,就读于贵阳私立南明中学,1916年考入天津工业专科学校。1918年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建立了传播进步思想的学生组织——“觉悟社”,是该组织的骨干。1919年“五四运动”中,谌志笃是天津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赴北京向段祺瑞政府请愿时,他咬破右手食指,写下“学生作事,纯本天良,不为势迫,不为利诱”的血书。后又被选为京津“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自始至终参加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五四运动”,实为“五四运动”的先驱。
1920年秋,谌志笃从天津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回筑后在贵阳南明中学当学监兼理化教师。在此期间,创办传播革命思想的刊物《黔声报》。因受黔、川军阀排挤,先是1926年离黔赴川,在重庆任百货统捐局局长,后又离职回筑。
1926年闻北伐战争开始,谌志笃即赴武汉,在武汉革命政府的内政部副部长周恩来办公室任上校秘书。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大屠杀后,谌志笃与周恩来分手回到贵州。
在20世纪30年代,谌志笃曾先后任贵州省教育厅秘书、建设厅机要秘书、总工程师、市政工程处主任、度量衡鉴定所所长、国货陈列馆馆长等。并参与设计修建贵阳铜像台、修建金筑电影院。1937年被贵州省政府委任,当了一届炉山县(今凯里)县长。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谌志笃安排初中毕业的女儿谌曼丽参加“贵州省战地服务团”。先赴华北抗日前线,后辗转到了陕北延安,进延安抗大,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1945年因窑洞倒塌而牺牲。因为是邓颖超的干女儿,周恩来曾为其作祭文,并寄给谌志笃。
由于国民政府的政治腐败,谌志笃自炉山卸职后,不再出仕,隐居织金家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此期间,他积极造福乡梓,参与对普安至织金公路的设计测绘,积极促成续修《平远州志》和《织金县志》等。1949年,以其社会名气影响,组织群众,配合织金的地下党组织,敦促原县长派代表与人民解放军进行谈判,促成了织金的和平解放。
1950年2月,谌志笃参与织金解放大会,当年3月任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大会。1950年底,贵州省人民政府任命谌志笃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后又被选为省政协委员。
1960年4月30日,周恩来出访东南亚回国途径贵阳时,在贵阳花溪西舍宾馆和邓颖超一道特意会见了谌志笃,并将其女儿谌曼丽的遗物面交给了他。
谌志笃1971年卒于贵阳,终年75岁。
谌志笃自青年时代起,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其虽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与共产党风雨同舟一辈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