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胡康利 贾玉贵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075024;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 075024)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这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因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30年[1].传统的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造成土壤侵蚀、植被退化、物种数量减少、水污染严重等极大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产业.随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从概念上讲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即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采取有效的节水技术对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逐一论述我国在这一领域采用的主要措施、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在建筑节水规划设计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绿色”概念,并将这一理念和相关技术真正贯彻到设计中至关重要,这就为给排水工程师和环境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水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大量工厂兴建的同时,污染也给城市水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节水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的基础上,需要在建筑节水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特性,广泛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等资料,力求做到设计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在绿色建筑节水设计中,通常采用节水率对其进行评价.提高绿色建筑节水率的具体方法包括实施分质供水、使用节水器具及设备、防止二次污染、绿化节水灌溉以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等.对于前几项技术措施,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均可以考虑选用,而非传统水源利用一项适用于不同地区.对于雨量充沛且缺水地区,可以优先考虑设计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及利用等配套设施.而对于长年降雨量较低的地区,不宜过分建造大规模的雨水收集系统,这将导致设施闲置,宜考虑中水处理后回用系统.中水系统是提高节水率与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环境和防治水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我国《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对中水水源、中水水质标准、中水系统、处理工艺及设施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根据进水水质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工艺,主要有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措施.各国在中水回用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和范例,这对于减少污水的产生,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物节水率,为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做出了极大了贡献.
我国大多数城市点源污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城市建设和建筑领域,雨水径流导致严重的城市内涝和地下水位下降,与此同时,大量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城市水体,加剧了城市水环境污染,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控制对象.
10余年来,我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落后了20~30年,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3].区别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新理念,应用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领域,通过一系列绿色雨水设施削减城市径流和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实现环境、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针对居住小区、园区等则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如绿色停车场,可用于停车场的设计和改造,是渗透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措施的组合应用.绿色街道/公路用于社区街道和城市公路的设计与改造,是渗透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等措施的组合应用;小型雨水湿地则是针对小区域的雨水集中净化的措施;生态景观水体是在小区内应用的集中调蓄措施,同时具有良好的景观和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提倡节能减排,综合国内外经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各种效益具体情况见表1[4].
表1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各种效益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大部分设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灰色建筑设计思想上,缺乏相应的绿色设计理念,认为“绿色建筑”本身就是采用大量的先进设备,用高成本堆建起来的建筑.另外,和传统设计的不同,绿色建筑设计更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同,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协调好与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全面的再培训,加强评估队伍的培训工作,完善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等等.
当前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是紧紧围绕在绿色建筑中的“四节一环保”而展开的,研究及实施的相关措施都还是表观的.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要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干扰达到最小,就要注重施工阶段对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会严重扰乱场地环境,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场地的干扰、保护基地环境对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施工重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施工管理者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对整个施工过程加以监督.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对土方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全过程进程扬尘保护;对环保建材的选择;对噪声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
施工中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绿色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施工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如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采用节水型器具,安装水表监控自来水消耗.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用.
要做到绿色施工,需要在施工人员培训、施工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控制三个方面入手.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绿色施工的理解单一,认为绿色施工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封闭作业,工地周边栽花种草等等;同时施工人员队伍水平各异,很多施工技术人员达不到绿色施工的要求.应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认识,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培训,制定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等,使绿色施工技术真正做到和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以及社会与经济发展等各个因素紧密的结合起来.
为了要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不能局限于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控制,要采取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在建筑交付使用后几十年的运营管理阶段对建筑进行精心的控制和调节,保证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贯穿始终的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主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配以相应的物业管理人员.运营阶段必须制定并实施节水管理制度,进行集生态、美观于一体的绿化养护;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以上;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定期检查、清洗、维护设备和管道,加强对供水管道的巡查,避免管网漏损带来的损失;绿色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要求.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较晚,可借鉴的成熟经验不多,更应加强对绿色物业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把前期绿色设计理念通过专业的物业管理逐步与建筑的维护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可以综合性地解决建筑的“四节”,并有效解决室内环保和对外部环境影响问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建筑方向.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内涵的重要体现,需要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出发,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对该环节进行控制,真正做到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 考 文 献
[1]仇保兴.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J].建筑技术,2011,42(1):6~9
[2]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3]车伍,吕放放,李俊奇,等.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0):12~17
[4]张伟,车伍,王建龙,等.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4):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