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平:宽严相济,养出中国好儿子

2014-09-18 22:23杨林
现代家长 2014年9期
关键词:汉斯爷爷奶奶孩子

杨林

提起宋建平,知道他的人或许不多,但是提到他的儿子宋扬,中原大地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扬在1999年赴英留学时,偶然结识了瑞士籍孤寡老人汉斯,从此两个相差47岁,有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了忘年交。

2007年,宋扬留学归国,他不放心老人独自在英国,把老人接到中国当家人赡养,直到2013年12月老人离世,离世时老人81岁。宋扬和汉斯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宋扬的爱心举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2年1月,中央电视台为他拍摄了“文明中国”系列纪录片之《漂洋过海的承诺》;2012年6月,他入选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2012年5月,获得郑州市首届十大杰出“三平”青年人物称号;2012年6月,获得郑州市道德模范称号。

独生子女在中国社会很受诟病。很多人认为,在蜜罐中长大的他们,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能力不强,毛病不少。但是宋扬身为独生子女,却成为道德模范,有人不禁要问: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又是怎样形成了这些好品格的呢?

老人对他爱而不溺

1979年9月,宋扬出生在郑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宋建平是军转干部,在省粮食局工作,母亲王霄华在卫生系统工作。

宋扬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两家老人也都喜不自禁。看着白白胖胖的孙子,爷爷奶奶考虑到儿子、儿媳正值事业上升期,工作繁忙且住房面积很小,便主动提出帮忙带孩子。因为和老人住得很近,宋建平夫妇同意了。

宋扬在爷爷奶奶家里长到9岁,才回到父母家居住。一般来说,老人抚养孙辈容易溺爱孩子。但是宋扬的奶奶、爷爷是少有的明理人,两人都是离休干部,有知识有文化,对科学养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们对待宝贝孙子是“爱而不溺”。

奶奶是当时少有的大学毕业生,至今身上仍有浓浓的儒雅之气。她为人处世大方得体,料理家事稳妥服帖。宋扬说,他现在还记得:爷爷因为得了中风,走路不便,但是仪容仪表仍然非常讲究,每天穿得干干净净,衬衫熨烫得平平整整,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午休后,听两个小时的广播,然后去楼下散步,绕着花圃转十圈,然后回家,像钟表一样精确、准时。当时,他觉得爷爷是大院里最讲究的人了。当然,这背后其实是奶奶的功劳。

奶奶和爷爷住在省直机关大院,院里的环境安静幽雅。每次出门爷爷奶奶总要求宋扬主动跟邻里打招呼、问好。另外,爷爷奶奶还告诉宋扬,大喊大叫和随意打扰别人都是非常不礼貌的。男孩子天性好动,有时宋扬跟小伙伴们玩兴奋了,难免不大呼小叫的。奶奶每次听见都会出来竖起食指“嘘”一声,提醒道:“小声点。”宋扬见状,赶紧自觉压低了嗓音。

后来,宋扬就养成了轻声说话、礼貌待人的生活习惯。他结婚生子后,尽管儿子还小,他也开始刻意培养儿子这种好的生活习惯。宋扬说:“我们很多国人习惯于高声说话,两个人明明是打招呼,声音大得却让人误以为是吵架。这种行为其实非常粗鲁,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现在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意识到了却不以为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些父母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要求孩子考高分,这是个误区。我从老人对我的教育中领悟到,教育孩子的头件大事就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宋扬的爷爷奶奶都是国家公务员,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差。老人在吃穿用上对宋扬毫不吝啬,家里好吃好喝的很多,档次也高,但是老人有个规矩,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绝对不可以浪费。比如,喝牛奶可以,但是不可以只喝了一口牛奶就“啪”地把一盒牛奶扔掉,因为这是浪费,爷爷奶奶知道了会非常生气的。吃东西不仅不能浪费,还不能说:“呸,这个东西真难吃!”因为这无视了别人的劳动。

爷爷奶奶喜欢读书看报,常给宋扬讲英雄故事,有时候还就书里的某个人物和宋扬讨论,引导他向具有好品格的主人公学习。在爷爷奶奶的引导下,宋扬渐渐形成了讲道理、守规则、热心助人、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父母对他宽严相济

