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年时光为新中国鞠躬尽瘁

2014-09-16 05:46靳义翠
祖国 2014年16期
关键词:武汉母亲

靳义翠

【 开国中将曾思玉简介 】

曾思玉(1911年2月2日-2012年12月31日),江西信丰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共,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3旅股长、冀鲁豫军区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四纵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2012年12月31日逝世,享年102岁。

“自由和光明,只有长期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才能体会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要保持和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还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果忘了这些,国家就会危险,人民就会遭殃。”2011年,曾思玉将军101岁,他躺在沈阳军区的病床上,依然惦念着国家和人民。

从十六岁投身农民运动,曾思玉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文化革命中临危受命,稳定武汉局势,解放干部;他是长江葛洲坝工程第一任指挥长,为国家水利做出重大贡献;他被人们赞誉为“毛泽东的爱将”,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令很多人瞠目的选择:带头告别领导干部“终身制”,主动要求“裸退”,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从1911年出生到2012年逝世,曾思玉将军用百年时光陪伴新中国成长,他见证了抗击列强欺凌的悲壮,见证了新中国诞生途中的奋勇,见证了建国初期的坎坷和团结,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与富强,也见证了此后中国的强力崛起。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曾思玉将军的女儿曾丽,听她为我们讲述父亲的百年传奇经历。

年少离家为革命

江西西南部桃江中游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村落稠密,位居这里的信丰县更是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1911年3月2日,曾思玉出生在信丰县游州堡庄上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按理说,凭借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本可以轻松过上温饱日子,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地主军阀残酷压迫和剥削,家家都过着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曾思玉家也不例外。

曾思玉的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拉扯几个子女艰难度日。他13岁的时候被送去杂货店当学徒,因不小心打碎了茶杯,被老板打得满头是血;过年时,地主婆来家里逼债,抢走家里的一条鲤鱼,兄妹几个因失去了唯一的年货哭成一团;14岁,他挑着几十斤的担子和母亲去卖盐,两天之内要走近百里的路。这些艰辛的生活经历不仅磨练了曾思玉的意志,更让他萌生出了反抗之心。“当时很受压迫,没有吃的喝的,因为家里很贫穷,很困苦,别人说打倒土豪地主,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就跟着去了。”曾丽说父亲一开始参加革命,只是单纯地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情况。

1927年的中国革命如火如荼,这一年,信丰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曾思玉是首批参加游州堡农会的会员,他随后参加了农民向县衙的请愿斗争,迈开革命征程的第一步。在这场直接同官府衙门的斗争中,曾思玉虽然只是做一些临时指派的事务性工作,但却亲身感受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贫苦大众团结起来,与官府豪绅做坚决斗争,才能挺起腰杆堂堂正正做人。自此之后,他经常去农会,并报名参加了赤卫队,积极担负送信等工作。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和国民党右派的极端仇视,信丰县的国民党右派、豪绅、不法地主相勾结,捣毁工会、农会等革命群众组织,捕杀共产党员。1927年6月16日,他们来到庄上村抓捕曾思玉,因提前得到消息,曾思玉带着几名赤卫队队员跑到山上,在山上亲眼目睹自己的房屋被烧毁,当他在另一座山上找到母亲和弟弟妹妹时,全家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母亲更是被气昏过去。

1930年4月7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由井冈山向信丰进发,并于11日攻克信丰县城。早就听说过朱毛红军的曾思玉,当时是秘密游击队的队长,他带着游击队员赶到住着红军队伍的火神庙。接待曾思玉的张连长很热情,打量着曾思玉说:“小老表啊,看你小小的个子,但两眼炯炯有神,浓浓的眉毛有棱有角,满脸透着灵气,一看就是个结实、能干、稳重的小伙子。你是这里的游击队,这里的情况一定很熟喽!”看出来连长是在考查自己,曾思玉站起身来真诚地回答:“信丰暴动失败后,我领着五名队员在家乡打游击,这里的情况都熟悉。我们找不到暴动领导人,想当红军。”就这样,曾思玉和他领导的游击队员成了机枪连的战士。

加入红军后,曾思玉在4月13日跟着红军部队向古坡方向进发。没有和家人告别的他,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害怕自己走后母亲和弟弟妹妹会遭难。思绪万千时,曾思玉听到一声急切而熟悉的呼唤,原来是他母亲经过四处奔波寻找,发现队伍后抄小道跟了上来。部队继续前行,但曾思玉母子俩却一个大步流星向前走,一个拽着胳膊往回拉,争得面红耳赤。

