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特权思想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2014-09-16 08:10齐宇强齐卉
今传媒 2014年9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

齐宇强?齐卉

摘 要:特殊的职业导致记者产生特权思想,由此产生特权现象,其表现是高高在上,目无一切,动辄颐指气使,发号施令;采访摆架子,讲待遇,不可一世;利用负面新闻线索,敲诈勒索,中饱私囊;捕风捉影,偏听偏信; 不尊重他人,唯我唯大,扎势耍大牌;追求有偿新闻。因而在记者队伍中,必须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必须强化监督保障;必须健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记者特权;第四种权力;社会危害;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060-02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1]”在新闻界,反对记者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新时期已时不我待,这对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搞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的特权思想的产生,源自记者本身的职业。在现代民主社会里,除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外,还有第四种权力,就是言论自由,这个权力可以说是民主制度真正的的核心,它是公民的权利。如果说那三权是国家的权力,那么言论自由就是公民的权力,它构成对那三个国家权力的全方位的监督[2]。正因为记者可以行使这第四种权利,加之人们对记者又是“无冕皇帝”、又是“见官大三级”的称呼和恭维,于是,一些记者的特权思想潜移默化地就产生了。

一些记者有了特权思想,随之便有了特权现象,这个特权现象,不仅对记者的道德价值观造成危害,也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二、记者的特权现象

1.高高在上,目无一切。许多市县区的领导,提起一些记者,真是满肚子苦水无处说。他们说,一些前来采访的记者,尤其是个别驻记者站的记者,来采访几次发了几篇稿件后,就自认为给当地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了骄傲的资本,更有了伸手的资本,于是,有的给他人要官;有的给他人要工程;有的给他人要工作;甚至有的还明目张胆要好处,你答应吧,显然不可能,不答应吧,马上变脸,不是拿写负面报道曝光,就是写所谓的内参进行威胁,让人十分被动,也十分头疼。还有的领导说,个别记者索性介入到党政班子中,戳事弄非,搞得当地的党政班子不团结,一时满城风雨,简直让人没法工作。

2.基层采访摆架子,讲待遇,不可一世。常常是意识上自我膨胀、态度上盛气凌人、行为上飞扬跋扈。这些记者,就是一些群众嘲讽的“扎势记者”、“摆架子记者”,他们自以为自己就是领导的领导,受基层同志的邀请,到下面采访,要求很高,非好车不坐,非高档宾馆不住,非茅台酒不喝,非软中华香烟不抽,甚至有的或明或暗要求提供特殊服務。去时要高接,走时要远送,还索要当地的土特产和礼品,如果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不是终结采访,就是扬长而去,不仅对当地造成经济损失,还对所在的媒体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对这样的记者,对当地的政府官员和群众来说,只有请来采访的第一次,绝对没有第二次,如果这些记者再来采访,他们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唯恐躲避不及。还有记者,采访时,不懂装懂,指手划脚,采访对象当面不说,背后嗤之以鼻。

3.利用负面新闻线索,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这些记者,有的是拿着掌握的负面新闻线索,直接到基层明目张胆敲诈勒索;有的是和一些小报的记者或者所谓的新闻自由撰稿人勾结一起,美其名曰新闻“走穴”,专找基层单位和基层政府的工作失误,甚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写出批评稿件,拿给对方,问对方公了还是私了?公了就是见报,私了嘛,就是拿钱。不少基层单位和基层政府的人,只好花钱消灾。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基层叫苦连天,还给一些假记者开辟了敲诈通道,假记者只要一听说什么地方有负面新闻线索,就一拥而上,大发其财;更有假记者索性拉大旗作虎皮,冒充是中央或省级权威媒体,拿着摄像机或录音笔,招摇撞骗。

4.捕风捉影,偏听偏信。个别记者为了完成写稿任务,接到一些群众提供的负面新闻线索后,不是深入去采访双方当事人,而是只听一家之言,便匆匆写成稿件予以刊发,常常颠倒了黑白,给被批评对象造成重大损失。还有的记者甚至把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去深入采访和了解,仅凭自己的想象和推测,把无说成有,把小说成大,甚至为吸引受众眼球胡编乱造,如此炮制出的新闻,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还严重欺骗了群众。

