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的最后一战
1942年,日本海军接连遭受了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的失利,主力部队损伤惨重;1942年,以美军为首的盟军部队逼退了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日军;之后的一年多里,东南亚被日本霸占已久的殖民地一处处被盟军解放;1944年6月,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再次挫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至此,日本的东侧和南侧几乎全被封死,只剩下菲律宾海域一条连接本土和东南亚的大动脉。
这时的日本帝国,已不像开战之初那样气满志骄。军方高层意识到,无论胜负,日本海军都只能再经历一场战斗,这将是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决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陆地,借用海军的力量,乃至牺牲海军,来换取陆地战的胜利。
计策与对策,佯攻与总攻
美国还不知道日本丢车保帅的战略意图,他们正在讨论从哪里发起进攻。美国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提出进攻日占台湾岛,切断日本与东南亚的联系。不过,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则支持在菲律宾登陆,一方面占领菲律宾能够达到与占领台湾相同的结果,另一方面两年前他曾被日军赶出菲律宾,当时他就立下誓言——“我会回来的”。两位指挥官的计谋都具备完善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最终选择了菲律宾的登陆计划。
日本方面,联合舰队最高长官丰田副武制订了4个统称为“捷”的海军作战方案,其中捷1即为针对菲律宾的计划,捷2指向台湾海域。4个捷计划就是要借助海军力量辅助陆军防守殖民地、击退美军登陆部队。
1944年10月12日,尼米兹的舰队对台湾展开进攻,目的是摧毁台湾的日军机场和战机,在总攻之前先打乱日军的阵脚。这次空袭十分成功,美军在3天内击毁日本军机600余架,这让后来的日本航母处于无机可载的尴尬境地。袭击还带来了副反应,日军按照捷2计划调兵遣将,但他们很快发现美军竟然踪影全无了。
轰炸台湾的航母已撤出,菲律宾的美军开始炮击莱特岛。持久的炮火轰击之后,盟军于10月20日清晨登上莱特岛,顺利清除了滩头守军。20日下午,麦克阿瑟将军蹚着海水走上莱特岛海滩,在记者、摄影师的簇拥下宣布“我回来了”。莱特湾海面上,运输舰正在等待将更多物资运上海岸。这时日军高层才大梦初醒,立即命令海军舰队转到捷1方案上。
200万吨钢铁的终极较量
美日两军的战略部署
马斯·金凯德中将,负责保护登陆部队,指挥美国第七舰队,其中18艘护航航母部署在莱特湾,6艘战列舰扼守海湾南部的苏里高海峡;
威廉·哈尔西上将,负责登陆,指挥第三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有17艘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另有巡洋舰、驱逐舰近百艘;
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战斗船只的总排水量高达133万吨,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最强海上力量。
栗田健男中将,带领第二舰队,有5艘战列舰、10艘重型巡洋舰及十余艘轻巡和驱逐舰,从文莱出发进入莱特湾消灭盟军登陆部队;
西村祥治中将,带领2艘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志摩清英中将,带领2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这两支是日本的第五舰队,它们从南方而来,预备夹击莱特湾美舰;
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北方舰队,率领日本仅剩的航空母舰吸引美军主力舰队,让日军中路舰队和南路舰队有机会击败失去了航母和空中力量掩护的登陆部队和护航航母舰队。这是此战役日军最为关键的任务;
日军派出了所有主力军舰,包括大和号与武藏号两艘超级战列舰,参战舰只总排水量高达73万吨。
世界最强的舰队与背水一战的舰队,谁会取得最终胜利?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终极海战即将拉开序幕。
第一回合·锡布延海海战
10月23日深夜,栗田率领的中路舰队进入莱特湾西北方的锡布延海。他们计划趁夜色靠近美军舰队,在24日向美军发动突袭,不让美军航母发挥其舰载机远程作战的优势。然而天不遂人愿,日军刚进入锡布延海海域就被美国潜艇发现。美军发射鱼雷击沉了爱宕号和摩耶号两艘重型巡洋舰,击伤高雄号重巡,逼其返回文莱母港。
