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晖 赵彦莉
摘 要:本研究在对全国17省、市54所高校572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所呈现的特征、趋势,发现不同程度的存在价值导向偏颇、价值引导缺失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背景下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文化的紧要性,文章提出从制度建设、活动指导、价值引导和实践体验四个层面构建社团文化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活动;价值取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57-02
引言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加剧,面对世界范围价值观较量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随之而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走向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本研究以全国17个省、市54所高校的师生为调研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20份,有效回收率为89.38%,调查覆盖1347名社团骨干,3627名普通会员,616名指导教师和120名学校社团管理干部。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团活动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特点和趋势,凸显引领的紧要性。
在被调查师生中,学校社团管理干部占2.1%,社团指导教师占10.8%,社团骨干占23.6%,普通会员63.5%;共青团员占84.4%,中共党员占10.1%,普通群众占5.3%,其他占0.2%;男性占49.7%,女性占50.3%;理科占27.0%,工科占29.9%,文科占26.8%,医科占6.1%,农科占1.4%,艺术占6.8%,其他占2.1%;从被调查对象所属社团类型来看,学术研究类占16.7%,科技创新类占8.2%,理论学习类占18.8%,志愿服务类占20.7%,文化娱乐类占19.0%,综合性类占16.6%。
一、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1.虚拟社团增多,且活动渠道隐蔽,价值观引导缺位。随着社会进步和网络媒介的发展,各种网络虚拟社团呈迅猛发展之势,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呈现新的组织形态。调查发现,有40.9%的人认为“兴趣社区”具备网络社团性质,有25.3%的人认为“关系社区”具备网络社团性质,另有19.5%和14.3%的人认为“交易社区”、“幻想社区”也具备网络社团性质。可见,网络社区式的社团组织形态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尤以兴趣社区和关系社区的组织形态最为成熟。调查结果显示,有89.2%的人认为“新媒体已成为社团活动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有90.7%的人认为“新媒体促进了社团活动网络化”。有69.6%的人选择“使用微博、QQ群等新媒体作为社团活动信息宣传、交流平台”。有50.3%的人对网络社团成员构成的复杂性表示担忧,认为成员身份难以进行严格审查与认定,缺乏对成员及活动的约束力,管理的难度大,同时一些腐朽错误思想乘虚而入,并在校园里广泛传播与渗透。从中不难看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社团活动传播渠道呈网络化趋势,信息传播途径更为隐蔽,速度更为快捷,导致社团活动难以监管,使得部分学生社团活动游走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甚至直接触犯国家法律。
2.社团跨校活动增多,且缺乏有效监管,活动价值导向偏颇。从活动空间来看,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范围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多个领域,跨校活动日趋频繁,且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形式。调查数据显示,有59.9%的人认为“社团经常或偶尔与校外机构开展跨校活动”,仅有17.4%的人选择“社团活动只限校内合作”。调查结果发现,涉外交流型社团及活动日渐增多,促使成员之间、跨校之间社团交流等日益频繁。从活动的价值取向来看,由于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等团体的介入,社团活动不同程度上兼具政治性、商业性、功利性,出现价值观扭曲,因此许多社团活动也失去了自身价值。部分活动成为社团骨干的“政绩工程”,活动动机呈功利化倾向,导致社团成员的思想观念利益化与庸俗化。甚至由于某些社团骨干鉴别能力的不足和求赞助心切而被不良商企等机构所利用,成为一些低质产品进军院校的宣传工具,损害广大同学的利益。这不但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也使得校园充满浓厚的商业色彩。
3.与社会联系增多,经费来源及成员构成复杂,价值取向复杂化、多元化。在关于“学生社团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形式”调查中,有64.9%的人选择“借社团活动冠名”,有53.0%的人选擇“提供活动赞助”,有36.7%的人选择“支付劳动报酬”,有27.7%的人选择“有偿使用活动场地”,有29.3%的人选择“提供参观、实习机会”。这充分说明,社团活动普遍受到社会关注,社会机构以不同形式参与、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形成广泛的社会联动效应。在关于“校外人员参与社团活动情况”调查中,有30.3%的人选择“作为合作伙伴参加”,有27.2%的人选择“作为嘉宾受邀参加”,有16.9%的人选择“作为指导教师参加”。调查还发现,有50.2%的人认为“互联网使社团成员构成更加复杂”,仅有12.4%的人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社会人员以多种形式、身份参与到活动中,社团活动成员构成趋于复杂,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明显。随着社团与社会联系不断增多,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也呈现多样化特点。关于社团活动经费来源调查中,有32.1%的人选择“从社会募集商业赞助”,30.9%的人选择“社团会员所缴会费”,23.9%的人选择“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10.1%的人选择“通过社团活动盈利”,仅有3.0%的人选择“其他途径”,可见,社会商业赞助已成为社团活动经费的首要来源。在这其中,由于商业机构的介入,部分学生社团的功利化倾向趋于明显,思想观念利益化与庸俗化。此外,部分国外基金会也借此机会渐渐渗入高校社团,资助高校社团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经费支持蒙骗学生社团,利用他们进行政治渗透。社团活动容易成为政治的幌子,成为传播西方思想意识的高危区,存在着被合作机构利用的风险[1]60。
二、大学生社团活动价值取向变化的对策探讨
