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仙,张京和,曹授俊,张孝和,周珍辉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现行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设置为1级至5+级职业教育分级结构模型,其中1级和2级大致相当于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3级和4级相当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或大学专科教育;5级相当于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5+级则相当于目前的研究生教育[1-2]。这种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后,可分流进入职业教育,实行登记制,免试入学,建立一套新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与职业资格框架融通的职业教育制度,能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畜牧兽医专业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的首批试验专业,目前已完成了分级、标准、课程、评价、学习制度等方面的方案设计,并已经在牧医1111班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职业仓提供了一个从职业到教育的分析模型[2]。通过对职业教育某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企业中的众多职业进行收集整理、规纳分类、综合分析,按照职业类型、结构、特征等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职业或工作岗位,建立起与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结构模型,并按技能要求的难易、复杂程度或管理幅度、承担责任等要素划分层级,形成“职业仓”。
都市型畜牧业是北京市都市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现代都市农业生产功能,发展畜禽良种繁育产业、绿色生态养殖、都市休闲宠物产业及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是北京市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畜牧兽医专业是宽口径专业,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广泛。畜牧兽医专业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宠物疾病诊治、动物防疫与检疫和畜牧场经营与管理技术,在对这些核心技能剖析的基础上,通过与行业、首农集团等深入合作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参考了大中型公司、企业、养殖场等单位畜牧兽医的职责要求,对畜牧兽医行业、企业的职业类型、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畜牧兽医行业企业的职业结构模型,合理划分岗位层级,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仓见表1。
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是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是指导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保障教育质量和开展人才评价的基本依据,具有规范、指导、评价、保障的重要作用。将“职业仓”分析结果与国家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等)进行比照,建构用于职业教育分级的职业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标准,按照﹙职业教育目标分类﹚对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进行解构、类比、规并和描述,形成职业教育分级标准。
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包括专业名称、职业教育级别、适用范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标志性任务、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级别等内容。依据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方案将职业教育目标分为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结合行业、企业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对畜牧兽医职业进行层级划分,制定了相应的分级标准[3]。以该专业4级的标准为例分3个领域进行描述见表2。
表1 畜牧兽医专业职业仓Table 1 The occupation directory of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major
表2 畜牧兽医专业职业教育4级能力描述表Table 2 The description of occupation ability grade four in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major
分级制标准的制定,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开发课程和教材提供了依据。分级标准主要从职业分析入手,将特定职业活动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要求解构,拆分为苦干个能力单元、知识单元,为课相-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3]。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北京都市型现代畜牧业的畜禽良种繁育、绿色畜禽养殖、宠物养护及美容、动物疫病防治等四大领域。其工作方向分别为:种禽场和良种繁育中心、养禽场和养牛场、宠物医院和驯养中心、疾控中心和检疫站及乡镇畜牧兽医站等疾病防控部门,以该专业职业教育4级为例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见表3。
表3 动物养殖与疾病诊治员岗位能力分析表Table 3 The analyse of post ability of animal breeding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职业教育的意义所在即超越学校教育、学龄教育、学历教育的固有模式,建立面向人人的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分级制打破了传统学历教育框架,搭建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衔接途径,使面向人人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本专业职业教育4级入学条件见表4。
表4 畜牧兽医专业职业教育4级入学条件及入学形式Table 4 The enrollment requirement and 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e four in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major
开发基于真实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载体,并围绕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体现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标志性教学任务,这一过程称为“课相”开发[3]。
本专业职业教育4级共开发了家禽生产流程及各环节技术、牛的生产流程及各环节技术、畜禽生产的健康保障、牧场管理框架与职能4个典型课相。课相教学设计与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设计有很大不同[4]。第一,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不同。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思路,依知识难易程度以递进方式进行设计,而分级制课相的设计是从职业岗位出发,以畜牧兽医生产流程为逻辑主线而设计。第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不同。传统课程教学是在学生上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生化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畜牧兽医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生产的专业知识,而课相教学是以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第三,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传统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课相教学是采用在生产岗位上结合典型职业活动或实际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完成能力转化,进行“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5]。课相教学是将课堂设在岗位,学习任务即工作任务,教学载体即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评价。
为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分级制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和畜牧兽医专业分级制实际,实行“两线监控、三级管理、四维评价”(以下简称“二三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
“二三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学校、企业形成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两线监控网络;建立学院和企业,学院的教学督导、教务处、畜牧兽医系和企业的技术部门,畜牧兽医专业组成的“三级管理”教学组织机构;构建教师、学生、专家、社会的“四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两线监控”是有效手段,“三级管理”是主体,“四维评价”则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运行、管理和监控提供依据。“二三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见图1。
图1 “二三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Fig.1 The diagram of control system for“two three four”teaching quality
该专业分级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是由学院教育研究督导室牵头负责,组织落实;畜牧兽医系、教务处,企业或实训基地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畜牧兽医系负责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企业或实训基地人员负责学生考核评价;教务处负责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教育研究督导室负责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进行抽查,搜集、反馈教学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其监控与评价主要方式有听课制、检查制(包括教学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评教评学制、测评制及质量跟踪等。
畜牧兽医专业分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得到了北京首农集团等多家企业的支持,这些企业参与了该专业的分级制改革和考核评价工作。目前,学院已完成了家禽生产流程及各环节技术等4个课相的开发与实践,教学试点班正在实施四级分级制教学方案,企业对分级制教学改革思路、作法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在生产岗位上教学,按照企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分级制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1] 孙善学.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22):41-44.
[2] 孙善学.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22):45-47.
[3] 孙善学.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20-23.
[4] 辛秀兰.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改革实践[J].北京教育,2013(3):12-14.
[5] 赵堂春,黄敦华,刘玉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分级制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