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
选入教科书里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佳作,它们或写人百态,或描摹事物;或言简意赅、典雅古朴,或韵律优美、意境悠远;或写尽治国平天下之宏愿,或表现个人的孤傲清高,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承载着煌煌几千年的华夏文化。这样的文章被重“言”轻“文”的课堂肢解得只见字词句,而其中的情思韵味则荡然无存。出现这样的困局,使人不得不正视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之路在哪里?或许可以化用龚自珍的一句诗而言:“我劝老师重抖擞,不拘一格教古文”,文言文教学应甩开陈旧教学理念的捆绑、甩开传统教学的束缚,大胆地走创新之路。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叶圣陶曾这样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探究……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创新,当务之急是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慢功出细活,让学生走得慢点走得稳点,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些。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起来的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那就能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的“教是为了不教”中的“不用教”的境界了。
如果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真正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那么任何所谓的创新都不过是假把戏,空有外表的花拳秀腿。怎样做才叫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给学生研究疑难,给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给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时候,教师是引导,教师是点拨,教师是评价,教师是总结。
所以,是否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地探究知识。这一点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设计的一个硬性的检查标准。
二、创新教学的原则:上出文言文的美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重“言”轻“文”的模式。这使文言文的美被深埋在繁琐的言词学习中,无法凭此吸引学生。文言文教学的创新,应有个不变的原则:上课要上出文言文的美。
文言文的美,有文章的形式美,或骈或散,或起承转合,或浑然天成……都应在揣摩学习中探其精巧,作为叙写文章的指导;文言文的美,有文章折射的人格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苏东坡虽几经坎坷,仍能夜半赏月的旷达胸襟……这些从文字中走来的人物,使学生在学习、敬仰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言文的美,还有字里行间表现的情理美。《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关于品德修养的谆谆教导,《鱼我所欲也》里对生与义的取舍……这些千古文章,闪烁着思想的璀璨华光,应深入探究,让其与现代思想碰撞,启蒙涉世未深的孩子。
文言文的种种美,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去鉴赏?主要方法有:
1.因文而异,使文章各放异彩。每篇文章各有特点,教师应深挖教材,确定其教学目标和重点,选择更侧重其文学特点还是侧重其文化内涵。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可侧重探讨求学态度;《公输》、《曹刿论战》可谈军事智慧,赏析人物;《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可论济世情怀,可学借景抒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马说》,可见议论说理之美……
2.恰当引导,牵引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主要有预习活动、巧设导入,展示背景,戏说生平,提供材料,畅谈感受,例子分析等方法。例如,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苏轼生平的资料,有他的乌台诗一案,他于狱中泰然入睡的故事,有他流放远地,仍吃出个东坡肉的故事,还有他豪放通达的词作。待学生静心看完相关资料,我让学生谈印象中的苏轼,学生侃侃而谈,无一不为苏轼遭逢磨难仍能乐观处世的豁达而感动。抛砖能引玉,学生有了这样深切的感受,再来探讨文章的主题,一切水到渠成,而且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理解之上的共鸣,这也是审美的美好境界。
充分挖掘文言文的美,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己去采撷这美的花朵。抱定这样的目的,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怎能不是一场审美的盛宴?又怎能不让学生充满兴趣呢。
三、教学方式应活泼多变
文言文教学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最大一个原因是教学方式单一,总是释字、串讲、背诵。很多时候,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考虑学情的时候,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而忽略了学生年龄阶段的心智特点。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不妨在课堂多点“花样”。文言文教学的创新,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学方式应丰富多样、活泼多变。
(一)“读”之各法
读书的作用,不言而喻。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对朗读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背诵上,忽略朗读的质量,使朗读缺乏趣味缺乏美的体验,并没有真正发挥朗读的作用。巧花心思,朗读也可以读出很多花样,读出不一般的效果。例如:
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感受古汉语的韵律,甚至可以尝试着用方言读。
伴音乐的朗读,更易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赛读,比速度比朗读的情韵等等。曾经试过让学生进行快读比赛,目的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读课文,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比赛时,挑选长短适宜的某段课文进行计时朗读,要求吐字清晰,用时最少者为胜。学生为此在家中反复练习,比赛时情绪高涨。这个小比赛用时不多,但效果明显,可以说课文已经是其义自见了。
听范读,同学间自由朗读互相评价,曾经设计过名家范读,学生仿读的环节,由字音到节奏到情感,甚至到表情手势,读正确读好,务求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融入意境。当然,这必须舍得时间,有时为了教学进度,许多老师是舍不得课堂时间来做这样“慢功夫”。然而,这样的“慢功夫”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朗读的美和乐趣,使学生在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能主动地能有技巧地去赏读文章。这正是授之以渔的做法。
(二)“译”之各法
对于文言文的翻译,从前是“串讲”一统天下。但其实,翻译也能形式多样。例如:
1.巧设预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对课文已经自主学习之后,再来翻译接龙或者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合作翻译,或者一人口译众人挑错。
2.一篇文章里,罗列出老师和学生选出的重点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字词句子,老师点拨、解疑,其余不讲,只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
3.把文言文教学中的“言”与“文”的教学整合在一起,一边讲文,一边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中夹带字词的学习。这种做法适合简短的文章,需要重点学习的字词不多,例如《夸父逐日》。
4.教师点拨疑难、重点,整篇文章则通过复述故事、扩写等形式来检查是否通晓大意。
5.让学生对同一句话或同一篇文章用不同的表述来翻译,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其恰当与否。
教学方式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现代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过程更精彩纷呈。而活泼多变的教学方式,适合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更能提高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