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伟
此砚出自于诗圣杜甫的故乡四川成都,早年得到它时沾满了积墨污垢,经反复清洗,方显庐山真面貌。砚为正方形,边长25.5厘米,高3.5厘米,砚边沿刻有一圈回形纹饰,砚堂设计在正中位置同为正方形,四周围渠作砚池用,砚背剔地深凿,四角突出四拐足,中间挖复手。形制简洁大方,线条柔和疏朗,石质温润细嫩,包浆自然持重,中规中矩。
该砚特别珍贵之处在于砚面砚底满刻铭文,正面砚首仿乾隆御笔阴刻“三希堂”三字格外醒目。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在此存放。三希堂中的“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另外,古文中“希”同“稀”,稀罕的意思,即为稀有的三件珍宝,在当时作为清高宗弘历书房的“三希堂”,应该是这二层含义并重。砚尾在长方框麻底上阳雕“烟云尽态”四字上下呼应,作为砚作者溢美感慨之词。左右两侧雕刻乾隆存放“三希堂”内的晋代“三王”翰墨稀世珍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此帖是一封信札,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据说每逢入冬初雪时,乾隆皇帝都要取出来看看,并在表框的四周写字,赋诗,盖章。有一天他心情特别舒畅,在帖的中央,写了一个大大的“神”字。王献之《中秋帖》“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中秋帖》纵逸豪放,应是在其父基础上创造的新体,其内容是一封很普通的书信,古人认为其“字夺文章之美”,几乎字字相连相扣,如江河之下一泻千里,情驰神纵,潇洒飘逸,畅快淋漓,被米芾赞为“天下字敬第一帖”。实际上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此帖不是献之的真迹,为米芾的摹本。王珣《伯远帖》“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我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此帖是东晋王珣的一封行草书信,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为三帖中公认的真迹。另外砚面有三处刻“乾隆宸翰”方章和“古希天子”“乐天”“御书”“绍”“兴”“墨林”“子京”“石渠宝笈”等多处铃印。
砚背复手内刻乾隆皇帝“三希堂法帖”御书:“书为游艺之一,前代名迹流传,今人兴怀珍慕。是以号古者恒钩模镌刻,以重诸奕祀。宋《淳化阁帖》其最著矣。厥后大观,淳熙皆有续刻,其他名家摹本,至不可口数。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而法书真迹,积久颇富。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编为《石渠宝笈》一书,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迹数种,即钩摹入石,矜为珍玩,今取群玉之秘,寿之贞珉,足为墨宝大官,以公天下。著梁诗正、汪由敦、蒋溥覆加校勘,择其优者,编次模勤。以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特谕。”乾隆十二年腊月御笔。铃印“乾”“隆”。
此砚正反两面阴阳交替雕刻的法帖、特谕、堂款及多枚铃印,布局老道,刀法精细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学修养。历朝各代有名的书迹字帖作品,欣赏的人都会兴起珍惜、怀恋、仰慕之情,文人雅士常常模仿古人的书法字帖,或临摹,或重写,或重刻,用来流传后世。如宋代的《淳化阁帖》,乾隆主编的《石渠宝笈》等,民间摹本更是无计其数,都是用来昭示书法之学的渊源、书法学习的榜样。早在宋代就有人把王羲之书法“兰亭序”刻在砚上,俗称兰亭砚,多有流传。清代砚刻“兰亭序”的也较多,而把“三希堂”法帖及乾隆特谕刻之于砚则极为鲜见,也许是颇费功力吧?古人把“三希堂”法帖刻在砚上,发思古之幽情,追时尚之潮流。这就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此砚,满载文人气息的雅致珍贵之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