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
最近几年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思想指导下前进。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努力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加更多的趣味。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呈现出了新的景象,学生的学习、卫生等方面也有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几年,学校不断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也得到了“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简明扼要可见,笔者将这些年的校园建设工作总结为“一二三四”。
一、突出德育工作“一”个主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需求了,而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战略工程。只有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到实处,才能为提高全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始终牢固把握德育工作这一主题,让学校这个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发挥更好的作用。
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关于德育工作的会议,学习上级下发的文件与先进的工作思想,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的计划。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还会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小学德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供教师随时翻阅。
这样,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学生的行为逐渐规范起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够促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确保人员和资金“两”个到位
为了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必须确保人员和资金这两个方面能够全部到位。
我们首先成立了一个校园文化建设小组,成员有校长、主管书记和主任、学生会长、班主任等,涵盖了学校政教工作的方方面面。主管书记和政教主任分为一组,负责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学生会长和班主任分为一组,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制度;校长和学校的安保人员为一组,负责学校的安全及安全教育。这样,将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人员网建立起来,才能让各项制度更好地落实。只要每个组的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与分工,就能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其次,资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我校领导一直秉持着“三多”的策略,即多写、多说、多跑。多写就是在一些人群聚集的地方写上大字标语,让群众都明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家长、学校、国家的重要性;多说就是要去各个学校与事业单位游说,向他们讲述一些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多跑就是要多去领导处汇报,让领导明白我们的意图,给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筹措到了数万元的资金。有了这些资金,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条件也得到了一些改善。
三、校园“三”境的优化
校园的三境是指视听环境、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我们要将学校建设成学生的乐园,让他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游戏。
在优化试听环境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一进入校门,就能看到我们贴在橱窗里的校训,课间也能听到学生用嘹亮的歌声唱着我们的校歌。顺着学校的大道走过去,能看到两侧墙上的励志故事和图画,名人画像和中国地图贴在走廊的显眼位置。学生可以在阅览室、器材室借到自己喜欢看的书或体育用品,也可以在微机室学习电脑知识。“小小广播站”里播放着校园新闻和优美的音乐,礼堂里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这样,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合力也是强劲的,一种高雅、文明的校风在整齐有序、洁净优雅的环境中逐渐形成。
在对班级环境进行优化时,我校的所有班级将四面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少先队队旗挂在了墙上,校规和班规则挂在书报架上。此外,我们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由学生投票选出日常在遵守纪律、帮助同学、尊敬教师、学习刻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他们“每月之星”的光荣称号,并将获奖者的照片张贴在教室里。
校园环境的优化主要目标是要将校园的文化品位提高,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景致,使人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散发文化的光芒。在我们的操场边围了一圈四季常绿的冬青,碧绿青翠,让学生感受到了它蓬勃向上的力量,不畏严寒的品质;在校园的大路两旁每隔五步有一棵银杏树,到了夏天,绿树成荫,学生可以在树下读书、游戏;广场边的花圃里种满了月季花,从春到秋,都能看到它在努力生长、开放。
四、“四”个结合是重点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学校重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
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外兴趣活动相结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园建设与文明习惯相结合。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养成教育和日常行为训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校园管理中,我校坚持在教学楼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为领导、教师、班级出主意,想点子,参与管理。这种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思维,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弦和,则音美;人和,则业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校园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将竭尽全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交流,扬长避短,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