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哈勃
彗星 不祥是假,送水是真
古人认为彗星是不祥之兆,其实它不过是水冰和岩石组成的“脏雪球”—说白了,就是不能吃的冰激凌。在寒冷黑暗的太阳系外围,有大量这样的“冰激凌”。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大行星或者过路恒星的引力摄动下,它们会奔向内太阳系,在受到太阳的光和热之后,体内水冰以及其他易挥发物质被释放出来,形成漂亮的尾巴,即“彗尾”。
彗星非但不是不祥之兆,反而可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直接因素。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大量彗星撞击地球,带来了生命之源——水,并进一步认为,和彗星一并来到地球上的,还有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甚至生命本身。
彗星很小,不会有地质活动,加上长期待在太阳系外围的“冰冻室”里,因而很好地保存了太阳系早期的资料,尤其是那些可能和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关的资料—所以,探测彗星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我们从哪里来”这个困扰人类千年的大问题。
木星族彗星 年轻就是资本
在所有彗星中,天文学家最感兴趣的要数“木星族彗星”了。木星族彗星是指受到木星引力影响的彗星,距离太阳最远的也都在木星轨道附近,公转周期在20年以下。罗塞塔号所探测的“楚-格”彗星就是一颗木星族彗星。在撞击地球的彗星中,木星族彗星占90%以上,对地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人类目前实施过空间探测的彗星,除了哈雷彗星以外,全是木星族彗星。
由于木星族彗星距离太阳总是不太远,水冰及其他挥发性物质会消耗得很快,所以平均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一两千年—一两千年在天文学上简直连一瞬间都算不了!因此我们现在能观察到的木星族彗星,一般都是最近才从太阳系外围被“请”进来的,是“假一赔十”的“新鲜货”。
罗塞塔首尝“冰激凌”
以前的彗星探测器大多是“眼看手勿动”,仅是近距离飞掠;相对来说比较“出位”的星尘号(Stardust),也不过是捕捉了一些彗星喷发的小颗粒便返回地球;“深度撞击”号(Deep Impact)只是在彗星上炸了个大洞,充其量只能算是“闻了闻”这些“冰激凌”的味道。
罗塞塔号不仅将环绕彗星运行一年多,观察彗星接近太阳时“被撩起”的全过程,还将释放菲莱号登陆器,登陆彗星表面采样钻探,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要“尝尝”彗星的味道。
某些小行星 我的前世是彗星
木星族彗星还和目前天文学界一个大谜题有关:我们身边有多少近地小行星是那些耗尽了挥发物质的彗星核呢?因为这些小行星内部深处仍然可能埋有水冰,它们数量的多寡可以左右我们对地球历史的认识。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认为,B型和C型小行星中或许混有相当多的这些“死彗星”,甚至比例可能高达20%。不少小行星虽然看上去既没有彗发也没有彗尾,却运行在典型的木星族彗星轨道上,这或许可以为天文学家的论断提供佐证。
目前已经拍板的两个小行星探测任务—美国的“欧西里斯大君”计划和日本的隼鸟2号计划—将分别前往101955号小行星“不死鸟”(B型)和162173号小行星(C型)进行取样返回。我国正在筹备中的小行星探测任务的潜在目标—175706号小行星,也是一颗B型小行星。
虽然中国并未直接参与罗塞塔号任务,但据了解,将有中国天文爱好者加入全球联合观测网,和罗塞塔号探测器一道对“楚-格”彗星进行观测,帮助我们更好地揭开许多与彗星有关的谜团。大戏要开演了,请各位屏住呼吸,拭目以待。对了,在日历上圈上2014年11月11日,那是拟定的菲莱号登陆彗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