看着这种场面,张连长再也忍不住了,从兜里掏出一把铜板塞给曾思玉,劝他在家乡也照样可以干革命。曾思玉执拗不过,气哼哼地跟着母亲往回走,走了一路,吵了一路。但回到家看到一家人生活的艰难,曾思玉也不敢再任性让母亲伤心了。他每天拼命干活的同时,劝导弟弟妹妹听母亲的话,多替母亲挑些担子。在家的日子,曾思玉利用各种时机给母亲和弟弟妹妹们讲在外边打土豪的故事,告诉他们红军是保护穷人的好军队。在他的不断劝说下,母亲答应了让他在家乡附近干革命。

端午节的第二天,母亲把曾思玉的粗布褂子洗干净缝补好,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煮了,千叮咛万嘱咐,要他经常回来看看,并把他送到了县里苏维埃政府。谁知这一别就是20年,直到全国解放后,曾思玉回归故里探亲,他们母子才得以相聚。

“曾思玉来了就没问题”

1930年8月底,中共中央提出扩大红军队伍的号召,陈毅率二十二军在江西信丰整编。曾思玉决心要当红军,就瞒着母亲,带领赤卫队一个班共12人参加了红二十二军。随后,曾思玉跟随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向南昌进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endprint

抵达江西后,曾思玉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争后,便开始了长征。“红二师是侦察师,长征时期父亲是红二师的参谋,主要负责开路,所以经常侦察敌情。”曾丽记得在自己小时候,父亲看到醪糟鸡蛋说非常好吃,讲起他曾化装成国民党军官侦察敌情的故事,进城后当地驻军看到国民党的领导来了,问:“长官,吃什么?”穷人出身的曾思玉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说了一个醪糟鸡蛋。于是他就吃到了很少尝过的美味。这样的化装侦察故事还有很多,“化装侦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如果不聪明不机动,随机应变能力不强, 都会被发现”,曾丽非常佩服父亲的聪明。

长征胜利会师后,曾思玉一直留在陕北警卫营工作。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再次整装,走向抗日战场。曾丽说抗战八年,父亲始终在前线,“从父亲整个生活轨道上来讲,抗战时期这八年是他独立指挥作战的比较精彩的阶段。”

1939年3月,曾思玉跟随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鲁西,建立敌后革命根据地。9月初,八路军(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找曾思玉谈话,希望他能率领抗大晋东南分校400余名学员开赴山东,以补充干部力量。这批青年学员没打过仗,也没有配发枪支,每人只携带3枚手榴弹,在行军时,分散插入护送的太行部队的队伍中。曾丽说在硝烟四起的战场,这400余名学员一个都没有被伤,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自己过封锁线还不一定能过去呢,带着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400余名学生,太不容易了!”因为这批青年学生的到来,鲁西战场的干部队伍一下子强大起来。

1942年9月27日,曾思玉仅带领两个步兵连、两个班长训练队和一个排,总共不足300人的兵力,从鲁西鄄城县北部的大石庄,前往郓城县北的李楼村,准备到那里召开一个会议。这时,日寇已纠集日伪军3万余人和10余架飞机、30余辆坦克,对鲁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曾思玉等一行刚行至范县附近的甘草崮堆村,就发现已陷入日寇的四面合围之中。更为严重的是,被日寇合围的还有未来得及转移的地方机关、医院、报社、学校人员和一些地方武装及数千名群众,他们都聚集到曾思玉所率部队周围。当时被围的干部和群众看到曾思玉,一下子就放心了,“曾思玉来了就没问题”,这些人对曾思玉信心十足。“父亲一看傻眼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曾丽提起这事就想起一次她问起这场战役,问父亲怕不怕,父亲回答“怕呀”;又问”那怎么办“,父亲又是两个字,“打呀”。

“父亲当时就命士兵把小柳树砍掉,让骑兵用马拖着跑,扬起的尘土让日军以为有很多人。”曾思玉命士兵用18挺机枪和几百枚手榴弹同时朝敌军开火,随即八路军官兵们呐喊着朝敌阵地奋勇冲杀过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晕头转向,待他们清醒过来,包围圈已被撕开一个大缺口。被包围的机关人员和老百姓跟在八路军后面,潮水般地奔向安全地带。曾丽后来见到了当年父亲救出的几位叔叔阿姨,这些人都说,“要不是你爸,我们就会被围在里面,可能全死了。但看到你爸,我们就高兴了,觉得出去肯定没问题了!”