1.在制度建设层面,规范制度管理,强化活动监督,营造良好的社团生态文化,使活动监管“固化于制”。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仍处于薄弱环节,面临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社团管理机制不断受到负面影响的冲击,活动也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2]。针对当前形势,高校应从规范社团活动管理入手,切实抓好管理制度建设。(1)健全社团准入制度、社团优胜劣汰制度、社团骨干选拔制度和社团活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的申请和认定,审查社团骨干的任职资格,严把社团“入口关”;(2)建立重要事项审批、监督制度。实施社团活动项目化运作,建立活动动态监管机制和社团工作动态报告制度。特别是建立社团跨校活动、高危险性活动、涉外交流活动等重大活动申报制度,实施社团活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社团活动隐患的预控性。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要制定学生社团刊物、网站和宣传活动的管理办法,要建立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的事前审批制度,做到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防止通过学生社团或社团活动散布、传播有悖于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2];(3)坚持社团事务公开制度。社团主管部门应建立社团经费来源、管理、审批、账务审核及管理、出纳管理规定等,形成一整套对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手段,贯穿于社团活动始终。
2.在活动指导层面,实施社团活动全程导师制,强化活动的规划与指导,把握活动的价值导向,使活动价值“深化于导”。社团作为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自治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组建一支业务精、热情高、责任心强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具体指导各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形成“全程导师制”的社团管理模式。实施社团活动全程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过程指导,牢牢把握学生社团活动的价值导向。(1)通过社团导师加强对社团建设及活动内容的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切实把握学生社团活动的政治方向和社团的发展航向[1],严把学生社团活动的“价值关”;(2)要强化社团有关财务制度的建设、管理意识,加强对社团学生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要防止个人或小群体从社团管理或社团活动中受益,学生社团自身不得进行纯营利性的商业活动,严把学生社团活动的“利益关”;(3)社团导师通过对社团及活动的具体指导,指导学生社团进行活动可行性分析及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安全隐患的产生;(4)对社团活动过程进行具体指导,保证活动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科学、有序地进行,帮助社团总结凝练活动特色,提高活动品牌;(5)积极探索在学生社团建立党、团组织的组织模式,加强党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政治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活动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渗透力[2]。
3.在价值引导层面,加强校园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合理设置教育主题,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使核心价值“内化于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良好的社团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3]253高校运用文化载体教育引导学生,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1)应注重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4],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社团文化建设之中。特别是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等校园媒体建设,完善学生社团活动场所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4];(2)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以社团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的议程设置,优化教育主题。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形成独特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5]。
4.在实践体验层面,探索“体验式”社团活动模式,强化道德实践体验,知行合一,使价值观念“外化于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思想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4]224。从当代德育的境域看,知行脱节是传统高校德育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必须要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6],达到“知行合一”,形成适应自身主体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可以不断强化和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使他们能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并将其客观要求贯彻到实际行动中;(1)高校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堅持以“三个倡导”为引领,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点,社团自身特点与学生利益的交汇点,创新活动形式、内容,结合学生社团实际,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5];(2)要善于创造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情境,开辟他们乐于参与的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实践与自我体验的条件下,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促进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3)高校共青团组织要通过开展社团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依托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建立有效机制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4],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潘秀山,李朝晖,穆娜.维稳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5号.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
[5]高巍翔,方虹力.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6]谢四平.强化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