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

2014-09-18 06:51:24崔宏桥沈颂东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城镇服务业

崔宏桥,沈颂东

(1.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 130012;2.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长春 130117)

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

崔宏桥1,2,沈颂东1

(1.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 130012;2.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长春 130117)

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对吉林省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及休闲服务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有限。综合来看,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城镇化,两者还没有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应优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吉林特色服务业,同时应加强城镇化建设,为服务业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吉林省;城镇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来看,在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工业化首先扮演了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早期原动力。但到了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开始超过工业,成为引领城市经济及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器”。[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53.4%,提高了22.7个百分点。伴随着人口向城镇的加速集聚,吉林省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些年来吉林省服务业虽然在总量上有了大幅的提高,但仍然沿袭着外延式的增长方式,与吉林省城镇化进程相比,服务业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深入分析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内在关联及协调发展问题,能够切实发挥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加快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

国外较早总结城镇化与服务业关系的是钱纳里(Chenery)和辛格尔曼(Singlemann)。Chenery在考察工业化进程中发展的“标准模式”时,对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城镇化发展的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相互关联问题,并在其《发展的模式:1950~1970》一书中指出,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工业和服务业中的劳动力份额也在不断增加。[2]在城市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关系方面,Singelmann首次明确了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为服务的特性决定服务过程中顾客需直接参与,而城市设施为此提供了便利条件。[3]辛格尔曼的观点为各国学者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学者郑吉昌、夏晴认为,服务业与城镇化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服务业是城镇化发展并实现“质”的进步的加速器,而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器。[4]都沁军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分析了服务业与城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城镇化。[5]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郭文杰、高敏、赵卫明、张松林等对城镇化与服务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2.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联系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学术界对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更为丰富和集中。Daniels通过计量分析检验了美国大、中、小城市的区域服务业成长,研究后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Chang等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城镇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国内学者张自然通过1978~2006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对城镇化的反向影响,城镇化是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格兰杰原因。[6]曾桂珍、曾润忠基于我国197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及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与服务业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7]另有学者季斌、李静,刘英基、王美霞,樊秀峰、张泽烽等就湖北、陕西、南京、上海等地城镇化与服务业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谢淑萍、王波采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吉林省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8]

综上所述,对于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关系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学术界均已达成共识,即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但已有研究只关注城镇化与服务业整体的联系,很少研究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联,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也均是动态计量方法。鉴于此,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城镇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内在关联,这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的相互关系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二、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模型是利用“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和相异程度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统计数列的几何关系或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如曲线越接近,则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2)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处理有均值法、初值法、区间值法等多种方法,本文使用区间值法。

(3)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δ0i(k)

其中,μ 为关联系数,μ∈(0,1),这里令 μ =0.5。

(4)求关联度γ0i并进行排序

其中,m为比较数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最后依关联度大小进行排序。

2.数据来源及处理

x(3)

0,…,x(7)0}。以同期的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占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比较序列,记作

以上数据均来自2006~2012年《吉林省统计年鉴》,2005年以前的数据因服务业细分行业统计口径不一致并未选取,统计数据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结果见表1。

表1 2005~2011年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统计数据无量纲化结果

3.结果与分析

对表1中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差序列,并将差序列结果代入公式(1)、(2),得出2005~2011年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及最终关联度,具体结果见表2。0.5649,0.5559,0.5102,0.5003}