抗战胜利后,曾思玉又进入解放战争的战场。1947年10月24日,曾思玉在清风店战役结束后,将缴获的敌石家庄城防绝密部署图亲手交给聂荣臻司令员,为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可靠的情报,更加坚定了我军迅速解放石家庄的信心。11月6日,曾思玉率第四纵队从东北方向向石家庄进攻,端掉了敌军指挥部,曾思玉亲自审问了被俘的师长刘英,残余守敌很快缴械投降,石家庄宣告解放。解放石家庄后,曾思玉又一路向西,先后在察南、冀东、太原等地进行战斗,直至解放宁夏。但这并不是曾思玉战斗生涯的结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曾思玉又抵达朝鲜战场,再次英勇作战,并建下了汗马功劳。

要承担稳定政权的责任

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 1957年,曾思玉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参谋长,这一去就是近十年,在沈阳期间,曾思玉大力建设军区部队战备工程,为沈阳军区的防御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那时候我们大半年的时间都看不到父亲”,曾丽评价父亲是一个很尽责的军人。同时,文明全国的“北大荒”也是曾思玉主抓的,当时沈阳军区的建设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曾思玉的贡献得到了全国的认可。在沈阳时曾思玉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丽说父亲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把事情都自己揽下来,“我们当时小,从外面回来觉得气氛特别不对,就听人说父亲被批斗了。”

1967年7月30日清晨,曾思玉接到周恩来的电话,要调他去武汉军区工作。曾思玉抵达北京后,周恩来交代他主要任务是掌握军队,调整部署,稳定局势,做好大联合工作。当时的武汉,社会秩序极为混乱。曾思玉到武汉调查了解情况后,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渐扭转了武汉的混乱局面。

9月21日,毛泽东由长沙乘火车到达武汉,在专列会客室接见了曾思玉,询问工作情况。毛泽东看到曾思玉由于缺少睡眠,两眼布满血丝,甚为关怀地说:“曾思玉同志,你有股革命干劲,有事向总理请示报告,遇事多和同志们商量。不怕你工作不积极,而是怕你太积极了!”二人关于武汉的工作做了讨论和部署,曾思玉感到了毛泽东对武汉军区、武汉市的重视和关心,并感到了毛泽东对自己的很高期望。

“你要承担解放军在这儿稳定政权的责任”,曾思玉记着毛泽东那句话,马不停蹄开展各项工作,“父亲到了武汉后,很快就把武汉的形势给平定了,武汉形势平定后,解放了大批干部。”在解放湖北省各级干部的同时,曾思玉指挥武汉军区所属部队维护社会治安,坚决制止武斗。经过多方面艰苦卓绝的工作,局势基本稳定。

曾丽特别清楚地记得,在文革中,著名演员夏菊花被批斗。父亲特意带着他们兄妹几个去观看武汉杂技团演出,演出只有一个多小时,但父亲在演出结束后和团里的造反派谈话就谈了两个多小时,到午夜12点左右,一家人才能回家。夏菊花因为这件事特别感谢曾思玉,“后来父亲的骨灰送回武汉时,夏菊花还专程来吊唁。”有武汉的朋友来拜访曾丽,说起曾思玉还非常感激,说文化大革命全国都在最混乱的时候,曾将军把武汉稳定了。endprint

除了文革中对武汉局势的稳定,曾思玉对武汉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治水造田夺丰收、军工生产的配套建设、改造千年沉湖等等,“武汉人民大部分都说父亲很好” 。曾思玉在湖北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曾思玉看到湖北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觉得应该在“水”上做文章,在1969年10月毛主席再次到武汉视察时,就向主席提议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方案最终搁浅,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却开始兴建了。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指挥部成立,曾思玉任第一指挥长兼第一政委。曾思玉当时是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日夜忙得不可开交,但放心不下工程,经常抽时间到宜昌工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工程建设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去解决。甚至在1973年年底,他离开武汉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仍对葛洲坝工程牵挂在心。当得知葛洲坝工地用的胜利油田的油未按时启运时,曾思玉亲笔给胜利油田负责人写信催促,胜利油田立即派了一列油罐车,直开葛洲坝工地,解了燃眉之急。