令人不解的是,这支舰队仍旧穿过锡布延海,进入东边的圣贝纳迪诺海峡。哈尔西派侦察机巡视,于24日8时发现日军的方位。哈尔西命令麾下三艘航母向栗田舰队发起进攻,260架飞机将鱼雷和高爆炸药轮番扔向日军战舰,日本的巨型战列舰此时成为最好的靶子,而巨舰中的巨舰大和号和武藏号更是美军的主要目标。在连续6波轰炸过后,武藏号身中19枚鱼雷、17枚炸弹,几乎失去作战能力但仍勉强浮在海面,日军其余各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日下午3时,栗田命令舰队调转船头,驶出美轰炸机的作战范围,武藏号于当日傍晚沉没。
就在哈尔西轰炸栗田舰队时,美第三特混舰队也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攻击。坐镇菲律宾北部基地的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派出吕宋岛上的80架轰炸机突袭美军舰队,其中一架飞机的高爆炸弹炸穿了美国普林斯顿号轻型航母的飞行甲板,引燃了甲板下方的油料及弹药。普林斯顿号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美军不得不放弃普林斯顿号,用鱼雷结束了这艘年轻航母的命运。
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建造的战列舰,包括大和号与武藏号两艘舰船。大和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高达72000吨,是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其排水量甚至超过了大部分航空母舰。大和级安装了3座三联装的460毫米口径火炮,其威力在当时难有敌手。
第二回合·苏里高海峡海战
当栗田舰队遭受美军轰炸时,日军的南路舰队也驶向预定的战场苏里高海峡。南路舰队包括的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两支舰队,分属不同的上级领导,各自辖地也不同,他们只是接到了相同的命令,赶往相同的地点与相同的敌人作战。这次进攻计划彻底表现出了日军高层指挥系统的混乱。
10月25日凌晨2时,西村的舰队首先抵达苏里高海峡,而志摩的舰队距离这里还有2小时的路程,西村刚一进入海峡就遭到美国第七舰队的围攻。坐镇于此的是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他旗下拥有美军最强的战列舰部队,包括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密西西比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宾夕法尼亚号6艘战列舰及若干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除密西西比号之外,每艘战列舰都对日军有刻骨的仇恨,因为这5艘战列舰在珍珠港事件中全部被击伤或击沉。endprint
美军的首波攻势由鱼雷艇发起,39艘鱼雷艇射出上百枚鱼雷。3点,身中四枚鱼雷的日本扶桑号内部发生爆炸,船体炸成两截。鱼雷艇为美军赢得了时间,6艘战列舰完成布阵,侧对日舰火力全开。日舰用舰首迎向美军,正好陷入了美军的T字战术陷阱中。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的对抗就这样开始了,日本山城号和最上号几乎还没开始还击就被重创,美军炮击持续了30分钟,山城号沉没,最上号失去机动能力。
山城号沉没后不久,志摩的舰队抵达。他看到两段扶桑号的残骸,意识到自己也不可能穿过苏里高海峡,便命令舰队掉头撤离。
苏里高海峡海战为美军登陆部队清除了南方的威胁,同时也打通了太平洋连接苏禄海(位于菲律宾与马来西亚之间)继而通往印度洋的海道。
第三回合·恩加尼奥角海战
让我们回到之前一天24日傍晚莱特湾北方的圣贝纳迪诺海峡。第七舰队赶走栗田舰队,这时哈尔西接到了一个令他欣喜万分的消息:日本航母大部队找到了。一架下午从列克星敦号航母上起飞的侦察机在莱特湾北方、吕宋岛东边200千米的位置找到了集结的日军航母舰队,侦察机观察到日军舰队拥有4艘航母,还有两艘用大型舰船改造的航母。
哈尔西喜上眉梢,4艘日本航母,这已经是日本航母舰队的全部家当,而他手中的第三特混舰队,还有9艘航空母舰、7艘轻型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17艘巡洋舰、64艘驱逐舰和一千多架飞机。24日晚8时,哈尔西下令第三特混舰队全体北上,追击日军航母。至于圣贝纳迪诺海峡,他想栗田舰队大势已去,即使他们杀个回马枪,交给金凯德中将的第七舰队打发就好了。
10月25日凌晨,哈尔西被日军引出莱特湾。小泽治三郎向栗田发出电报,告诉他调虎离山计划成功,圣贝纳迪诺海峡现已无人把手,请他速速进攻。日出后,小泽派出75架飞机向美舰发起进攻。可是这次攻势被美国战斗机轻松化解,接下来美军对日本舰队发动总攻。上午8点,第一波美机发现了日舰的准确位置,他们顺利清除掉日本最后30余架护航战斗机,展开了对日本舰队的轰炸。小泽的舰队对穿梭的美机毫无办法,只能靠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防空火力驱赶美军。上午的两波轰炸,千岁号和千代田号航母被击沉,其他各舰也分别受损。
