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教学在麻醉本科生见习期的应用

2014-09-16 14:46钟海燕,韩志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麻醉教学法

钟海燕,韩志强

摘要:探讨在麻醉本科生见习教学中使用观摩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模拟教学结合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麻醉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28-02

在麻醉专业教学中,课间实习课是联系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1]。我院从2001年招生麻醉本科生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摸索,近期在课间实习中采用观摩教学、PBL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2008级麻醉本科生,共81人,按学区分两组,试验组,39人,采用多模式教学法,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完成21次(82学时)的见习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主讲为主,结合学生手术室参观。试验组,在气管插管技术、椎管内麻醉技术、有创循环监测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采用模拟人操作学习法,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其余内容按亚专科分类进行两次(8学时)的学习,即观摩教学与PBL教学。具体如下:①手术室观摩教学。同学参观指定亚专科的手术与麻醉,教师重点总结此亚专科手术的麻醉特点。②拟定下周相同亚专科的PBL教学课程。选择临床实例与相关问题,如:头颈颌面手术的麻醉、胸科手术的麻醉、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腔镜手术的麻醉等。病例中提供主诉、现病史、主要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拟定的手术方案。问题涉及评估病人分级、术前准备是否达标、如何选择麻醉方式、术中麻醉管理计划、预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等。③任务布置:病例讨论内容布置到小组长并落实到每位同学。由组长对学生进行任务分工,组织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查找资料,寻求病例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④课堂讨论:每个小组分别有代表发言,报告各自负责问题的资料查找来源与结果,并就病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其他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防止“跑题”,并控制讨论进程及时间。⑤教师点评:讨论结束后,教师就讨论中对问题的解决程度、知识的横向结合能力、知识点的准确性、资料的查找和把握能力、组员间的协作沟通等进行点评。对重点、难点,以及讨论中未能解决或分析深度不足之处进行深入阐述。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在同学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讨论和发言中。

3.评价指标。见习教学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常用麻醉技术、典型病例分析的模拟考试(满分100分),并记录。此外,针对PBL教学与观摩教学结合的教学效果要在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该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分别计1、2、3分。

4.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3.0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常用麻醉技术与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模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见表1。

表1 麻醉科课间实习考试结果(x±s,分)

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麻醉科课间实习问卷调查结果(x±s分)

三、讨论

临床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单调,学生完全被动学习,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与学都面临很大困境。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既调动学员积极性,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真正的临床医师,面临提高操作技能、处理临床病例的问题才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最根本的动力。模拟教学与PBL教学能完全达到上述目的。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模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而模拟人的应用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和技能培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麻醉实践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临床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硬膜外腔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在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中,操作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模拟系统具有很好的仿真性,训练过程不受医疗安全、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因素的干扰,且可重复操作,完全能保障麻醉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我们采用的模拟人教学与训练在麻醉技能操作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PBL)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该方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进行的,是一种纵向综合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扩展横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理论知识,在解释各种现象时学习与运用基础知识[4]。PBL教学法与传统医学教育的“主题导向学习模式”(subject based learning,SBL)完全不同,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5]。二者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获得极大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的多向交流。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而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记忆深刻,因此,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强。④培养了学生把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以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能力。⑤它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综合理解、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在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对临床麻醉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医院在选择人才时纷纷提出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麻醉毕业生[6]。而高素质的麻醉医师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我院采用的模拟教学、观摩教学、PBL教学能切实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是麻醉学课间实习期实用、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健,张金钟.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POM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71-72.

[2]路志红.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杂志,2010,(1):183-185.

[3]闫肃,刘功俭,刘金东.麻醉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83-84.

[4]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2):423-424.

[5]Koh GC,Khoo HE,Wong ML,et al.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CMAJ,2008,178(1):34-41.

[6]袁红斌,李永华,张红武,等.运用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66-367.

作者简介:钟海燕(1973-),女,医学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endprint

摘要:探讨在麻醉本科生见习教学中使用观摩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模拟教学结合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麻醉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28-02

在麻醉专业教学中,课间实习课是联系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1]。我院从2001年招生麻醉本科生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摸索,近期在课间实习中采用观摩教学、PBL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2008级麻醉本科生,共81人,按学区分两组,试验组,39人,采用多模式教学法,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完成21次(82学时)的见习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主讲为主,结合学生手术室参观。试验组,在气管插管技术、椎管内麻醉技术、有创循环监测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采用模拟人操作学习法,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其余内容按亚专科分类进行两次(8学时)的学习,即观摩教学与PBL教学。具体如下:①手术室观摩教学。同学参观指定亚专科的手术与麻醉,教师重点总结此亚专科手术的麻醉特点。②拟定下周相同亚专科的PBL教学课程。选择临床实例与相关问题,如:头颈颌面手术的麻醉、胸科手术的麻醉、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腔镜手术的麻醉等。病例中提供主诉、现病史、主要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拟定的手术方案。问题涉及评估病人分级、术前准备是否达标、如何选择麻醉方式、术中麻醉管理计划、预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等。③任务布置:病例讨论内容布置到小组长并落实到每位同学。由组长对学生进行任务分工,组织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查找资料,寻求病例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④课堂讨论:每个小组分别有代表发言,报告各自负责问题的资料查找来源与结果,并就病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其他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防止“跑题”,并控制讨论进程及时间。⑤教师点评:讨论结束后,教师就讨论中对问题的解决程度、知识的横向结合能力、知识点的准确性、资料的查找和把握能力、组员间的协作沟通等进行点评。对重点、难点,以及讨论中未能解决或分析深度不足之处进行深入阐述。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在同学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讨论和发言中。

