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4-09-15 16:45武讳
学理论·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

武讳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22-02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社会发展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1.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1]56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才能进行生产,这是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53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离开了自然界这个精神食粮,人类的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自然界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所以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有责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有序、健康发展。人类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可以说,正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观点,避免了把人作为绝对主体置于自然之上的思维习惯,避免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或者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人和自然看成是相互包含和依存的整体存在。即使人类非常自私地从自身关怀的角度出发,人类也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马克思的自然观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实质就是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地控制、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告诫人类:“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2]这就要求人类在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是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完全实现。但是当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3]。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思想所主张的:通过合理的、人为的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抛弃那种唯经济增长至上的传统发展观,改变传统的生存和消费方式,培养自觉地保护生态的意识,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在相对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转变态度,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给予了人类一切,甚至包括人本身,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对待自然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可承载的范围内。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和支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广大新闻媒体加大对生态环境事件的报道,让公众深入知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引导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自己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建立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站,开设生态专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公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其次,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横向上说,生态教育应以日常学科教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从纵向上说,生态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实践过程之中,成为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4]在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结合幼儿和中小学生自身特点,在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宣传环保知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生态文明课程,设置生态文明专业。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和生力军,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专门的章节讲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为我们课堂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和参考。同时,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讲座,使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展课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他们逐步养成环保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最后,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公众的积极参与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从现实情况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公众表现出言行不一,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公众能否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工作,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该建立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参与机制,打造可行参与途径。首先要满足公众的生态知情权,建立环境问题举报监督机制;其次扶持和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吸引公众多路径多选择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承担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压力,付出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就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无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大肆掠夺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负效应。我们要想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能源,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其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解决过去的经济发展当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可持续、不均衡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再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十八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通过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将先进科技引入农业,将丰沛资源注入農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农业,形成科技主导、规划先行、资源节约、规模经营、产销连锁、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最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

3.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要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环境法律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健全环境立法,走法治化环保道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再者,加强对执法过程监管,杜绝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干预,人治大于法治、关系大于原则的现象;通过司法途径加以遏制各类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

其次,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排头兵”,而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不作为、干预执法和决策失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要想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唯GDP论”的政绩观,将环境“一票否决制”确立为政绩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推行绿色GDP,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使各级政府树立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最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在现状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要根据国土规划和相关规划,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发展线”和“保障线”,全面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的管控;对涉及国家粮食、能源、生态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实行开发利用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供应和永续利用。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就是为明确环境、生态等公共自然资源系统的主人,并赋予其保护自然资源的动力,进而在让其获得使用这些自然资源利益的同时,承担起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6]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市场决定价格,使免费使用的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变成“谁使用谁付费”的资源。同时,政府应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评估生态资源使用状况并据此政府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6.

[4]朱国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J].环境教育,2006(10):20-2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6]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N].广西日报,2013-12-24.

猜你喜欢
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园林艺术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