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自信从哪里来?

2014-09-18 04:41刘嘉慧渝文
现代家长 2014年9期
关键词:艾琳德国人德国

刘嘉慧 渝文

体验德式教育对于我来说,像是在学习更多的允许,允许孩子去体验这个世界,允许孩子跌倒、受伤,同时心里隐隐明白,孩子的生命终究需要靠他自己亲身来体验、来碰撞,才有可能充满自信地长成一棵大树。

德国孩子有着跟年龄不符的自信,从3岁起,其自我意识就开始成长。德国是世界上创造力排名最靠前的国家,这与德国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德华裔妈妈刘嘉慧自从有了孩子后,亲身体验到了德国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也揭开了德国孩子自信的秘密。以下是刘嘉慧的自述:

初到德国还没有当妈妈时,有一回我到游戏广场,碰到一群年纪约五六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当时我一个人坐在木条椅上,一边享受着夏日阳光,一边阅读我喜爱的书籍。眼神望向前方的孩子们,感觉他们玩得很尽兴。后来,有两个小女生来到我身旁坐下来,好奇地问起我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来到德国?对于孩子们的好奇,我耐心地一一回答。

后来,我也开始好奇地问起她们住在哪儿,在哪个学校念书?两个小女生非常积极地跟我介绍起她们的住所,连家里的花园最近在装修、爸妈的工作都详尽地跟我说明,另外还跟我提到她们平常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游戏等。短短30分钟的交谈,看着孩子们自信地分享她们的生活点滴,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还在幼稚园的孩子,可以如此充满自信地向不认识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体验。

几年后,等我自己有了孩子后,算是一步步进入德式教育的学习与体验之旅。我从先生及公婆,还有自己身边的德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终于了解到德国孩子自信的来源是德国人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以尊重个体性的发展为重。德国人不怕孩子受伤,就怕孩子不愿去体验。所以,在游戏广场,我常常看到父母亲让不到2岁的孩子,爬上又爬下。看着那些幼小的身躯满溢着好奇在经历生命的第一次冒险时,我也曾担心,但后来等儿子恩典满1岁半,开始好好走路后,我也硬着头皮学德国妈妈那样,让孩子大胆地去接触那些我认为比较危险的游戏设施。

然而,孩子的勇气与能力却大大超出我的想象。我退到一个观察者的角色,静静待在孩子目光可以触及到的地方,让孩子可以看见妈妈的身影而放心地去探索。恩典还不到2岁时,就可以自行爬到很高的地方,玩滑滑梯、爬绳索桥等。偶尔发生一些小擦伤与小意外,先生与公婆都会很平和、淡定地给孩子安抚,帮着吹一吹伤口,跟他说:“好了,没事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哦!”孩子眼泪掉一两串之后,很快又生龙活虎地玩耍去了!

有一回,我跟公公带恩典外出。雨后的户外到处都是小水洼。公公很贴心,出门前就让恩典穿上雨鞋与雨衣,因为他跟我说,孩子看到水洼最想玩了!果不其然,恩典一见到水洼,马上就冲过去,两只小脚在水洼里不断踩踏,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逗得我和公公欢笑不已。

体验德式教育对于我来说,像是在学习更多的允许,允许孩子去体验这个世界,允许孩子跌倒、受伤,同时心里隐隐明白,孩子的生命终究需要靠他自己亲身来体验、来碰撞,才有可能充满自信地长成一棵大树。

德国孩子的自信从哪儿来?我想有一个相当关键的要素是,孩子从小被大人当做一个完整的个体对待。父母在饭桌上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今天一整天好玩吗?”当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时,父母总不忘跟孩子说:“你真棒!这么清楚自己要什么。”

德国孩子为什么那么自信、那么爱在课堂上发问?或许是吸取二次大战的历史教训,德国人自此更有意识地允许孩子自我意识自由地表达,这也直接影响了德国人教育孩子的态度。德国人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均衡发展,书是不是念得最好,大概不会是德国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事。

大多数的德国孩子在体能、音乐或美育上均有很棒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德国父母相当重视的。不过,德国父母倒也不是一味地将孩子送到才艺学校,通常是在知道孩子对某项嗜好有高度兴趣后,才会在课余时间送孩子去做专门地学习。问问德国孩子会什么?你可能会很惊讶:有的很小就开始学踢足球,有的会音乐,有的会木工,还有的会修理家里坏掉的机器,等等。