表2 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灰色关联度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我们知道,关联度越接近1,关联程度越大。一般认为0≤γi≤0.4,关联程度低;0.4≤γi≤0.6,关联程度中等;0.6≤γi≤0.8,关联程度较强;0.8≤γi≤1,关联程度极强。由表2及关联度矩阵可知,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第一层次与城镇化关联系数较高,这说明其关联程度较强。这一层次以生活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为主,且大多属于传统服务业。这说明,随着人口向城镇集聚,对满足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服务及公共服务的需求就越高;同时,生活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能吸收大量就业人口,也有利于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代表的第二层次与城镇化的关联度为中等。这一层次以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服务业为主,大多属于现代服务业。这表明,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限,这与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不能有效带动此类服务业发展有关,也反映出吉林省城镇化质量不高,现代服务业对其促进作用还未突显出来。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情况来看,吉林省服务业与城镇化的联动水平不高,因为吉林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依然是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器。从具体情况来看,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对吉林省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因为此类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人口的扩张与集聚。比较而言,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此类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还没有实现良好互动与协调发展,这与吉林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有关。要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应紧紧抓住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发挥服务业在扩张城镇经济、吸纳城镇就业、提升城镇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加快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促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向前推进,最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1.优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家庭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作用。针对商贸流通业,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市级商业中心地位和作用,以省会长春为依托,重点引进新型业态和知名品牌,推动国际一流商业品牌、服务品牌和商品品牌集聚。根据消费市场细分趋势,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建立“以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导、以区级商业中心和县城商业中心为支撑,以社区商业中心和集镇商业中心为基础,以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柱的多层、分级商业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图们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朝贸易发展。[9]家庭服务业应将发展社会化的家庭服务企业同发展非营利的家庭服务机构结合起来,建立公共服务机构、企业、志愿者组织和个人等有机结合、多元化的家庭服务业组织体系。以省内中心城市长春、吉林等为载体建设家庭服务网络,构建省域范围内的家庭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通过对社区闲置、富余设施的有效利用,积极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及信息平台建设。

2.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引导物流、信息、科技服务、高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的共性需求,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条件;着眼于全省的物流战略布局,规划好各类型物流园区选址布局,建立以城市为中心节点的大区域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物流企业联合金融、保险、通讯等部门,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高端增值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信息服务业应以“智慧吉林”战略顶层设计为统领,推进“宽带吉林”工程,积极促进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物流等示范项目的进展。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软件园区,强化产业园区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科技服务业应强化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加速科技服务业发展进程,使省内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建成一批适应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需要、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机构。实施科技专项服务,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引领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快速成长。

3.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

充分发挥吉林省特有的长白山品牌和鲜明的东北地理气候、民族民俗、科教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把旅游业、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撑城镇经济发展壮大的新的支柱产业。针对旅游业,首先,做好科学规划,打造吉林省旅游核心竞争力产品。围绕生态游、冰雪游、边境游、民俗游、乡村游打造和培育五大旅游产品体系;推出休闲避暑旅游线路和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乡村旅游龙头和样板。其次,培育和扶持旅游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旅游商品旗舰店,创新开发“吉林元素”旅游商品。再次,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提速工程,做大做强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巩固提升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

4.加快城镇建设,为服务业快速发展铺路

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应加快城镇建设,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扩大城镇经济总量,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进而推动城镇化发展。首先,城镇要搞好规划布局,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发展空间。通过大型城镇综合体建设,有效融合现代物流、商贸、酒店、房地产、影视娱乐等行业,实现城镇空间的内涵式扩张,集聚人才、资金、信息、科技等资源要素,获得规模效益。其次,应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丰富城镇多元化功能,提升城镇服务水平,营造利民惠民便民的城镇环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突出抓好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再次,把有条件、有潜力的县城城镇、中心镇、重点镇建成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城乡结合纽带,增强城镇对人才、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实现城镇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1]陈健,蒋敏.生产性服务业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产业关联机制下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6).

[2]Chenery H.,B.Syrquin.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75:75.

[3]Singelmann J,nle See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seven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83(5).

[4]郑吉昌,夏晴.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兼论浙江城市化发展及区域竞争力的提高[J].经济学动态,2004,(12).

[5]都沁军.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5).

[6]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7]曾桂珍,曾润忠.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5).

[8]谢淑萍,王波.吉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2011,(9).

[9]张蕴岭.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J].东北亚论坛,2013,(1).

F291

A

1005-2674(2014)02-028-05

2013-11-20

2013-12-18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158);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055);吉林省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资助项目(20140418047FG);吉林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项目;吉林财经大学校级项目(2009Q09)

崔宏桥(1978-),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组织管理学研究;沈颂东(1960-),男,上海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运营管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蔡 强

猜你喜欢
吉林省城镇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经济(2022年10期)2022-10-12 05:28:26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19-02-13 04:24:34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3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