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路希望之火

2014-09-15 08:29董松涛
山花 2014年4期
关键词:麦卡锡危机儿子

董松涛

本文从生态伦理学视角对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进行解读,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剖析了危机的根源,告诫人类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发展模式,与自然和谐共存,呼吁人们要崇敬自然、关爱他人,并最终指出友爱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走出生存困境的希望之火。

引言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严重失衡,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生态伦理学以“生态伦理”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及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是20世纪初萌芽的一门新兴学科。德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在1923年首次提出创立生态伦理学的主张,强调生态整体观下的共生,即生态中心论。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伦理的评价依据和标准:“一件事物,当它倾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当的;反之,就是错误的。”生态伦理学肯定一切生命的平等性,倡导人类将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大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道德的范畴,其核心理念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等级观念,强调人只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万物共同构成整个生态体系,要摆脱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走出困境,人与自然就必须相互依存,人与人应该相互关爱。

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科马克·麦卡锡是近年来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美国实力派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有着美国南方小说的风格,而且带有哈特西部小说的印迹,甚至还蕴含了梅勒和巴塞尔姆后现代小说特点,其作品既展现了文本的清晰感,又不缺乏历史的厚重感,VereenBell认为他的语言“既有厚度,又有启示录特质”,麦卡锡的语言描写得真实而细腻,却又充满暗示,使人极为震撼,互文性、拼贴等非线性手法的运用,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路》是麦卡锡的第十部长篇小说,自2006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和批评家的好评,并于第二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视角从以前的边疆扩大到整个美国甚至是整个人类,以科幻的色彩呈现了世界末日的恐怖场景,麦卡锡以“缓慢、残酷、微观、绝望而又血腥的叙述”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末日世界的悲惨和人们的绝望。小说通过描写一对父子在大灾难之后艰难地寻找生存希望的南下之旅,前瞻性地展现了现代社会存在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作品蕴含着浓郁的生态伦理思想。

危机之路

生态危机造成的生存困境和社会混乱,使主人公父子步履维艰,无时无刻不胆战心惊。小说《路》中的“路”是时时处处充满了危机的路,也是生态走向危机之路,它包含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方面的危机。

1.自然生态危机

小说关于末日危机的描写就像《圣经·启示录》中末日的突然降临一样,人们毫无防备,刹那之间,植物灭绝,动物消亡,人类尸横遍野,城市变成废墟。作者把末日危机定格于某一天的凌晨一点十七分,似乎刻意地与《圣经-启示录》节中的世界末日相呼应。麦卡锡虽然始终没有明确指出造成末日危机的具体灾难,但行文中“一束细长之光”、“一阵轻微的震动”、“笼罩一切的厚厚灰尘”及大雾、暴雨和父亲的不明疾病,使人们不由得联想到核爆炸,暗示了科技发展在带给人类财富的同时也为奴役自然提供了可能,盲目地发展科学技术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毁灭性破坏,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末日危机,至于危机是不是由核爆引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危机正在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奴役自然、牺牲自然为前提,人类文明的存在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麦卡锡认为动物也是有思维和感情的,反对人类一味地剥夺和践踏动物的生存权利,倡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其作品常常关注动物的生存状况,《路》中提到的动物有鱼、猫、海鸟、乌鸦和猎鹰,但这些动物只是一些尸骨残骸,仅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唯一还有生命的是一条“瘦骨嶙峋”的狗,对这些动物悲惨境况的描写,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道德关怀,尤其是父子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还放过了这条狗,恪守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这暗示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在“动物权利论”的基础上,小说《路》进一步扩大了道德关怀的范围,相对于动物,作者对植物的描写则着墨更多、篇幅更大,像“烧焦的树干和森林”、“干黑的灌木”、“枯黑的常青藤”和“枯死的芦苇”等都像动物一样了无生气,一片荒芜,连植物都遭到了毁灭,我们不难想象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世界正在走向毁灭,作者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末日危机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引起了读者心灵极大的震撼。

2.社会生态危机

小说勾画了末日危机带来的荒凉和破败,末日世界就像是“黑色巨幕下的一座庞大的游乐场废墟”。生态一旦崩溃,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随之毁灭,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危机,捕食者捕杀同胞为食,人类手足相残。面对末日危机,幸存之人又该何去何从?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失去了原有的友爱与和谐,人吃人的恐怖境况使母亲完全丧失了对上帝的信仰,在彻底绝望之下最终选择了逃避,她不顾丈夫的恳求,甚至没有跟儿子告别,就匆匆地抛下丈夫和儿子追随死神而去,伤心的父亲别无选择,只能怀着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带领儿子南下以寻求生存的希望,沿途要穿越城市的废墟和严酷的荒野,一路上遭受着饥饿和寒冷,尤其是面临着凶残猎食者的威胁,他们残暴地捕杀手无寸铁的幸存者作为自己的食物,即便他们自己也面临着被同伴随时吃掉的危险,弱者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在南下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孤身小男孩,儿子虽极力恳求父亲向他提供帮助,但最终还是被父亲拒绝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漠然、冷酷和残暴,凸显了严峻的社会生态危机,折射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已被人类所抛弃,追逐物质利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endprint

总之,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迅猛发展、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使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困境,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精神依托,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空虚,人们的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都出现了错乱。