很快,宋扬7岁,就近进入纬五路第一小学上学。上到小学二年级,宋建平家里换了大房子,宋扬这才从亲爱的爷爷奶奶身边回到父母身边。

从老人身边回到父母身边,对宋扬来说,其实变化并不大。因为爸爸妈妈家离爷爷奶奶家并不远,当初他住在爷爷奶奶家里时,父母就经常来看望老人,教育他要听老人的教导,不要惹老人生气等,爸爸宋建平还经常给奶奶家送菜送肉,生怕老人生活上不方便。尤其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宋建平兄弟几个争抢着向老人尽孝。在这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耳濡目染,宋扬小小年纪就对长辈十分恭敬,孝顺。

如今,搬回自己家里住,宋建平夫妇更是传承了老人的教育,对宋扬的教育没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而是宽严相济。

宋扬上学后成绩不好不坏,宋建平夫妇并不很着急,也没有专门给孩子报过补习班。宋扬说,自己这辈子就报过一个补习班,就是留学前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还是他自己要求报的。

宋建平在部队锻炼过,脾气、秉性深受部队影响。他不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他看重的是孩子的道德品质。但是和奶奶善于讲道理不一样的是,宋建平言语不多,在孩子教育方面,他认为以身作则的“无痕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工作上,他和妻子王霄华都兢兢业业,力争上游。宋扬回忆说:“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跟着妈妈睡在药房的值班室里。我在床上躺着,看着妈妈工作的身影,觉得妈妈很辛苦,也很伟大。”王霄华从一名普通的药剂科员工,一步步成长为药剂科主管、药剂科科长,直到处级干部,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升上来的。而宋建平也不例外。他们二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影响了儿子宋扬。

每次看到父母为工作忙碌着,宋扬就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不让父母操心。结果,宋建平的“无痕教育”果然管用,宋扬虽然说是个独生子女,但是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到一些所谓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盲目攀比……因为他从父母身上学习到了自立自理和默默努力。

宋扬觉得父母最大的作用就是以他们的努力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从小看着父母忙碌,到了青春期,他开始思考人生,发现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站立在这个社会上,父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和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他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父母。

宋建平夫妇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也好交朋友。出去和朋友相聚时,他们往往带着宋扬。宋扬发现,在和朋友的交往中,父母绝对不为难别人,能帮别人的一定会伸出援手,且不计较能不能得到回报。因为父母处处与人为善,大家都很愿意亲近他们,并且就因为朋友们看到宋建平夫妇热心助人却不计较回报,内心非常敬重,反而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地回报一下。

宋扬回忆说,他上学时,母亲王霄华跟他的各任班主任都比较熟悉,这些老师常明里暗里关照宋扬。一开始王霄华不知道这些情况,后来从老师的话语中听出一些端倪,马上要求老师不仅不能关照孩子,还要更严格地要求孩子。宋扬说:“上中学时,每次考试我都坐在第一排的头一个座位上。你看我长得比较壮,这个位置肯定不是按照学生个子的高矮排的,而是按照我妈的意思排的。为什么这么坐?因为这个位置会最大限度地杜绝一个人作弊的可行性。我爸我妈都是非常正直的人,他们不允许老师对我关照,更不允许我有考试作弊的可能。在这一点上,父母对我的要求真的是很严的,他们允许我成绩有瑕疵,但是不允许我道德有瑕疵。”

上高中后,宋扬的几个表弟表妹陆续出了国,而他也希望能有机会出国学习、深造。于是,1999年底,宋扬高中毕业后到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谷大学留学。机缘巧合,他在英国车站认识了孤寡老人汉斯。宋扬的善良、诚恳、热心打动了老人,老人主动提出免费让宋扬住在他家,彼此照顾,从此两人萌生难以割舍的亲情。

宋扬回国后,汉斯老人年事已高,孤苦伶仃,在英国无人照料。宋扬在父母的鼓励下,将老人接到郑州赡养。宋建平带领全家对汉斯悉心照顾,直到去年老人因心脏病离世。宋建平帮助儿子履行了这份跨越万里的“养老送终”的承诺。

汉斯去世后,宋扬倍感伤心,谈起老人,几度落泪。交谈中,他不仅没有因为赡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而有丝毫抱怨和勉强,反而对汉斯老人充满怀念和感恩。对汉斯老人在异国他乡给予他的一些帮助,他一再提起,心怀感激。

宋扬说:“很多朋友赞成我的做法,但是也有一些朋友表示不理解,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家里的老人和我的父母本着‘善良、诚信、感恩、大爱的家风教育了我,我很庆幸,成为了一个善良、孝顺、知恩图报的人。如今我也有了儿子,我会把这个家风传承下去,让他长大后也成为一个能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好人。”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汉斯爷爷奶奶孩子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你是我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