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

2014-09-16 02:04朱海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象牙塔内心作文

朱海波

虽然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命题内容,每年都在更新,但是当前我们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倾向却日益严重。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乐于从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漠视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把有点灵性、有点“另类”写作思维扼杀在摇篮里,导致学生作文上假话、废话、套话、空话泛滥成灾,没有真情,没有生活,令人难以卒读。

是什么堵住了学生思维的泉眼?又是什么蒙蔽了学生观察、感受多彩生活的心灵呢?是作文教学“模式化”的课堂肢解、课堂封闭的结果;更是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视看电视为不务正业的生活封闭的结果。于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不看课外文”,放弃了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在森严的“壁垒”中艰难痛苦地编织自己的谎言。

作文源头没有了涓涓的生活之水,何以汇成滔滔的灵感之河?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校园的“宝塔”中走出来,奔向热闹的“十字街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自己的作文园田。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威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学”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也提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和学习”。

为此,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去积极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开放五官摄取各种外界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且不可对外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的感受放任自流,不加品味。否则我们会觉的生活很平淡,没什么可感可写的素材。其实,并非一定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有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微笑,自己内心一丝淡淡的忧郁都能引发我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郁达夫就从落蕊轻扫留下的扫帚丝纹感觉到了故都之秋的细腻、轻闲和落寞。(《故都之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的生活意识,训练他们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思维状态。

因此,在注重课堂作文教学的同时,我们更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中外名著的经典章节、唐诗宋词的千古佳句;让歌舞晚会的节目串词、电视散文的人生品味;乃至“焦点访谈”的生活透视、生动活泼的广告用语……都成为学生鲜活的语文信息。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时,会发现自然万物、社会人生都负荷着无边深情、无限深意,那么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具有了活力,其笔端自然会流淌出具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从文中我们感受不到写作主体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感受不到富有个性的、活泼的“我”的灵魂。我们说越是个性化的东西,就越能打动人。为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用“心”创作自己的个性空间。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一片树叶》中写道:“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的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如此动情。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但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仅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花开花落、爱花赏花因为“瞬息即逝”,所以才觉珍贵,才激起内心的“喜悦”。作者由自己的感受,上升到对生命的认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情理相融,耐人品味。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情感移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使其人格化、情感化,善于用情感、思想、灵魂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并着意引导他们用“心”把这种“触摸”外化为文字,形成富有个性的写作空间。

诚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一日之功。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用统一的模式去框定训练内容,学生为考试而作文,为文而造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为文而文”的不良文风。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大胆摒弃这种训练模式,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味生活、思考生活,因为在生活的河流中,学生有小试牛刀的体验;有喜怒哀乐的宣泄;更有酸甜苦辣的写真。可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写作能力形成的土壤。所以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这些“鲜活”的生活资源转化为其语言内存,进而外化为文字,“出手成章”。

古人云:“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当我们让学生带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习惯和方法走向课外、走向“十字街头”时,他们将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生活的洗礼,让生活之水涤荡他们的身心。那么我们相信学生将不再为难手中的拙笔,而是思如泉涌,语如吐翠。endprint

猜你喜欢
象牙塔内心作文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象牙塔中的明珠
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
透视“学术象牙塔”里的腐败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