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莉
提到血管病,可能很多同学觉得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冠心病、脑血栓都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当同样的病症发生在四肢等其他部位血管就是血管病了,比较常见的有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淋巴水肿等,而在青少年中常见的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主要表现为下肢突然感觉疼痛、肿胀,尤其是在行走时加剧,“这些症状是不是看起来和扭伤或是缺钙有些像?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沈主任说。
因腿疼错过了高考
就在前不久,沈主任就曾接诊了一位高三学生小李。最开始,小李突然感觉自己的腿部总是隐隐作痛,认为是缺钙,后来开始肿胀,去了多家医院也未见病情好转,直到来到沈主任这里,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进行了积极的治疗,目前病情已经好转,但遗憾的是他已经错过了今年的高考。
沈主任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病因有三种,首先是血黏度,其次是血流速度较慢,第三就是因外伤造成的静脉壁损伤。而小李同学就是因为长期坐在书桌前、缺乏适当运动,使双下肢长期下垂,造成血流速度缓慢,从而形成了血栓。“久坐办公室的人、乘坐长途车、飞机的人都容易患上此病,因此这种疾病也有个别名叫做‘经济舱综合征。”沈主任特别强调道。
在治疗这种疾病时,主要是靠药物溶栓来进行,但沈主任表示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缓解,不过并不能根治,在今后的日子里都需要定期的复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来进行预防复发,“可以说,这种病的复发率还是极高的,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而对小李来说,虽然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但在今后的生活中,他还会受到下肢肿胀、疼痛的困扰。在这里,沈主任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坐着,“每隔一两个小时,要适当地进行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病在腿上险在心肺
沈主任接诊的另外一位患者,体校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小杨,患病原因则是因为运动外伤造成的静脉壁损伤而形成的血栓。提到这位患者,沈主任表示,与小李相比,小杨的病情更为危急,甚至因为“误诊”,差一点危及生命。“作为运动员,扭伤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次训练扭伤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直到腿部肿胀扩散、疼痛加剧才让他觉得情况不好,但因为这种病并不常见,且与拉伤症状相似,所以等他到我们医院就诊时,甚至已经因为腿部血栓的小栓质脱落,并移动到肺部,引发肺动脉栓塞,如果不是抢救及时,这条年轻的生命就非常危险了。”沈主任如是说。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是会逐渐发展,并向全身蔓延的,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血栓会越堆积越严重,沈主任表示他们曾通过手术在病人体内“取”出过一米长、甚至有拇指粗细的血栓。而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从症状上来看,确实是与扭伤、拉伤混淆,这就需要通过彩超、专业血液化验,以及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而这类疾病也是早发现、早诊断、早知道才行。此外,他特别强调,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时刻警惕栓塞进入肺动脉,在医学界有句话说“病在腿上,险在心肺”就是最好的描述。
提早发现别误诊
在采访中,沈主任一直在强调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因为其症状与缺钙、拉伤等有相似之处,极具迷惑性质,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就拿拉伤与这种疾病比较,早期症状非常相像,但是治疗却是南辕北辙,前者需要活血化瘀,而后者则需要抗凝治疗。”他就曾接诊过一个十几岁的小患者,因运动拉伤被“误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一系列抗凝治疗,却造成病情加重,所以在临床诊断上,一定到正规、有经验的医院进行系统诊查。
最后,沈主任要提醒各位同学,千万不要“种”在书桌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运动拉伤后,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不要把伤“养”严重了。再有就是不要相信“小招贴”,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接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