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颖 陈莹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了经济腾飞的年代,我国的文化也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我国的著名作家路遥,前后历时20年,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西部农村的深刻观察,以小说《平凡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全景式的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西北农村的画卷。通过描写几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成长,路遥用小说向人们诠释了他的“关于人生苦难的哲学”。下面,我们就通过小说《平凡的世界》来具体评析孙少安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平凡的世界》通过平实而又感人的文字以孙家的几个孩子为主角描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很多读者在看过《平凡的世界》后都表示:“这是一部很好的关于成长与人生的励志小说,在小说中我们总会找到自己。”《平凡的世界》后来也因此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激励着一群又一群青年人。孙少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这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男性,自始至终都带给我们感动。
生活的路固然艰辛,但他从未停下脚步
让我们来看看孙少安这个人物是怎样出场的吧。路遥很聪明,作为书中的主要人物孙少安,路遥没有一开场就以他的第一视角进入故事。故事的一开始,路遥以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为第一视角,通过讲述弟弟在学校上学的艰苦,进而讲到孙家在双水村的情况:老祖母年岁已高又害了病只能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父母都是平凡的农民,对于命运的安排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家里的光景已经不能再“烂包”了……在把家中的亲戚以及孙家在双水村的一切人脉都介绍一遍之后,孙少安还是迟迟都没有登场。所以说路遥在孙少安这个人物的设置上是聪明的,一切都没有着急,一切都在一步一步的铺垫之中。关于哥哥的各种情况,读者们可以很清楚地在弟弟的语言和交际中发现,虽然故事一直都没有正面描写,但对于这个只上过几年学就辍学回家,六岁就开始干农活,十八岁的时候凭借着聪明和能干当上了生产队队长的孙少安,我们在心里除了怜惜,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男子汉的崇敬。
“孙少安穿一件破烂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头,吸着自卷的旱烟卷,独个儿在公路上往回走。他有时低倾着头;有时又把头扬起来,猛地站住,茫然地望着迷乱的星空和模糊的山峦。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他从孩子的时候就成了大人。他才二十三岁,但他感觉到他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没吃过几顿好饭,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过过一天快活的日子,更不能像别人一样甜蜜地接受女人的抚爱……什么时候才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人啊!有时候都比不上飞禽走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在地上走……”就在读者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时候,通过书中的这一段描述,孙少安才在第一部的第二十三章正式登场,但是对于他的一切我们都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深深地束缚着他,让他过早地就开始承担起了这个贫困的家庭:照顾父母,供弟弟妹妹上学,完成生产队上的任务,在做完这些之后他还不忘记要活出一口气来,不让孙家在这个村子上丢脸。他承受的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生活让他变得现实,让他无暇去考虑那些本该属于他的美好,他肩负整个家庭,迈着他细长而又结实的双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亲情对于他来说是唯一可以牢牢抓住的东西
降生在这样的家庭对于孙少安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孙玉厚老人一家浓浓的亲情是生活给予孙少安那么多的不幸之中的万幸。一无所有的孙少安无疑是贫困的,而他所唯一能牢牢抓住的就是亲情。孙少安在每走一步的时候都要周全地考虑他的家庭,他是家中的长子,他有义务承担起这个家庭的一切事务。不管家里的光景多么的“烂包”,不管身上的衣衫多么的破烂,他都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个家庭,不曾怨恨过自己的亲人,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将胸中的每一口气化作力量,与生活中的苦难搏斗着。路遥在设置孙少安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也用了巧妙的对比手法,将他与弟弟孙少平进行了对照:他没有像弟弟那样读过那么多的书,有过那么多来自于书本的心灵上的震撼,他的一切对于生活的感悟都是源于生活经历(生活的艰辛、村支书田福堂对他的压迫、家庭的重要意义),他不能像弟弟那样背上行囊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他也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子真真正正地走到一起。在对比之下孙少安的人物形象就更加突出:踏实、聪明、现实以及受到家庭以及农村的深深束缚。这些人物形象的设置让我们对孙少安这个人物形象充满了怜惜与崇敬,我们多么希望他的生活可以越来越好啊!
