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彬
幸福,一个被无数人探究的词汇,自古尚不能说清楚,尽管也有诸多洞见,但多为凿壁之光。“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只有幸福,一切才变得更简单。如今经济发展了,却没有让民众的幸福感同步增长,幸福似乎偏离了原轨。
“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挣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职场,不仅仅是成功人士,很多普通员工也有同样的困惑。财富与幸福的博弈,“人心”依然不太平。
幸福与财富无正相关
2012年秋,笔者到某企业采访,厂领导安排一位部门女主管陪同。在几天的接触中,我和这位女主管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一晚,夜阑人静,繁星闪现,我们散步在林荫小路上,便相互问候家庭情况:“你结婚几年了?”“我们早就离婚了。”一阵沉默后,我凝眸那副“百毒不侵”的面孔,女强人的傲慢顷刻间荡然无存,孩子般无助的表情挂在脸上。我本不想追问她家庭分崩离析的原因,因为无论如何,离婚留给女人的往往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急不可耐地倾诉这段婚姻经历,直诉得泪淹衣襟。
一次偶遇,嫌贫爱富的她离开相守16年的前夫和刚读中学的儿子,嫁给一位身价千万的建筑商,住别墅、开豪车,羡煞旁人。可这种光鲜生活并没有给她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再婚后不久,前夫很快组建了新的家庭,并育有一女。她与前夫的儿子正处在青春期,性格叛逆,混迹于社会,因参与团伙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入狱。“这都是我为再婚付出的代价,追求享乐,却疏于对儿子的关爱。”就在几个月前,她再一次离婚。“我想用这样的方式惩罚自己,让内心好受一些,等儿子刑满释放了,我会多陪陪他,给他更多的母爱。不了解我的人都认为,我两手握着无限的幸福,事业风光,生活富足,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光鲜的背后连最起码的幸福都没有。现在的我只想做一个单纯、幸福的母亲。”笔者再看这张面孔时,强悍中透着柔情。
选择富裕生活本没有错,但顾此失彼尚不可取。据了解,在美国,一名婴儿出生后,他的父母就对其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认为只要孩子幸福,其他都不重要。那一刻,我为自己比她多百倍的幸运而感到满足和幸福,也为她选择财富带来的心酸和无奈而倍感悲凉。这位女主管的人生经历,一如我们身后走过的小路,没有哪一条允许我们重新体悟。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也是心灵宁静的基础。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影响人们幸福的因素却很相似。在连续两年的员工幸福感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影响员工幸福感因素及员工对幸福的态度方面,其各项指标的选择变化并不大,提升幸福感的因素前五项分别为“与家人(包括父母、子女或伴侣)一起生活”、“家庭和睦”、“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拥有自己的住房”、“家人及自身健康”。这几个因素表明员工对幸福诉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不同婚姻状况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员工幸福感最高,再婚员工幸福感最低,其压力感受最高,最缺乏希望、自我悦纳、生活目标和环境控制能力,健康行为习惯最差。
人生其实很有意思,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并不令人觉得幸福,但遭遇突变时,人们才会发现,平淡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它与财富无关。
幸福的载体与选择
当下,中国人的幸福感状态并不乐观。根据盖洛普调查中心2012年4月发布的报告,在全球58个国家、总人口近73%的被调查人口中,人们的平均幸福指数为40%,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显著低于全球平均值,仅为25%。报告显示,与丹麦(74%),加拿大、荷兰(66%)等幸福感最高的国家相比,中国内地仅有1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分别为31%和2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在经济危机下的西班牙,幸福指数却达到了55%。除此之外,联合国在2012年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指出丹麦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美国排在第11位,中国内地则仅排名第112位。
“人并不是越有钱就会越有幸福感,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必须开始考虑能够提高民众幸福感的其他因素。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幸福问题。去年,全球因不幸福自杀的人数接近100万人,中国每年有近25万人因不幸福问题而自杀。”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人们谈雾霾色变,那么雾霾对人的寿命究竟有多大影响呢?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雾霾对人的寿命伤害是1.5岁,不幸感减少人的寿命却高达7.5岁。多少人花费数月薪水购买昂贵、高端的空气净化器,却忽视了用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净化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然而,又有多少人理解这两者之间到底孰轻孰重呢?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要在工作场所中度过。当今正值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价值重构、社会竞争加剧的特殊时期,职场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诸多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水平。Good Think公司创始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主讲教授肖恩·埃科尔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幸福感能够提升几乎所有组织的运营结果和教育成果:使企业销售业绩提高了37%,生产率提高了31%,员工执行任务的准确性提高了19%,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张西超教授所做的大量研究证实,低心理幸福感员工的职业枯竭、抑郁倾向、焦虑倾向分别是高幸福感员工的9倍、26倍和47倍。18.7%的低心理幸福感员工有焦虑倾向,而高心理幸福感员工该指标却仅为0.7%。对此,各类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组织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在组织层面为员工创造幸福成长的环境。
对个体来说,一个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宽容、感恩等维度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升。研究发现,只有约25%的工作成就归功于员工智力和技能,其余75%则主要归因于其拥有的乐观心态、创造社会支持的能力,以及将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的勇气和毅力。
诚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远不尽如人意,但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纠结、抱怨只会给幸福“添堵”,我们能做的就是掌握提升幸福度的技巧,拿捏好内心的状态。曾有人问一个放羊娃为什么放羊,小娃回答“挣钱娶老婆”,又问为什么要娶老婆,小娃回答“生娃”,再问生娃又是为什么,小娃回答“为了生娃、放羊”。博人一笑的背后,却让人从这朴素的回答中碰触了一种别样的幸福理念,因为对于放羊娃来说,他的幸福取向远比“成为巴菲特才幸福”更现实。 责编/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