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丹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探究”为根本,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另外,还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程必须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小学生基本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科学课的趣味性。那么我们要怎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课堂中,我们应该科学的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的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力求把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如,在教学“磁铁”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出一张包含有各种花草的图片,再用曲别针夹住一只纸蝴蝶,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不能用手碰蝴蝶,谁能够让蝴蝶飞向花丛之中?学生们觉得这一问题非常有趣,都想上台试一试。于是我从他们中选择了几名比较踊跃的学生,但皆以失败告终。这时我告诉学生我能够做到,学生们都惊讶不已,我拿出准备好的磁铁放在图纸的后面,紧贴夹住蝴蝶的曲别针然后移动磁铁,果然蝴蝶朝着花丛缓缓移动,学生们都作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而且都注意到我手中的磁铁。这时,我再引出这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便会在课堂中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身边发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地球内部有什么这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首先使用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做一个小球当作地核,之后施用另一种颜色的橡皮泥将小球包裹起来作为地幔,最后用第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包裹在最外层作为地表。这样学生们就得到一个三层包裹的球体,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我们让学生用小刀切去球体一个三角,从而直观的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运用这种方法,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从不同视角来看问题。
三、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的讨论并不是无目的无基础的,它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从而了解探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知识,进而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正确方法。如,我在讲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提问: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家家户户的生活都离不开点,那么大家知道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好处呢?学生们立即开始交头接耳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在夏天的时候开空调,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洗热水澡,还有的学生说有电可以让机器运转……这时我再要求学生思考:大家知道电给我们生活会造成哪些危害吗?当有人触电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学生讨论之后我请几名学生上台模拟了有人触电后应如何抢救,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通过课堂活动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积极性。
四、科学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观察对于科学课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实验,在观察中培养耐心和细心,从而更好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比如说我在教学“细菌”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把鱼的内脏放在一个玻璃容器中,要求学生隔天进行观察并记录其中发生的变化,虽然学生每天都在观察记录,但是却并不懂得内脏腐烂的科学道理。于是我向学生讲述了细菌让内脏腐烂的过程之后,学生们都兴奋的说,老师我知道鱼的内脏为什么会腐烂了。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得非常高涨,对于实验的印象也加深了很多。另外我还善于抓住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进行科学实验,给予他们足够的创新空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探究式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寓乐趣于探究学习之中,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