5.不尊重他人,唯我唯大,扎势耍大牌。这些记者参加一些会议时或采访他人时,有的有意迟到,以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有的三番五次请不动,就是勉强到了,不是说采访的题材不行,就是指责对方准备不够,横挑鼻子竖挑眼,把请他的人整得下不了台。

6.追求新闻稿件的含金量。一些记者,不是为了新闻写稿件,而是为了金钱去写稿。经常是参加某个新闻发布会和参加某个活动前,先打听是不是发红包或者是不是发什么纪念品,有利就去,没利就不去;还有的去了后,不是为了写稿件,而是为了拉广告,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办会或办活动的人死磨硬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更有甚者,把对方原本要刊发的广告,想方设法变成所谓的“软广告”,按照新闻稿件予以刊登,将对方的广告费轻轻松松装进自己的私囊。追求有偿新闻,还演变成了有些记者到了灾难发生地,拿了对方的大红包后,对灾难不进行客观报道,而是轻描淡写,甚至有些厚颜无耻者,还会对发生灾难的单位进行所谓的正面报道;还有些记者为了追求金钱,和一些官欲熏心者捆绑在一起,拿了这些人的好处后,便炮制颂扬这些人政绩的稿件,有的说上,没有的编上,连篇累牍予以刊登,给这些人当官摇旗呐喊,铺就道路。

面对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有些有识之士在网上惊呼:中国新闻界的信任危机降入新低谷,令人忧心忡忡:原来那么多新闻,后面都是钱权驱动和运作;如此,可以信赖的媒体和新闻何在[3]?

还有人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新闻这支硬挺挺的旗杆被金钱腐蚀得千疮百孔,斑斑锈迹甚至呈现出浓重的‘黑渍”,甚至称之为“媒体的黑社会化”和“媒体的流氓化”。如是,一个以公共服务、甚至被认为以为民请命为志的职业何在[4]?

三、反对记者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对策

1.必须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反对记者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应该从反腐倡廉教育入手,坚持教育的经常性,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突出教育的实效性,根除特权思想,做到教人从善。通过贯彻“八项规定”和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多种形式教育,让记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教育记者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同时,谨记新闻媒体是党、国家和政府的代言人,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舆论导向的标杆[5]。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新闻真实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才能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新闻职业道德、廉政法规、岗位廉政教育,加强示范和警示教育,铲除滋生特权的土壤和条件,形成倡廉肃贪的社会氛围。

2.必须加大惩处力度。特权往往与腐败结伴而行,有了特权,腐败往往随之而来。各新闻单位的纪检部门,要负起责任,要重视基层的举报线索,严肃查办记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对损害群众利益和新闻单位利益的特权案件,一查到底,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特权必打。避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于严重违纪问题必须查办,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害群之马,应移送国家司法机关严惩不贷。切实做到惩恶扬善,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使记者恪守新闻道德,不敢犯错误。

3.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领导干部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领导干部首先要破除特权思想,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名记者,自觉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带头接受群众监督,保持清正廉洁;在反对记者特权和特权现象上,上级领导要给下级领导做榜样,“一把手”给副职做榜样,一般领导给干部做榜样,干部给群众做榜样,营造上行下效自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生动局面。

4.必须强化监督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完善第四种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促使记者正确使用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坚持关口前移、实行过程监控;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党内监督、记者互相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延伸监督线,扩大监督面,形成监督的合力,让第四种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必须健全长效机制。反对记者的特权思想和克服特权现象,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约束,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在记者采访、写稿、发稿和稿件采用等环节,建立健全防范和约束机制,对可能出现问题和有“含金量”的稿件,不但坚决不予刊发,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实行稿件的问责制度,谁的稿件出了问题,谁负责,该重罚的决不手软,这样才能使记者不能也不敢突破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界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铲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現象[N].人民日报,2013-1-23.

[2] 胡语.第四种权力[EB/OL].共识网21ccom.net,2013-01-05.

[3] 展江.愁云惨雾笼罩下的记者节[EB/OL].新浪专栏·观察家,2013-11-04.

[4] 成都升学那些事的博客:笔杆子[EB/OL].新浪博客,2013-11-01.

[5] 邓正悦.建构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J/OL].新闻传播2010(5).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
交通事故道路条件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妥善处理涉检信访
小议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ICU医院感染状况的调查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