我的好友艾琳曾跟我分享过。她说,我们都是在威权服从意识下长大的孩子,但她很开心,她的孩子并没有受到她过往成长背景的影响。有一回,艾琳全家去看一部电影,放映后导演在现场与大家交流。当导演问道:“有没有观众想要提问的?”没想到艾琳8岁的儿子第一个举手发问。当时艾琳心里很自豪,觉得儿子真棒,可以那么勇敢地发问,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艾琳跟我分享:这样一个自信的孩子,完全与德国的教育理念有关,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进行更多心灵思考,并鼓励他们多与人沟通。

当家长一直抱着“孩子不懂”的成见去对待孩子时,孩子不仅仅失去发挥最大潜能的可能性,也让自以为聪明的家长失去了与孩子心灵交会撞击的生命火花。对于有智慧的父母来说,总会明白灵魂之间没有年龄界限,但人性的控制与期待,却会将人与人或人与事划定各种限制。从更高的高度来当父母意味着,不能只将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局限在父与子或母与子之间,而是需要来到一个平衡的新视野——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生命学习。当父母愿意来到这个视野,才有可能挖掘到小天使要送给我们的礼物,才有机会突然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们在为孩子付出,其实,每一个小天使每一天都为我们枯燥的生活谱上了充满创意与想象的乐曲。

德国孩子的自信,虽然来自于孩子从小被家长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但在给孩子一片广阔的自我天空翱翔前,父母对孩子收与放之间的拿捏,也是建立孩子自信来源的关键指标之一。

德国父母在给孩子很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时,也在孩子的生活处事上划下界限,这点在我看来,更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儿子恩典快2岁时,除了开始在家里每一个地方尽情探索外,更开始去搞破坏。有一回邻居老奶奶跟我说,恩典喜欢用手去触碰电视机荧屏。老奶奶很严正地提醒我要告诉恩典:那是不行的,而为什么不行的原因也要说给他听,如果一次讲不听,就一直说到他懂了,不再去碰电视机为止。

还记得当时我很苦恼恩典会偷吃家里的植物,也会将爸妈放在书架上的音乐CD一张张拿出来乱丢。后来想想,如果因为怕孩子将家居陈设弄乱,移开所有东西,让他搞不了破坏,但到了别人家,他还是会犯手瘾,想尝试这尝试那。回到根源,我还是照着老奶奶跟我说的,不厌其烦地为孩子设下界限,而且这个界限可是需要爸妈站在同一阵线才行,可不能夫妻各唱各的,混淆了孩子的认知。

德国父母虽然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各种可能性,但碰到孩子瞎胡闹时,父母可是不吃那一套。恩典跟他的一帮好友到了3岁叛逆期,这时候的孩子常常没来由地无理取闹,我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孩子一有状况时,立马就会告诫孩子,当孩子在父母告诫3次后仍瞎闹不停时,马上就会被父母带离游戏广场回家去。在家里,孩子可能会被父母请到一个角落或是小房间里反省、检讨自己,等心情平复后,再回来跟父母说对不起。

德国孩子在胡闹之后,会跟父母说对不起;相对地,父母犯错的时候,也常真诚地跟孩子说对不起。毕竟孩子的品格学习是来自父母,所以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

另外,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孩子与孩子之间,常会出现为了抢玩具而互不相让、互有肢体动作的情况。这时候,德国人的尊重文化就表露无遗了。在场的父母会先问玩具的主人是谁,然后让想玩的孩子去问小主人愿不愿意出借,如果小主人不愿意,其他小朋友就必须接受对方的决定。我带着恩典到朋友家玩,因为孩子之间彼此都认识,通常不会发生抢玩具的情况,但如果碰到当天小主人心情不好,开始限制小朋友玩他的玩具时,妈妈们都会很理性地跟小主人沟通与朋友分享的重要性。如果沟通之后,小主人还是不愿意出借玩具,那么妈妈们也会跟孩子说,等玩具主人情绪好后,我们再来跟他商量吧!

为孩子设定界限,除了让孩子离开家庭保护后,能提前一步学习到外面的社会规范外,同时我们也更清楚地知道:一味溺爱所教养出来的孩子,将无法活出他独有的自信。

【编辑:吴万夫】

猜你喜欢
艾琳德国人德国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上)
近三成德国人是月光族
驯服“火山”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梦梦”“娇庆”德国行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六成德国人认为“有钱能更幸福”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