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爱民
摘 要:做记者就要写新闻报道。通讯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题材,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相比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较有创造性,写作的手法较为多样且富有文采。部分记者在写通讯的时候,文章所谓的有水平、有学问的“高雅之美”,就是在文章中堆积一些华丽的辞藻。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在通讯创作的亲身感受,论文内容摘要:介绍了通过多用惯用语、引用俗语(谚语)、穿插歇后语、巧用顺口溜、“客串”广告语、善用成语使通讯增色的体现通讯写作“通俗美”的几种表现手法,给读者以启迪。
关键词:通讯写作;“通俗美”;表现手法;大俗大雅;俗中藏雅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164-02
当记者拿起笔来写通讯的时候,总想写得既有力度又有文采,不免搜肠刮肚费劲脑汁,堆集一些华丽的辞藻在通讯之中。以为这种才“美”,才有水平、有学问。其实不然。我们说:“高雅之美”是“美”,那么“通俗之美”也是“美”。通俗并不等于肤浅,是因为它把高深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变现出来,产生美感,使通讯增色,给人以启迪。怎样使通讯写作达到通俗美呢?许多名家大师已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此,本人只想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多用惯用语
所谓惯用语,是指在老百姓中广泛流行的有指代和比喻意味的习惯说法。比如:把工作互相推诿说成是“踢皮球”或是“扯皮”;把抓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说成是“充电”;把迎奉上司说成“拍马屁”;把工作辞退说成是“炒鱿鱼”;把该公开办的事不公开称作是“暗箱操作”;把升学率为零说成是“剃光头”;把官升的快说成“坐直升飞机”;把解除束缚说成是“松绑”;把内部不团结说成“窝里斗”,还有什么“市场疲软”、“劳动力富余”、“软着陆”等等……这些在群众口头上习惯常用的词汇,如果写在通讯中,的确增色。如刘衡在《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中,就用了许多惯用语[1]:
我说:“鸭姑娘,你小小年纪,一年收入九千几,本事真大!”
他对我说:“哪里,哪里!我一只巴掌拍不响,这九千多元是我们一家子5个劳力合起来挣的……手拿一杆金枪,脚踏一叶扁舟,当上了‘鸭司令 ……”
妈妈告诉我:“鸭子虽小,浑身是宝,国计民生不可少”
原来鸭子有很多地方像人:年轻的鸭子喜欢打扮,穿得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年老的鸭子胡不溜秋,老里老气。公鸭体格魁伟,毛色鲜艳;母鸭小巧玲珑,十分朴素。有蛋的鸭子像人坏了肚子、尾巴拖下来,走得慢;没蛋的一身轻松走得快。有病的鸭子不想吃、不想动,没病的东咧咧、西咧咧,嘴巴不肯歇一歇。
在以上这段文章中,作者接连使用了:“一只巴掌拍不响”、“当了鸭司令”、“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灰不溜秋”、“老里老气”、“怀上肚子”、“东咧咧、西咧咧”等等惯用语,效果极佳,一个活泼可爱的放鸭姑娘跃然纸上。
二、引用俗语(谚语)
“俗语”是指普通流行的话语,包括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大多反映了人民的心愿,记录了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道理深刻,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如果能恰当引用就会使通讯产生美感。有一年秋天,笔者曾采访过一位老农,与老农有如下对话:
我问老农:“何时种小麦适宜?”
老农说:“要知山中路,须向打柴人”。说完,指了指身边的农技员(人称土秀才)。
土秀才对我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我问他:“早了或晚了有什么说法?”
