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见解

2014-09-16 16:11姚海礼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姚海礼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也不再只是知识的固守者,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各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中职院校,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会直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对学生的能力需求更高。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对此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动机

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消极情绪滋生,会扼制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处于学习的低谷,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才能始终处于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此时学生的情感最积极、思维最活跃,才能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看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一是发挥教师本身的魅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喜欢教师,又怎么会喜欢上他所任教的学科呢?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严师形象,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这样学生便会将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他所任教的语文学科上来。二是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信息,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将学生带入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是枯燥的写与背,而是有着优美的意境、鲜明的人物、真挚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端、发现与创新的基石。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与机会,只是在机械地接收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学生对这些知识也只是处于记忆状态,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不能灵活地运用于问题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然也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参与的机会,以问题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问题情境生活化。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加强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这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教学中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真实地再现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学生才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问题情境形象化。多媒体是一种现工化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来展现教学信息,采用多媒体来呈现问题,既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信息,从而推动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来完成问题的探究。在表象与本质间建立联系,更能够让学生突破文字的限制,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疑问。教师提问学生解决,只是为学生走进科学的大门指明了方向,而真正要让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大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要鼓励学生跳出教材与教参的条框限制,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善于质疑,要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勇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正确答案来限定学生的思维与思想,而是要深入贯穿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独特看法发表出来。一是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问题时敢于提出。逐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自然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制造各种机会。学生受自身文化基础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在思考问题时难免不周到,会浮于表面或是理解错误,不知如何提问等等。教师要做好启发与诱导工作,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向,让学生找准切入口,能够真正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三、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创新动力

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价科学得当,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取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相反如果评价不合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丧失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而精当的评价,以评价为动力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创新动机。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长处,给予学生及时而必要的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比如,有的学生被动参与、课上不发言、不提问,现在积极参与了,虽然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回答问题并不是很准确,但这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样学生会以更大的兴趣与热情来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我们要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善于总结,从多个方面入手改革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激起学生主动创新的意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