3.评价指标。见习教学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常用麻醉技术、典型病例分析的模拟考试(满分100分),并记录。此外,针对PBL教学与观摩教学结合的教学效果要在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该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分别计1、2、3分。

4.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3.0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常用麻醉技术与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模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见表1。

表1 麻醉科课间实习考试结果(x±s,分)

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麻醉科课间实习问卷调查结果(x±s分)

三、讨论

临床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单调,学生完全被动学习,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与学都面临很大困境。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既调动学员积极性,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真正的临床医师,面临提高操作技能、处理临床病例的问题才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最根本的动力。模拟教学与PBL教学能完全达到上述目的。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模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而模拟人的应用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和技能培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麻醉实践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临床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硬膜外腔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在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中,操作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模拟系统具有很好的仿真性,训练过程不受医疗安全、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因素的干扰,且可重复操作,完全能保障麻醉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我们采用的模拟人教学与训练在麻醉技能操作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PBL)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该方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进行的,是一种纵向综合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扩展横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理论知识,在解释各种现象时学习与运用基础知识[4]。PBL教学法与传统医学教育的“主题导向学习模式”(subject based learning,SBL)完全不同,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5]。二者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获得极大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的多向交流。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而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记忆深刻,因此,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强。④培养了学生把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以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能力。⑤它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综合理解、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在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对临床麻醉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医院在选择人才时纷纷提出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麻醉毕业生[6]。而高素质的麻醉医师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我院采用的模拟教学、观摩教学、PBL教学能切实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是麻醉学课间实习期实用、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健,张金钟.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POM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71-72.

[2]路志红.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杂志,2010,(1):183-185.

[3]闫肃,刘功俭,刘金东.麻醉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83-84.

[4]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2):423-424.

[5]Koh GC,Khoo HE,Wong ML,et al.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CMAJ,2008,178(1):34-41.

[6]袁红斌,李永华,张红武,等.运用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66-367.

作者简介:钟海燕(1973-),女,医学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endprint

摘要:探讨在麻醉本科生见习教学中使用观摩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模拟教学结合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麻醉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28-02

在麻醉专业教学中,课间实习课是联系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1]。我院从2001年招生麻醉本科生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摸索,近期在课间实习中采用观摩教学、PBL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2008级麻醉本科生,共81人,按学区分两组,试验组,39人,采用多模式教学法,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完成21次(82学时)的见习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主讲为主,结合学生手术室参观。试验组,在气管插管技术、椎管内麻醉技术、有创循环监测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采用模拟人操作学习法,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其余内容按亚专科分类进行两次(8学时)的学习,即观摩教学与PBL教学。具体如下:①手术室观摩教学。同学参观指定亚专科的手术与麻醉,教师重点总结此亚专科手术的麻醉特点。②拟定下周相同亚专科的PBL教学课程。选择临床实例与相关问题,如:头颈颌面手术的麻醉、胸科手术的麻醉、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腔镜手术的麻醉等。病例中提供主诉、现病史、主要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拟定的手术方案。问题涉及评估病人分级、术前准备是否达标、如何选择麻醉方式、术中麻醉管理计划、预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等。③任务布置:病例讨论内容布置到小组长并落实到每位同学。由组长对学生进行任务分工,组织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查找资料,寻求病例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④课堂讨论:每个小组分别有代表发言,报告各自负责问题的资料查找来源与结果,并就病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对其他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防止“跑题”,并控制讨论进程及时间。⑤教师点评:讨论结束后,教师就讨论中对问题的解决程度、知识的横向结合能力、知识点的准确性、资料的查找和把握能力、组员间的协作沟通等进行点评。对重点、难点,以及讨论中未能解决或分析深度不足之处进行深入阐述。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在同学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讨论和发言中。

3.评价指标。见习教学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常用麻醉技术、典型病例分析的模拟考试(满分100分),并记录。此外,针对PBL教学与观摩教学结合的教学效果要在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该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分别计1、2、3分。

4.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3.0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常用麻醉技术与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模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见表1。

表1 麻醉科课间实习考试结果(x±s,分)

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麻醉科课间实习问卷调查结果(x±s分)

三、讨论

临床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单调,学生完全被动学习,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与学都面临很大困境。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既调动学员积极性,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假想自己是真正的临床医师,面临提高操作技能、处理临床病例的问题才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最根本的动力。模拟教学与PBL教学能完全达到上述目的。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模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而模拟人的应用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和技能培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麻醉实践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临床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硬膜外腔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在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中,操作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模拟系统具有很好的仿真性,训练过程不受医疗安全、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因素的干扰,且可重复操作,完全能保障麻醉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我们采用的模拟人教学与训练在麻醉技能操作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PBL)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该方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进行的,是一种纵向综合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扩展横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理论知识,在解释各种现象时学习与运用基础知识[4]。PBL教学法与传统医学教育的“主题导向学习模式”(subject based learning,SBL)完全不同,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5]。二者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获得极大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的多向交流。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而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记忆深刻,因此,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强。④培养了学生把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以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能力。⑤它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综合理解、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在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对临床麻醉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医院在选择人才时纷纷提出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麻醉毕业生[6]。而高素质的麻醉医师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我院采用的模拟教学、观摩教学、PBL教学能切实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是麻醉学课间实习期实用、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健,张金钟.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POM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71-72.

[2]路志红.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杂志,2010,(1):183-185.

[3]闫肃,刘功俭,刘金东.麻醉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83-84.

[4]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2):423-424.

[5]Koh GC,Khoo HE,Wong ML,et al.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CMAJ,2008,178(1):34-41.

[6]袁红斌,李永华,张红武,等.运用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66-367.

作者简介:钟海燕(1973-),女,医学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麻醉教学法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