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玉
河北围场县大头山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围场 068450
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患者在无尿失禁的情况下,由于一些外在的因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且不伴膀胱的逼尿肌收缩。临床常给予物理疗法,常规的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准确判断针刺的深度[1]。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年龄27~67岁,平均(58.4±4.5)岁;病程1~12a,平均(7.4±1.4)a。观察组40例,年龄29~66岁,平均(57.7±4.2)岁;病程1.5~13a,平均(7.8±1.1)a。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选取骶尾边缘,且平第4骶后孔水平处(双侧);尾骨旁0.5寸(双侧)。上两针主要是采取0.4mm×100.0mm毫针直刺进入,深度75.0~90.0mm,达尿感为最佳;下两针使用0.4mm×100.0mm毫针斜刺进入,深度90.0~110.0 mm,使得达尿感为最佳;患者在针刺之后将针柄与G6805型的电针仪连接,上针连接正极,下针连接负极,并采取连续波刺激,频率控制为2.5Hz,针刺强度为患者可耐受,且无不适感,留针时间60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2]。
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主要采取Urostym型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对患者实施电针阴部神经刺激过程进行监控,观察阴道的压力状况。首先,让患者取俯卧位,将探头外套避孕套置入阴道,并在探头的位置注射5.0mL的空气,有效连接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并注意患者的基本信息。同时,创建治疗程序,有效启动程序治疗。调节后实施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详细询问患者的感受,从而有效确定针刺点是否正确。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的具体方法参考对照组。
1.3 疗效评定 依据临床症状评分和应力试验以及护垫试验综合评估,分为4个等级:(1)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症状评分减少100.0%,应力试验和护垫试验均阴性;(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减少75.0%~99.0%,应力试验和护垫试验均阳性;(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减少50.0%~74.0%,应力试验和护垫试验均阳性;(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减少不足50.0%,且应力试验和护垫试验均阳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组别 n 40 20.4±4.5 9.6±2.4观察组 40 19.8±5.4 4.2±1.1 t 0.2024 9.0221 P值 >0.05 <0.05值
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常采取物理治疗,促进患者盆底肌肉的收缩,促进功能的恢复。传统的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主要是综合了盆底肌肉训练和神经电刺激方法,主要是直接刺激患者阴部神经的兴奋性,促使排尿功能恢复正常[3]。常采取主观判断针尖的位置,部分患者无法判断针刺的深度。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效果是医师们关注的重点。
临床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由于应用的生物电反馈监控仪能够有效观察到阴道的压力状况,并真实反映盆底的收缩能力。由于能清晰判断,利用盆底的收缩情况指导医师如何正确操作,减少失误。
综上所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给予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1] 卢静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8):691-695.
[2] 赵琳,汪司右 .不同频次阴部电针神经刺激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5):391-393.
[3] 朱志强 .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39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