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2014-09-18 12:49钦州学院隋博文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53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钦州学院 隋博文

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钦州学院 隋博文

农产品物流金融是物流金融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是指金融机构(例如银行、投资机构等)为农产品物流产业提供与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相关的新型金融业务,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融合。*左雪莲:《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构建与选择》,载于《商业时代》2012年第28期,第63~65页。长期以来,没有可抵押的不动产、自身的信誉度不高无法实现信誉贷款、手中存货不能及时变现等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银行方面出于风险考虑,不愿贷款给农业企业。而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产生为农业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通过物流企业作为中间桥梁,可以使农业企业与银行很好地进行合作,实现农业企业、银行、农业物流企业的共同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全过程供应链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有效促进了参与各方的合作共赢。

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中提出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2014)明确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广西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的宏观战略定位和总体发展布局。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6市,是广西最大的经济板块。经济区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30.8%;总人口2300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3.9%。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不仅是农业自身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对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大通道”,同时又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中国—东盟农产品主要集散地,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农产品外销和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入广西及内地省区,主要是通过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企业。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对农产品流通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北部湾经济区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可以扩大和提高其在中国—东盟农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增加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可以发挥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尤其是海上互联互通前沿和门户的这一独特区位优势。

农业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企业朝着良好的势头发展。但是,在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农业企业资金不足、融资环境差以及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存在诸多不足等成为了阻碍的主要因素。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问题和农产品流通问题是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建立集生产、流通、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完善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将有力地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物流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是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一)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三大经济圈(即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地区,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地区。广西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境内有湘桂、南昆等铁路干线,广西沿海高铁,正在建设的南广高铁以及汕昆高速公路,南北高速公路等,已形成“米”字形的路网结构。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加快广西北部湾港(含钦州港区、北海港区、防城港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试图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新枢纽,高标准建设进港多式联运体系。据资料显示,广西北部湾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3个,新增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69亿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经济区内有南宁、北海两个国际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其他省会城市和大部分旅游热点城市等地方航线50余条,并开辟了河内、西贡、曼谷、雅加达、吉隆坡、新加坡、青州等国际航线。

2.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基础扎实。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最大的经济区域,2010~2013年,该经济区生产总值(GDP)分别占相应年度广西GDP的45%左右,成为引领广西经济成长的主力和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的主产区。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粮食产量占广西的42.3%,油料产量占广西的53.0%,甘蔗产量占广西的57.29%,蔬菜产量占广西的39.45%,木薯产量几乎占到了广西的七成,达到68.75%,园林水果产量占广西的44.53%,茶叶产量占广西的57.51%。高比重的农产品产量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前提。

3.农村物流设施日益完善。据资料显示,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公路乡镇通畅率达到92.6%,建制村通达率为9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一方面,农业专业物流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如广西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的建成及中国—东盟(钦州)农产品大市场的建设等,另一方面,农村商贸运销网络日益完善。北部湾经济区建成包括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禽蛋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百个,营业面积87.6万平方米,摊位数3.3万多个,年交易额近100亿元。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大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各地市政府已累计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2032亩,建成或在建县级分拨中心19处、乡镇物流站313个、农村物流点2622处,投入运营车辆0.9万余辆,初步在北部湾经济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县级分拨中心、乡镇物流节点、农村物流网点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较大程度地方便了城乡间的物资流动。

4.物流金融呈现“洼地效应”。2013年年末,北部湾经济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08.62亿元,占广西总额的53.85%,同比增长11.37%,增速超出广西平均2.96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8229.27亿元,占广西总额的58.44%,同比增长13.04%,增速超过广西平均5.58个百分点。2013年年末北部湾经济区各市金融机构主要经济指标如表2所示。

表1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万吨

数据来源:广西及相关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其中粮食包括稻谷、玉米、大豆,蔬菜含菌类。

表22013年年末北部湾经济区各市金融机构主要指标 亿元

数据来源:广西及相关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

北部湾经济区银行业实力增强,金融洼地效应进一步凸显。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74号)和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桂发改规划[2011]1212号)均提出,建立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加大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对农业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北部湾经济区推进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引导更多物流金融产品投向农产品及其流通领域。

5.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北部湾经济区拥有广西主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6市优势互补,科技力量雄厚(如经济区拥有广西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聚集了广西主要的人才资源,具备广西首屈一指的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如表3所示,经济区人才资源总量263.72万人,占广西的51.97%;技术开发机构182个,占广西的57.59%;普通高等院校39所,占广西的63.93%;专任教师2.78万人,占广西的70.73%;在校学生数55.27万人,占广西的69.4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1万人,占广西的62.71%。可见,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人才和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与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相比)。

(二)劣势。

1.农产品物流企业力量薄弱。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实力相对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一级零售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各类物流企业,也有力量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户及个体摊贩。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绝对数量虽然很大,但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实力弱。*杨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年第12期,第18~20页。还有很多农户从事小规模、原始的、孤立的物流活动,例如,使用拖拉机或者农用机动车运货,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物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不大,规范性发展不足。同时存在着农产品物流企业主营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的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大部分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管理等高端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