希望之火

麦卡锡在小说《路》中极端地虚构了大灾难的恐怖场面,以科幻的色彩柔和了现实的元素,夸张地展现了现实社会的突出问题及其面临的生态危机。书中主人公父子的南下之旅充满了绝望和无助,虽被死神笼罩,父亲却坚定地保护着儿子一路前行,鼓励儿子寻找希望,整篇小说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恐惧感,给人以无尽的伤感,时时暴露的是人性的堕落和贪婪,处处渲染的是一种极度的悲观情绪。世界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希望,如果真的有,“就必须直面最残酷的现实世界和最黑暗的人类环境才可能找到”。然而作者在小说中还是给人类的解决危机之路点燃了微弱的希望之火,危机面前,为了能使自己和儿子幸存下去,他们不断地安慰自己是火种携带者,小说《路》中的火既指父子抵抗严寒的明火,也暗喻照亮前进之路、延续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父亲把他们捡来的木材之火看作上帝的火龙,临死之前的梦中之火,也使他认为儿子定能继承这种“友善”之火,照亮希望之路。父亲死后小男孩遇到了一群好人,向他伸出了善意的援助之手。对希望之火的描述暗示了人类如果不想成为最后一个灭绝的物种,就要崇敬自然、关爱他人,从而建立一种和谐共存的生态格局。

1.崇敬自然

作者以极端虚构的形式向读者描绘了一个末日世界,作者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无限放大,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足以唤起日益麻木的人类来正视残酷的社会现实,其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向读者描绘世界的未来情景,而是引起读者对当前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造成末日危机的这场巨大灾难看似偶然,实际上则是人类贪欲的必然,无论这场灾难是什么,都是人类的过度贪欲所致,人类当前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各种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山体滑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程度加剧等都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理论上,任何一种危机都存在导致小说中世界末日的可能性。为了私欲,人类不顾一切地改造自然、奴役自然,从而导致生态危机,人类实际上是在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正如蕾切尔·卡逊所说,“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埋葬自己”。因为大自然的资源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时候,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把握好尺度,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模式,要崇敬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2.关爱他人

生态危机造成的生态困境使人活着比死亡更可怕,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才是人类的真正末日,是人类的终极灾难。父子俩一直生活在生与死的纠结、善与恶的较量之中,不停地遭受着人性的冷酷和拷问。麦卡锡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暗示了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灾难还没有终结我们的生命,而我们自己却失去了希望和信念,丧失了我们作为自然生态一员应该付出的爱和责任,正如父亲最后所言:“也许只有当世界瓦解之时,才能看出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作者由此暗示我们:在绝境之中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就是“善”,好人终会走上希望之路。由此可见,真正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而不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对立。所以父亲的冷漠和睚眦必报预示了其最终在目的地海滩的死亡,儿子却有着“基督般的仁慈”,他可怜半瞎老人、同情遭雷劈伤的路人,甚至请求父亲不要伤害偷他们东西的贼,这种完全单向度的爱,则预示了他遇到了好人一家的相对美好的结局。作品中父亲带儿子逃脱“食人窟”时急切焦躁的心情彰显了他的爱子之心,儿子是他克服各种困难和坚持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正如他自己的内心独白那样,“孩子就是死亡和他之间的屏障”,爱使他变得坚强。另外,当他们捡到一瓶未拆封的可乐时,父亲仅仅打开瓶盖后陶醉地闻了闻冒出的香气,立刻就把可乐递给了儿子,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知道唯一的这瓶可乐意味着什么,是爱,父亲根本无暇照顾自己。但儿子却坚持与父亲共同分享这份意外的惊喜,父亲虽不断推辞,却最终拗不过孩子的盛情相邀,因为他不忍辜负儿子那天真的期待眼神。儿子也许根本意识不到这瓶可乐的宝贵,但愿意与父亲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恰恰体现了对父亲的体贴与关怀。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儿子虽数度经历危险,目睹人间惨景,却没有削弱他内心的爱,他一如既往地发自内心地关爱陌生人,父亲虽然也意识到儿子的无私友爱也许会点燃这个黑暗世界的希望之火,但却明显信心不足,因为他明白世间的人心险恶,但儿子这种纯洁的、无私的、单向度的爱还是逐渐感染了自己,他开始试着去帮助半瞎老人,去原谅之前偷他们东西的贼,开始不求回报地付出友爱之心。

总之,有了关爱,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生活才有希望,父亲对儿子的呵护、儿子对他的依赖、儿子无私的友爱和父亲对付出的尝试,都使末日世界里充满了人间温情,也正是这种爱支撑着他们勇敢地追寻着希望之路。

结语

综上所述,《路》采用了后启示录小说体裁,真实地呈现了大灾难来临时的废墟、残骸、黑暗和荒凉以及人们的恐惧、绝望和无助,末日危机及其带来的恶果激起了人们的忧患意识,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麦卡锡寻求用爱的方式来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细品全文之后不难得出:崇敬自然、爱护自然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途径,关爱他人是人与人建立和谐关系的最好方法,是解决社会生态危机的最佳手段。小说《路》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展示了严酷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更在于其向我们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希望之路,只要有爱,人类就有希望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麦卡锡危机儿子
麦卡锡为何不受坚定保守派待见?
打儿子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危机”中的自信
麦卡锡:只有左手也可以成为钢琴家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