亲情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在他难过、失望的时候,老父亲孙玉厚给他振作的力量;当他的砖窑生意失败之后,妻子秀莲用温柔重新使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亲情也使双水村孙家这个穷的只剩下墙壁的家庭的每位成员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即使生活有再大的艰难,一家人也能同舟共济。尤其孙少安,他牢牢地抓住亲情,并通过亲情一步步地向前走。在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的时候,为了找一个不要彩礼的姑娘,他远走山西把秀莲带回来。当秀莲变成了他亲情纽带的一部分时,孙少安与秀莲从没有爱情的婚姻实现了心灵上的结合,正是这种亲情,在无数个艰难的夜里给了孙少安前进的力量,使他得以承受得住身上泰山般的重压,让孙少安在结婚之后一点点地从一个种庄稼的好手变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
亲情是孙少安一生奋斗的主题,是亲情让他有担当——过早地就开始承担起这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任劳任怨,从不退缩;是亲情让他有能力——通过在村中的努力当上生产队队长,会种庄稼,会干各种农活;是亲情让他有魄力——敢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做包产到户,投资砖窑,变身农民企业家……是浓浓的亲情,让他这个人物一点点变得高大,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思考:人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最稳固、最真挚的感情是什么?通过孙少安的故事我们明白,亲情是这时间最稳固的感情。爱情固然美好,但只有在爱情转化为亲情之后才会愈加显得珍贵。
在爱情面前他选择了现实
连孙少安他自己都觉得,他是不配拥有与田润叶之间的爱情的。许多读者都认为,孙少安与田润叶没有结合,是这个故事最大的遗憾,也正是这个遗憾,给田润叶后来的人生带来了深深的悲剧。路遥在描写这段爱情的时候自己也知道,孙少安不能与田润叶在一起是一种必然,也许路遥先生自己,在长夜之中手夹着香烟时,也会对孙少安发出一声叹息……因为孙少安是现实的,深深的门第观念控制着孙少安的内心,他明知道自己对田润叶有好感,他甚至都可以猜到,只要他开口,幸福就会向他张开双臂深深地拥抱他,但是他不能,他深知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不想给田润叶带来不幸。润叶是那么的美好啊!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善良,她对孙少安的好感从年少的时候就开始一直递增,她对孙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帮助和关心,而润叶主动做的这一切,我们的孙少安都只能假装看不到。因为在心底,孙少安觉得自己是配不上润叶的,他觉得润叶就应该像村中乡亲们以及田福堂描述的那样,嫁给一个像李向前那样与她门当户对的人才是真正属于润叶的幸福生活,而他孙少安,除了带给润叶苦难之外还能带给她什么?就在这样的想法中孙少安为了切断与田润叶的关系,毅然决然地远走他乡从山西领回来一个不要彩礼的媳妇——秀莲。endprint
在命运面前孙少安只能选择现实,他是痛苦的,他也是无奈的,他何尝没有想过与润叶的美好生活?也许在少安心里曾经不止一次地比较过自己与李向前的差异,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我们都知道,润叶跟李向前在一起生活也许会富裕,也许会舒坦,但一定不会是幸福的。少安自己也明白他能给润叶带来想要的幸福,但他只能这样做,他只能毅然决然地离开润叶,并且这也带给了润叶深深的不幸。润叶一刻都没有忘记过孙少安,而这也给她的婚姻带来了悲剧。她本来可以过上他的父亲憧憬的那种生活,但她却选择在面对自己的丈夫时保持沉默。
孙少安在爱情面前选择了现实,但他从来没有对命运屈服过。他与秀莲从没有爱情慢慢地转变到婚后心灵的结合,在感叹孙少安与润叶爱情的遗憾后,我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对夫妻,并且对他们的生活报以深深的祝福,我们的少安,在爱情面前卑微却不甘平庸,最后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幸福生活。
生活在最后没有让他失望
生活最后并没有让我们失望,是我们读者最庆幸的一件事了。不同于孙少平在故事的最后经历了女朋友的死亡,自己身体上的伤痛,我们的孙少安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命运终于对他有所回馈。通过他的努力与奋斗,少安完成了父亲要修一所大房子的愿望,让孙家的屋子成了村中最抢眼的一道风光。少安在富裕的同时亦不忘对乡亲的感恩,他在村中投资修建学校,让乡亲们到自己的烧砖厂去工作,面对在自己落魄时乡亲们的冷落,孙少安选择用爱去代替怨怼。我们的孙少安,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终于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同样,让我们在文章的最后对比一下少安、少平兄弟二人。可以说相较于弟弟而言,哥哥少安的命运是更加不幸的。他没有上过那么多的学,他没有感受到书本带来的种种快乐,他在精神上是贫瘠的,对于一些问题他没有过多自己的看法,也不敢有太多自己的看法。他没有看过《红颜》、没有看过《牛虻》、也没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他的生命中从来就没有与一个有灵性、读过书的女人有过太多的缘分。与弟弟相比他是没有自由的,试想如果少安背上行囊背井离乡来到黄原、来到铜矿,以他的聪明和能力一定会干得比弟弟好,至少会用更短的一段时间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生活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黝黑的肩膀上背负了太多,那些在他肩膀上的东西太多也太沉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压得他不能去思考太多。如果说教会弟弟少平人生道理的地方是学校,那么教会少安那么多人生道理的地方是生活,他在承受着生活带给他的种种压力的同时也在积蓄着自己的力量,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积蓄这些力量的呢?我们不知道,也许是从他六岁帮家里背柴的时候,也许是他十三岁帮家里割猪草的时候,也许是他拖着两条泥腿棒子走在家乡的农田里的时候,也许是他开出一方破窑洞开始娶妻生子的时候……我们的少安啊,生活最终没有让你失望,它在教会你种种人生道理之后给了你机会和勇气,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甘甜,让你明白生活并不是苦海无涯,而是苦尽甘来。风雨之后必有彩虹,我们的少安就这样从一颗可怜的小草长成了参天大树的模样。如果可以,我们多想走近你的身旁,给你一个深深的拥抱来祝福你……
综上,可以说,孙少安身上的许多地方都闪耀着我国农民的优点:面对苦难的生活毫不退缩、时刻把家庭和亲情放在第一位、用爱和感恩来化解矛盾等。孙少安是那个时代的先进者,是作者笔下新中国农民的代表人物。
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孙少安这个人物的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等各个方面来了解孙少安这个人物形象。时代改变了像孙少安那样的一群人,让他们在接受磨难与命运的考验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命带来了辉煌。通过三部小说的描写,我们看着孙少安这个少年从一个庄稼汉变成了人人敬仰的农民企业家。文章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感叹,黄土地真是一片让人温暖的精神故乡,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都对西北地区黄土地有着特别的感情。像贾平凹的《秦腔》、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甚至就连都梁在《血色浪漫》中都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黄土地的感情。那是一片有灵性的土地,贫瘠的物质带给人们的是充裕的精神生活,那片土地供养着像孙少安、孙少平那样的人物,通过磨炼,通过承受人生的苦难,一步步地告别贫困,让自己平凡的生命演绎出不平凡的故事,唱出了一曲曲感人至深、催人向上、让人奋进的信天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