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下固定资产投资优化探究
——以淮北市为例

2014-09-18 01:31:20吴宏伟刘咏梅
关键词:淮北市比重经济

吴宏伟,刘咏梅

(淮北师范大学a.经济学院;b.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分析了投资对资本积累的影响以及资本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投资增长。约翰·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从投资的需求效应出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增长具有乘数效应。萨缪尔森认为国民收入增加对投资增加具有加速效应,乘数-加速数理论解释了国民收入增加和投资增加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投资不仅具有需求效应,而且能够增加总供给,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哈耶克提出过度投资讲导致生产结构失衡,造成经济衰退。

(二)实证研究

De Long和 Summers(1990,1992)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Blomstrom,Lipsey与zejan(1996)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没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2]Rune Wigren和Mats Wilhelmsson(2007)研究认为不同建筑投资之间不存在“挤出效应”,而且建筑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3]李京文院士等(1993)对1953-1990年期间经济增长的研究,认为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4]胡春和仲继银(2001)实证分析1981—199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在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偏高,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导致经济波动频繁。[5]刘金全和于惠春(2002)认为经济阶段不同,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同。[6]陈朝旭(2005)认为存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显著影响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7]杨付宽 (2012)通过对中国28个省1986-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具有正相性且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在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的同时重点调整投资结构。[8]

综合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即直接对生产形成需求,又增加生产能力,进而增加供给,形成双重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效应,直接增加当期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再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经济的成倍增加,所以通过投资变动能够调节经济,侧重于解释中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效应,它是一种未来效应,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引起的国民经济中供给总量的增加,体现了投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属于长期分析,从时间上看,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效应要滞后于需求效应。

二、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分析

经济发展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但从全球来看,在经济起飞期的一个共同规律是高投资率。固定资产投入不仅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具有潜在长期效益。一是即期直接拉动作用。即投资的实现过程引起对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在特殊时期,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即期间接拉动作用。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投资带动消费,消费引起投资,经过多次传递,投资需求会不断放大,潜在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三是远期拉动作用。今天的投资形成未来生产和服务能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

表1:2002-2013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从2002年以来,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固定资产增长率超过31%,绝对量由2002年的35.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00.53亿元,增加超过19倍。虽然从增长率看有下降趋势,但是增长的绝对量仍然是上升的。

2.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很难将特定VOCs或直接排放的产品与特定的健康投诉联系起来。然而,证据越来越多,对于某些化学物质——甲醛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已知的。

图1 2003-2013年间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比较

从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看,两者都有较快增长,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始终高于GDP增长率,这符合加速原理,即当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就要求资本投入更快的增长。

表2 2002-2013年间固定资产投资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单位: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率投资率看,由2002年的35.74%上升到2013年的99.55%,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看,投资效果系数较低,最高仅为0.44,也就说是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GDP增加只有4400万元,近几年来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只有0.08,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

(二)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分析

投资结构体现了投资总量在各产业或各部门的分配比例,反映资源配置的方向,经济结构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优化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将会改变产业结构进而改变未来的经济结构。

1.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析

表3 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 单位:%

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为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经费和其他资金来源五个部分。自筹经费和其他资金来源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从2003年的68%上升到2010年的96%,2012年回落到89%,地方资金和企业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国内贷款占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情况亦不甚乐观。

图2 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比重

近年来,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经济的投资依赖性逐渐减弱,体现在国有经济控股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越来越小,国有经济逐渐转移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成为引导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2.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形成以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随工业化进程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完成后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在工业化中后期趋于增加,并在工业化完成后迅猛发展。伴随着城市转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表4 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

淮北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构成1978年为27:59:14,2000年变化为15:47:38,2012年为8:66:26,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淮北市是矿业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建市就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还在逐年上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001年达到最大比重38.12,然后逐年下降。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资本的配置方向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表3所示,2012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7.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仅为1.28%。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6年72.1%下降到2012年60.76%,下降了11.34%,同期,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6年的27%上升到2012年的37.96%,增加了10.96%,由此看出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这表明了第三产业将对淮北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进一步增强。

表5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呈上升趋势,这也是淮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14.25%上升到2012年的25.31%,增长11.06%,同期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96%,显然淮北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基本上是由房地产业带动的;而作为对制造业提高服务并能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没有得到重视,增长缓慢;居民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不但没有增长甚至还有减少。