表32013年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人才、科技资源情况

数据来源:广西及相关地市统计年鉴(2014),相关地市人社局、科技局等网站2013年公布数据。

2.农产品物流金融组织缺失。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从事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等农产品物流企业资金缺乏、金融生态欠佳,致使农产品出现“卖难买贵”以及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北部湾经济区适用于农产品物流的金融产品、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缺乏,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组织严重缺失,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供给短缺,这已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严重桎梏。从整体上看,由于北部湾经济区金融组织自身和制度的缺陷,加之现代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以及农产品物流的“时效性”和“及时性”,使得现代农产品物流兼有自然的、经济的双重风险特性。为了分散农产品物流“双重风险”,单靠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是难以实现的,既不能适应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融资信贷需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资金结算与农产品物流保险的需求。

3.风险控制体系及机制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企业风险,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信用风险,如企业信誉度、货物合法性及企业发展潜力等;二是农产品质押货物风险,如品种选择、质押货物价值评估、市场价格波动及质押物安全等;三是物流企业操作过程风险,如质押物库存数量控制不合理、仓单管理不善及商品监管风险等;四是物流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是否有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员工的素质能否满足物流金融业务的要求、是否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和监督体制等;五是外部环境风险,如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行业环境风险及宏观环境风险等。*关娜:《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然而,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尚缺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应机制,对上述风险缺乏科学细致的分类、评估和规避方法及途径,难以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

(三)机遇。

1.农业、物流及金融业政策叠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和广西面向东盟的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相关扶持及优惠政策叠加。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问题;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农产品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2010年《广西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74号)下发;2011年广西区金融办出台《广西“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2011年广西区发改委实施《广西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桂发改规划[2011]1212号);2012年广西区政府办公厅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304号)。这一系列涉及农业(农产品)、物流业及金融业等利好政策的相继推出,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2.涉农物流融资平台雏形凸显。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形成支持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搭建和试运行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有关平台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2011年4月,由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主办的广西首家农产品金融超市成立。该“农产品金融超市”使得蔬菜、花卉、瓜果、禽蛋、鱼类和鲜奶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都可以摒弃以往以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为唯一或最主要融资渠道的传统思路,尝试引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或运用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工具筹措发展所需资金,并可以选择适当时间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以借助资本市场构建可持续的融资平台。2014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与玉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签订《支持县域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贷款合作协议》,在玉林市搭建融资平台,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流通加工等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四)挑战。

当前,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其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然而,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业又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极大挑战。

1.经济区内部的挑战。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损耗严重。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消除金融机构融资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的顾虑存在一定困难。广西北部湾办调查数据表明:北部湾经济区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损失率还不到5%。二是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弱。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的比值为1:3~1:4,而北部湾经济区仅为1:1左右。水果采摘后经过储藏加工,国外增值比例为1:3.8,北部湾经济区仅为1:1.8左右。

北部湾经济区蔬菜水果采摘后商品化处理约为1%,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

2.外部乃至国外挑战。“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随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的持续走高,农产品物流所带来的较高利润势必吸进更多的物流企业参与其中。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比较知名的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仅有广西海吉星、广西南方等几家农产品物流公司。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东盟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知名企业的农产品物流项目及国际合作综合性物流项目纷纷进驻广西沿海地区,国内的宝供、大通、宅急送等新兴民营物流企业也不断冲击着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物流市场。这些外来的物流企业在规模、管理规范、信息技术及经济性方面大多优于本土物流企业,给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稳定、有序、科学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三、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及防范机制。

目前,农产品物流金融主要有三大模式,即契约型、集成型、虚拟型。其中“契约型”是通过订立契约的形式建立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农户、企业之间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集成型”集成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多种功能,包括资金支持、特殊的金融服务、信息处理、互相协作以及其他农产品物流金融辅助功能;“虚拟型”是农产品物流企业、商业银行和农户之间的虚拟经营运作的方式。*杨蕾等:《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冀中南经济区为例》,载于《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8期,第181~183页。北部湾经济区属沿海后发地区,从目前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经济区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来说,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虚拟型”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显然不适宜。另外,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脚步正在加快,传统的单一“契约型”物流金融模式,亦不适合其农产品产业化的长期发展。因此,根据保护环境的原则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快建立健全“集成型”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针对防范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首先,应对涉农物流金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法制约束;其次,金融机构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奖惩机制,通过“优中选优”与相应农业企业、物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选择出信誉度高、物流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再次,农产品物流企业要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在全面掌握融资企业信用水平的前提下,搭建与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的合作平台;最后,融资企业也要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特别是物流企业风险的防范等。

(二)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

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应用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理念经营企业,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流通体系、信息现代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企业抗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创建一批国内和国际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跻身全国50强。在北部湾经济区,推进其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扶持农产品流通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涉农及其物流企业为主体,将散、小、弱的企业整合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对已经形成区域化布局和生产布局集中度还不高的地方,通过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产品物流企业;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和区域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培育园林水果、水(海)产、木薯等产业知名品牌。要以园林水果、水(海)产、木薯等基础较好的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同时,鼓励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企业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组成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大科研创新力度,重点在农产品流通加工技术方面实行突破。

(三)优化经济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机制研究”(14XKS03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供应链动态联盟构建与优化方法研究”(2011GXNSFB018061)。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