他的家是国家

曾丽的母亲洪林在抗战时期是鲁西区救国联合总会的副会长,在鲁西抗日根据地,洪林年轻、漂亮、有才华,“母亲在鲁西地区也是小有名气的”,曾丽骄傲地说。在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的撮合下,洪林和曾思玉走到了一起。二人在1940年年底结了婚,但新婚一夜后,曾思玉就启程赴巨南开展工作。革命年代的爱情都是在烽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洪林和曾思玉的爱情更多体现在革命的相帮相携中。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曾丽的两个姐姐被寄养在姥姥家里,“姥姥是回民,年轻守寡,只有母亲一个女儿。母亲嫁给了汉人,这属于叛教,姥姥被人从村子里赶了出来”,曾丽说姥姥一直很支持母亲革命。而洪林更是一直奋战在前线,在战争中失去年仅一岁的长子。

解放战争中,洪林带领六十四军家属队,跟随曾思玉的部队向西北进军。在禹门过黄河时,黄河水汹涌咆哮,家属们胆怯害怕哭了起来。洪林把年仅两岁的女儿和一岁的儿子绑在身边率先登船,把孩子放在对岸河滩后,又只身返回,将近百名家属逐一安排渡过黄河。

在朝鲜战场上,曾思玉和洪林把子女留在北京,并留下一句话,“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女孩子留给姥姥照顾,男孩子留给奶奶” 。“母亲带着车队入朝, 运送作战物质,上面飞机轰炸,母亲却冷静地指挥车队。”在一次运输任务中,遭遇敌机轰炸,怀着身孕的洪林遭遇翻车压伤了腿,留下终身残疾。“我差点就没了”,曾丽笑着说。军首长和战友都赞扬洪林真是“不怕死的巾帼英雄”。

在文革中,洪林也协助曾思玉做了多方面工作。曾丽说叶剑英看到父亲就会开玩笑,问“ 你的参谋怎么没来?”曾思玉在自己的自传《我的前一百年》中怀念洪林,“洪林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她和我在65年的共同战斗历程中互敬互爱、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可谓是相濡以沫、铁血婚姻。在关键时刻,她能旗帜鲜明支持我完成中央赋予的任务、使命。她那瘦弱的身躯不仅要圆满完成她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还要完成教子持家的任务,我尊她是‘后勤部长。”

谈起自己的父亲,曾丽笑了,她说父亲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在她小时候,父亲下班后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甚至会在地上摔跤。但同时父亲也是一个对子女要求很严格的人,最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就是“好好学习”。曾丽从工农兵学院毕业后,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少,想利用父亲的关系去进修,父亲立马拒绝,说“那不行,要好好锻炼。”过了几年后,曾丽觉得自己学的东西实在太少,又跟父亲提起这事儿,父亲又拒绝,“我不管,你自己去联系。”

曾丽在基层部队曾经抢救过一名团长,抢救过来后,团长很感激,在曾思玉视察时他表达了对曾丽照顾的感激,曾思玉只淡淡回了一句,“哦,那是她的工作嘛。”曾丽的哥哥是珍宝岛作战的敢死队成员,名单上报到国务院后,总理给曾思玉打电话,问“你有儿子啊?在前线?” 曾思玉思忖着儿子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总理却说,“表现不错啊!”

曾丽总结父亲的教育方式,“你表现不错可以,立功受奖可以,但犯错误或者占点便宜绝对不行。”曾丽的大姐在部队工作,在山上艰辛地生活了十几年;三姐为了保证部队执勤作战,造成孩子流产;弟弟要当兵,因种种客观原因,前后三次才进入部队。“他不仅不照顾我们,还强制不让别人照顾我们”,曾丽总结父亲是一个正直、做事认真、很聪明的人,但不算一个合格的父亲,他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们的照顾比较少。

作为一路跟随共和国成长的人,曾思玉把整个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虽然年纪大行动不方便了,他还是要过几天就开着车转,并不是兜风,而是看每个地方建设成什么样了。”曾丽记得旅顺修建码头时,父亲听说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看建设成什么样了。春节的时候很冷,海边吹着大风,父亲也要去看,“他看到国家建设得很好时,就会特别高兴。”孙春兰在做大连书记的时候去慰问他,曾老将军就说:“你们这些干部不要跟那些人去吃饭!”曾丽说父亲对腐败深恶痛绝。

曾丽继承了父亲的乐观,整个采访都充满着她幽默的语言和爽朗的笑声。谈到父亲对年轻人的希望,曾丽说在父亲神智最清醒的2011年新年,他对自己的小孙女说了四个字,他说,“好好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汉母亲
母亲的债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决战武汉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