综上所述,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资金来源渠道更加的多样化,自筹经费和其他资金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向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内部由采矿业向制造业专业,通过投资倾斜加快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三、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较低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尽管快速上升,由于投资目标缺乏科学性、投资资金缺乏真实性,使得投资对GDP和财政收入的拉动能力不足,2013年在固定资产投资21%的高增速下,我市GDP增长仅为9%,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2。同时,投资结构缺乏合理性,使得经济结构不佳,一煤独大局面仍未能改变,在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未充分显现。另外,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虽有较快增长,但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反而呈下降趋势。

(二)政府和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利用外资情况较弱

固定资产投资以政府主导和国有企业为主,由于资金筹措问题和政策变化,政府投资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足;国有企业投资往往围绕其熟悉的领域和行业展开,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对于利用外资情况不甚理想,说明淮北经济的外向性较低。

(三)粗犷式投资造成资源浪费且存在长期风险

目前淮北经济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较低日益明显。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下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缺很低,这说明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资源浪费极大。在长期高投入的背景下,短期内拉动了GDP增长,但从中长期来说,会埋下很大隐患,尤其要警惕地方债务风险。

(四)不利于资源型城市转型

淮北是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市,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以促进转型刻不容缓。淮北市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5年13.9%提高到2012年的47.05%,同期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5年的4.95%到2012年的4.78%,期间呈现波动变化,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引导制造业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不利于“精致淮北”的创建

精致淮北内涵中包括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精美,淮北要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当然离不开教育、卫生和居民服务等服务业的完善和发展,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不但没有增长甚至还有减少。

四、优化淮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举措

(一)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着重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适度的投资规模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但单纯依赖投资拉动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要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一是盘存量加增量。盘活存量投资、减少新增债务投入,让沉积而无效的先期投资变成有效资产,同时,持续增加资金投入,精准定投,严控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注重投资效益。“好钢用在刀刃上”,寻找低成本高收益的项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支撑城市转型、需求前景好、收益高的产业和项目上。三是优化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加快技术创新,重点扶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煤化工、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淮北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二)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淮北以煤电酒纺织四大支柱产业,采煤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结构单一畸重,依赖煤炭资源,伴随煤炭市场进入“寒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形势严峻,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迫在眉睫。因此,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重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依托煤炭资源,延长产业链,建立煤焦化电一体化、煤化盐化一体化等,在产业延长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二是扶持和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工业园区建设等,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煤焦化等新兴产业,分散经济风险,逐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多元化发展;三是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对工业生产提供有效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信息、金融、技术咨询等,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总之,固定资产投资分配集中投向符合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大、低耗能的新兴产业群以及现代农业、物流、信息、环保、民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引导民间资本,吸引外资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一是引导和挖掘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本,出台优惠政策和提供帮扶鼓励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投入民生领域。二是探索投融资模式,如探索和完善BOT、BT、PFI等市场化运作模式。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争取优惠政策引进更多的外国资金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四是建设投融资平台和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为项目和投资者建立良性的资金供求机制。

(四)避免投资失误,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

首先,健全与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保证听证过程的透明性和真实性。第二,加强政府投资决策咨询系统的作用。强化决策者的咨询意识;完善决策咨询制度,提高咨询机构的独立性。第三,健全政府投资决策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决策过程的全程监督机制。第四,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决策者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行使权力,加强自律;加强决策失误追究机制建设,对政府投资决策失误的责任主体,遵循“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决策连带责任制;制定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程序:公民和媒体监督→人大问责→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部门判断。第五,建立与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考核指标不仅要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满意度。

小 结

市委市政府提出在2014年集中精力抓好“三园”“ 两牌”“一 景 ”“一湖”“ 一线”“一 路 ”等九件大事,关系到淮北市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建设“精致淮北”目标。在市财政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要重视项目的可行性调研,防治投资决策失误,建立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引进外资,尤其引进民间资本的进入;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两者要兼顾。

[1]De Long,J.and Summers L.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How Stong is the Nexu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1992:157-211.

[2]Magnus Biomstrom,Robert E.Lipsey,Mario Zejan.Is Fixed Investment the Key To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eonomies,1996(2):269-276

[3]Rune Wigren,Mats Wilhelmsson.Construction Invest⁃ment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Western Europe[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29):439-512.

[4]李京文,郑玉欲,薛天栋.中国生产率变动趋势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256-262.

[5]胡春,仲继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1-35.

[6]刘金全,于惠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26-30.

[7]陈朝旭,张文,赵宇飞.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6):28-30.

[8]杨付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30-31.

猜你喜欢
淮北市比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2年13期)2022-07-29 01:21:30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辣椒杂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消费导刊(2018年9期)2018-08-14 03:19:56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改造选型研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