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中心小学,江苏 赣榆 222121)
播种预习行为 收获预习习惯
王晓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中心小学,江苏 赣榆 222121)
本文从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谈起,详细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方法
本学年学校安排我带三年级英语。走进教室,面对一脸茫然但又极其兴奋的同学们,对于连续带了五年六年级英语的我来说,感到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同学们有着强劲的学习劲头、旺盛的求知欲望,担心的是面对一无所知的同学们该怎样进行教学。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欣喜和担心全都一一应验了:同学们非常喜欢学英语,但又不知该怎样学,课前从来不预习,有时对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感到惊讶,有时对于老师的铺垫、引导不知所措,师生配合不默契,同学们的学习只凭着一腔热情,无任何方法可言,课堂效果不理想。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预习是学习活动中极为关键的环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应从预习开始。预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培养自学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教师往往在上新课时花心思去设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对学生预习兴趣的激发。其实,预习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致才能肯参与,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激发小学生的预习兴趣,首先从形式上激趣。
1.画一画。让学生画出新授单词的图片,对于一些颜色、动物、房间类,或需要有一定情景性内容的预习,可以让学生画下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感知新知,加深印象,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做一做。这主要用于动词的预习,根据课本中图片的提示,运用恰当的动作来表现,会使所学动词更加生动、形象、逼真。
3.找一找。将所学的单词如服装、文具、水果等物品,找出相应的实物,供课堂中展示、表演。利用实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物在展现之前最好装在布袋里,能增加新鲜感、神秘感。
4.串一串。针对语音部分的预习,可以让学生课前找出与新授内容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单词,串成一串串的“糖葫芦”,新课中再把读音不同的单词摘掉,这样一来,零散的单词就有了规律可循。在读音上、拼写上、意义上触类旁通,语音教学也就像动手串“糖葫芦”一样,变得生动、有趣。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能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使预习不再是强制性的任务,而是一件趣事、乐事。
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由预习带来的成就感,使之变为学习英语的内驱力。课堂上,老师让预习好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习,让会读、读得好的同学作小老师领读单词或句子,其他同学跟读;让准备好的同学起来表演,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样,使作好预习的同学的成果展示出来,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便树立起来了,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使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英语的内驱力。而这一部分同学,又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其他同学会争相效仿,班级整体学习英语的氛围便会更加浓厚。
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预习方法。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需要教师“授之以渔”。课前,老师要针对新授内容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明确预习要求。如对话的预习,我通常会让学生用直线画出你会读的句子或单词,用波浪线画出你不会读的句子或单词;根据上下文和图片猜一猜对话的意思;听录音,试着读一读等,然后在课堂中再进一步核对学生的猜想,校正学生的读音。预习B部分单词时,让学生通过看图或查资料了解其意思;看看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其中包含着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组合或单词;根据旧单词猜猜它的读音或者跟录音读单词等。等到学生学会了具体的预习方法,以后只要告诉他所要预习的内容,他们就会主动地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家长的督促,预习也是如此,任务布置完之后,监督要紧随其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监督。
1.学生自我检查。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给自己打一个评价。如在预习课文时,在会读的句子后打上“√”;预习单词时,在会读的单词后画上笑脸等。最后数一数自己得了几个“√”或几张笑脸,总体上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2.小组长检查。对于一些能够留有痕迹的预习任务,交给小组长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点评。
3.教师课堂中检查。并不是每节课中教师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检查,而是在新授时不露痕迹地进行检查。如让学生读已学过的句子、单词;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图片、实物;让学生说出与之相类似、有关联的内容。根据同学们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就能检查出学生是否真正预习过。
4.家长的督促。通过与家长面谈或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听录音等预习,小组长或教师不易检查,就交给家长来完成。
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G622.41
A
1674-9324(2014)36-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