土秀才说:“白露麦,长过墩;寒露麦,鸡爪墩;霜降麦,一根针。早了或晚了,都会造成减产。只有秋分时节种的麦,才有增产的保证。”
随后我又问土秀才有关小麦的田间管理,他说:“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种子下地,管理上马;三种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以上采访中,老农和土秀才均说出了有关种好小麦方面的农谚俗语。尔后,在采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时,他们都有本行业的俗语。
如:“端谁碗,受谁管”;“人要脸,树要皮”;“官不打送礼的,狗不咬拉屎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活百年”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笔者多次将这些俗语写进通讯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穿插歇后语
歇后语,俗称俏皮话或完侃子。这是“高雅”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文章中穿插使用几条歇后语,其通俗美更是活灵活现。因为它包含了群众的智慧,从古至今广泛流传,妙趣横生。如:“麻袋装菱角——露尖”;“瞎子点灯——白费蜡”;“鼻子尖挂灯——闻(文)明”;“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吃饱练上吊——没事找事”;“卖豆腐搭戏台——买卖不大架子不小”;“大姑娘坐轿——头一回”;“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夜猫子打盹——睁只眼闭只眼”。歇后语在通讯穿插运用,要讲究场合,不同的场合适应不同的歇后语,才能使通讯生辉。比如形容生活提高和工作成绩的,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形容祸从口出的,可用“撅嘴骡子卖个驴钱——贱在嘴上”;形容蛮横霸道的可用“黑瞎子(狗熊)打立正——只手遮天”。《历史的审判》就巧妙地穿插了歇后语。文章是这样写的“……在特别法庭的审讯中,反革命主犯江青毫不掩饰地供称,她就是‘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2]。充分暴露了江青一伙反革命真面目。歇后语如果用反了,那就有失大雅了。比如有一村民丧父,一好友前去吊唁。那好友对孝子说:“哥们,你们节哀老爷子去世了,虽然心疼,但是不要坛子放屁——想不开”。这句歇后语就用反了,弄得哭笑不得,非常尴尬。
四、巧用顺口溜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较为广泛的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读来却朗朗上口。如果在通讯写作中巧妙的运用一二,更能产生美感。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被采访对象用顺口溜形式作答。在大呼隆年代,群众的顺口溜是:“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工分挣到手,吃穿都有”;“地瓜干子當主粮,鸡腚眼子当银行”。实行责任制后,则是“满坡都是人,人多不成群,各就各的位,人人有责任”。在形容美好生活时,他们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细粮,盖新房,穿新衣,娶新娘”;在形容发家致富方面;“不出院,万把块”;“要想发家致富快,少生孩子多种树”。在抨击社会丑恶方面,群众的顺口溜则更多。
比如:“同志们加油干,一年挣了四十万,买辆乌龟壳,拉个王八蛋”;“打开车门向里看,里面谁是贪污犯,先枪毙,后办案,绝对不会出冤案”;在形容某些官场腐败时,则是:“上午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搂着裙子转”;“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玩‘那个三个四个不累”;在形容三讲取得成绩时,则是:“酒场少了肚子小了,小秘跑了,夫妻好了”。在形容计划生育上报不实时,则是:“村骗乡,乡骗县,一只骗到国务院”。在通讯写作时,巧用顺口溜,的确能产生通俗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文,作者就巧用了两句顺口溜:“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3]。较强地放映了焦裕禄带领群众,靠自己的一双手同风灾、涝灾、盐碱斗争的感人事迹。
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语言。只有获得丰富的语言,才能把通讯写得有声有色,富有通俗美。有人认为,群众的顺口溜是耍贫嘴,写通讯引用顺口溜则有碍大雅。其实不然,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两则,职能给通讯添彩。但不能用多,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度”,就不美了。
五、“客串”广告语
当今广告语创意很深,有些广告语妇孺皆知,在写通讯时,如能巧妙地把一些广告词“插足”进来,也可以产生通俗美。笔者曾采访过一个公司经理,他曾用广告语挥回答你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当问起他的事业时,他說:“只要是他想干的事,那就是‘跨上轻骑,马到成功”!当笔者问起他的夫妻感情时,他又说“农夫山泉,有点甜”!当问起他的健康状况时,他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有一次,经理听说汽油要涨价,买了好几吨存了以来。当笔者问及此事时,他说:“康必得治感冒,常备重要哦”!其实生活中,不光是这位经理善于“客串”广告语,其他如能也常是这样。因为现在电视已普及,一些生产厂家无时不在电视上做广告,时间长了,广告词已将受众的耳朵磨出了“茧子”。熟能生巧,他们套用或客串广告词来用于日常语言交际是自然的事。当我们写通讯时,不妨在恰当的时候,也来上一两句,那么文章就显得生动活泼多了。
六、善用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容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了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的特点好似四字组成,有出处。多有典故演绎而来。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黔驴技穷”等等。大凡每篇通讯,作者都把成语作为一道“主菜”。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则多用成语。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则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中的项羽。文中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见四面的汉军里都是楚人的歌声,疑心楚国的地方全被刘邦占领了”。后来,人们也多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反复无常”是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这样一会那样,变动不定,曲波在《智取威虎山》中描写杨子荣智斗栾平时就曾用到了这一成语:“反复无常好阴险,吞吞吐吐定藏奸,踏破山门留脚印,要把共军引上山”。杨子荣义正词严斗败了栾平,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最后里应外合,攻破了匪巢威虎山。
我国的四大名著的作者,皆是善用成语的大师,每当拜读时那朗朗上口的成语,无不脍炙人口。
总之,以上谈了有关通讯写作通俗美的几种表现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通讯达到“通俗美”,一是要“通俗”而不能“低俗”、“媚俗”和“庸俗”,要大俗大雅,俗中藏雅。如“俗”不达意,则会让读者感到“俗不可耐”。二是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情境,如果一味的“俗”起来,信口开河,“俗语”连珠,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三是要“按需分配”、“文为心声”,只有在描写诚恳、朴实的人物时,记录他们通俗的对话,才能自然生动、亲切感人。否则,通讯写得再通俗,也产生不了美感,只能是牛鼻子插大葱——装象(相)。
参考文献:
[1] 徐占焜.中国优秀通讯选(下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 历史的审判[N].新华社,1981-01-26.
[3] 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N].人民日报,1966-02-07.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