第四回合·萨马岛海战
武藏号的沉没对栗田的打击很大,但他仍拥有大和号、长门号、金刚号及榛名号四艘世界顶级战列舰,如果能成功进入莱特湾,日军仍有机会消灭登陆部队。武藏号倾覆后不久,栗田舰队再次掉转船头,重新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由于哈尔西已经离开,当晚有惊无险,连栗田也好奇美军的去向。
25日早晨7点,第七舰队突然发现了来犯日舰,此刻日舰距离莱特湾滩头只有3小时航程,离第七舰队更是只有一弹之遥。金凯德中将闻之惊愕万分,他没想到哈尔西此刻竟杳无踪迹了。虽然他有6艘航母、6艘战列舰,但全是护航航母,而且飞机多是侦察机、反潜机,几乎没有实战能力。
金凯德没时间犹豫了,西边是拥挤在莱特湾里的登陆艇、运输船、补给舰和成千上万士兵,东边是辽阔的太平洋。向东躲避是不现实的,护航航母航速很慢,不可能逃出日军的火炮。金凯德下令所有舰船向东南方向行驶、船尾释放烟雾弹阻挡日军视线、所有携弹飞机立即起飞骚扰日舰,同时不惜用明码(省去了加密和解密的时间)向附近友军发出求援电报。
这边,美军仓皇逃窜,那边,日军也十分犹豫,因为栗田竟然以为他前方的是哈尔西的主力航母舰队,原来小泽向他发出的“成功引开美军”的电报不知何原因没有收到。所以面对气势汹汹的飞机和鱼雷时,他也不敢让舰队贸然追击敌军,只是远远地开足火力炮击。
由于美军护航航母的装甲很薄,很多穿甲弹只是直接击穿了舰体,并没有将其引爆。这个奇迹保住了美军大部分航母。唯一被击沉的是甘比尔湾号,可甘比尔湾号的沉没却给美国人带来了惊喜,日军舰队竟在这时撤退了。根据战后对栗田的调查,他解释说一直以为在和美第三舰队激战,但美军航母不断后撤,加上战场上的美军航母数量偏少,栗田判断另有其他航母在别处设伏,战斗时间越久,遭到伏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栗田舰队撤军,可美国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25日上午11时,由大西泷治郎中将组建的神风敢死队第一次向美军发起进攻。日本战机飞进第七舰队大肆破坏,除方肖湾号之外的所有护航航母全部受损。此后日军接二连三地发动这种自杀式攻击,但由于日本飞行员缺乏经验,美军又对这种战术日渐警觉,神风敢死队没能逆转日本失败的命运。
时代终结的钟声
莱特湾海战从海上保证了美国陆军在莱特岛的成功登陆,但是面对坚韧不拔的日本驻岛守军,美国陆军又经历了两个月的苦战才彻底占领了莱特岛。日本海军核心力量几乎被全部歼灭,盟军夺回了菲律宾,光复了一座座岛屿和城镇,日本帝国在东南亚的统治终结。
莱特湾海战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如此规模的海上战斗,也再也没有出现过战列舰之间的对决。这次战役预示着时代的终结和开始:从大航海时代延续下来的巨舰大炮时代结束了,航空母舰的时代开始了;残虐的日本殖民统治即将结束了,全世界的自由时代就要来到了。
战舰的进化evolution of warship
最早,船被人们用来捕鱼、运输和交易,船帮助人们离开定居地,开辟海洋新世界。随着拥有船只的族群越来越多,战斗舰船开始出现,最早的战船舰队出现在特洛伊时期,战船载着战士跨过大海进行战斗。古希腊时期的战船普遍帆桨并用,巨大的方形帆在顺风时推进船只,逆风时就靠水手划桨前进。
到了中世纪,火炮的出现改变了战舰的结构。原本安装船桨的孔洞成了炮孔,船上装了桅杆以弥补损失的动力。诞生在大西洋上的卡拉克帆船成为一代经典,这种三桅船帮助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还演变成更大、更先进的盖伦战船。多桅杆的设计也促动了船帆的发展,阿拉伯人使用的三角帆开始用在欧洲战舰上,以提高逆风航行的速度。
18世纪末,炮舰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欧洲各国纷纷成立舰队,而英国舰队成为海上一代霸主。这时英军最先进的胜利号战列舰,排水量达3500吨,舰载火炮超过100门,是人类史上旧式炮舰的典范。
工业革命为造船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蒸汽动力和钢铁材质成为新式战舰的标准,口径更大的炮与威力更大的炮弹开始装在战舰上。英国的无畏号1906年下水,这艘最新式战列舰完全使用金属制作船体,排水量18000吨,蒸汽涡轮发动机让它的航速达到21节,多门大口径火炮极大强化了无畏号的战斗性能。无畏号成为战列舰建造的标准,象征现代巨舰大炮时代的开始。
伴随战列舰发展的还有驱逐舰与巡洋舰,驱逐舰负责清除鱼雷艇和潜艇,巡洋舰则用来支援战列舰,并为舰队护航。航空母舰很快也出现了,它更像其他战斗舰船的综合体,拥有更高的机动性、更强的破坏力和更大的战略涵义。时至今日,舰队配置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航空母舰与飞机成为新的主角;巡洋舰成为水面武装的主力,反潜、反舰、防空都是它的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