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谷:对影成几人?
“磁振成影”这个颇具科技感的词,是郑国谷在唐人艺术中心的个展名字。展览介绍,这是艺术家对于生命维度的方式的多样性的探索:他认为人类的意识的产生,从感性的右脑进入,到小脑的分析和处理,再从理性的左脑输出,片面的意识与时间和空间纠缠不清,而人所能作的只是顺势的回应。
大厅里铺着把通俗文化的字句变成了石材的雕塑,成为供人游赏顿坐的“文字园林”。 在另一个小厅里,墙面上遍布大大小小的通俗文字的手稿。另一个区域则是“脑神经线路图”:艺术家根据圆觉经的十二菩萨抽象转化为脑神经连线图。二层的展厅是面对空白画布的四个绘画者,开幕时艺术家在一旁监听展厅里的讯息,然后把经过他大脑处理后的脑电波通过分频对讲的方式传达给这4位绘画者,由他们来捕捉与现实空间磁场有关的画面。
展览里文字的元素占据着相当的成分,而且多以冰冷感的具象雕塑形式出现,与脑电波和参与者的绘画者一样,这是抽象与具象的转换,确实可以“磁振成影”。然而,面对这样的作品语言,和这个展览过程,却有几分似曾相识又捉摸不定的心绪,尤其在看到关于艺术家 “善于在草根性和边缘性的社会景观中发现和放大某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以期发展出一套自律的语言,进而抵抗由一套‘通用语汇(lingua franca)所产生并持续至今的艺术同化趋势与权力结构”这样的描述之后。(S.station)
刻度之外的价值体系
2014年7月19日,“价值体系—扬帆个展”在798空间站画廊开幕。在本次展览中杨帆尝试将坏趣味,劣质艺术品和经典的价值场景置于强光之下,最大可能性地抹去虚无的趣味性而直接还原价值体系本身。在《价值体系》系列中,艺术家以华丽而富于各种情趣的廉价纽扣再现了由于价值体系的刻度化而造成的审美泛滥。《价值体系10》和《价值体系11》进一步以模糊不全的人形为背景,暗示了深陷景观中的个体正在被劣质审美所蚕食。个体的物化,自然引伸出《肺腑》系列,劣质身体模型仿佛被标准化的个体—看似健康,鲜艳被标明功能性的器官,恰恰再现了一个完全丢失真实性之后的劣质的身体。
隐·象
7月12日下午3点,“隐·象”在EGG画廊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曹小冬、胡声平、廖建华、马丁·韦默尔(德国)、苗颖、唐钰涵、赵燕峰、曾宏8位艺术家的作品。通过隐和象剥离出一条连接8位艺术家中间的脉络和线索,仿佛是在探索当代美术史中隐和象的问题。隐包含着中国文人画的气质和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绘画观念和图示;而象则是西方美术断层后,由战争引发而来的美术浪潮。两种不同状态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图示,透过当代艺术的汇集和融合,渐渐拼贴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和艺术。但隐和象并不是那么清楚可以被抽离出来的,象隐藏在隐之中,隐躲藏在象之内,亦隐亦象,梳理和呈现仿佛是一种迷宫的寻找,很多人在这个迷宫中迷失,也有些人在这些迷宫中玩耍,更有些人在这些迷宫中找到了快乐。不管怎样,隐和象的抽离犹如愚公移山,但我们不把他们提取,而是以展览的方式去观看,或者是被观看,则会有一种怎样的观感和深思呢?(白江峰)
一个关于“动物园”的故事
2009年创立的Inca Zoo是一个来自丹麦的设计工坊,是丹麦设计师塔里克(Tarik Arnautovic)和来自新加坡的主理人马丁(Martin Siaw)“工作“与“玩”的地方。Inca Zoo之所以称作Zoo(动物园),是因为这些图案中有千奇百怪的动物,并且汲取了印加文化的元素呈现出来。
5月12日, Inca Zoo与StageOne在携手举办的“Around The World With Inca Zoo @Beijing(Inca 动物世界)”主题展览,在北京服装学院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时尚展览馆开幕。
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使得丹麦不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呈现出浓厚的人情味道,以及“简约”、“雅致”的风格。丹麦艺术家、设计师擅长于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涉及文化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富于亲和力的美学表达形式。而上述特质无不体现在由Inca Zoo的创始人—Tarik和新加坡的Inca Zoo的主理人Martin“玩”出来的艺术品当中。这些作品在凝聚了独到创意和十足个性之际,也完美地融汇了当代众多的时尚设计要素,因此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时代映像—宋昱霖艺术展
7月12日,由齐廷杰策划的“时代映像—宋昱霖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宁空间开幕。展览展出宋昱霖《格式化》与《十八拍》两个系列的作品。
宋昱霖在一次作画过程中偶然发现用线条可以颠覆不满意的作品之后,她就开始大量的尝试,随后形成了她后来“格式化”风格。《格式化》的创作是一种比较隐晦的追寻内心的尝试,而《十八拍》的探索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强烈的现实抒发与宣泄,更加深了其作品在现实层面的意义。密密麻麻的颜料像毫无头绪的线条规则有序的蔓延在画面上,在这密实的让人找不到尽头的天罗地网中,人的个体生存变得越发微弱,宋昱霖以一位极度认真和理性的思考者身份介入当代艺术的创作中。从早期灰色调的平涂转入线条组成的网格世界,艺术家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对自己的不断否定与破坏,通过反复的覆盖与勾画,把预先设置的画面底稿侵蚀的面目全非,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崭新的主体,艺术家在颠覆的过程中亦逐渐寻找到了新的感情出口。而那些淹没在线条中的形象也慢慢让每一个观众看的更加清晰。
“城·查无此人”—清华学派第三次大展
2014年7月19日下午3点,炎黄艺术馆将举办“城·查无此人—当代性与青年艺术家的集体反思”艺术展,本次展览为清华学派第三次大展,主办方为炎黄艺术馆,策展人是高登科、吴双,展览将于炎黄艺术馆1、2层展厅同时展出,将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批评家、艺术市场名流作为嘉宾,并同时伴有研讨会、跨界沙龙、公众交流项目等,展览将持续两周左右。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多为清华学派成员,清华学派不拘泥于清华美院,而是将当代人文环境作为着眼点,把艺术作为介入生活、大众以及完成时代使命的方式,以完全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交流。本次展览参展成员包含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多个院校背景的青年艺术家,还有来自香港艺术家,一起参与到当代城市与创作主体、当代性等问题的讨论中。
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二回
由艺术批评家王萌策划的“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二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于7月5日在寺上美术馆开幕。展览邀请了杭春晖、刘俐蕴、李飒、彭薇、秦修平、孙博、孙浩、田卫、王璜生、杨凯、章燕紫(按汉语拼音排序)十一位具有艺术活性或未来可能的艺术家,以“七零”为主体,串联起“五零”、“六零”和“八零”。虽然此次展览作品在媒介上并非都是水墨,但在精神旨趣上与水墨的精神内核产生关联和对话,所以此次展览是一次“跨文化”的水墨现象展。本次展览是王萌2011年“水墨的延长线”方案的一次尝试。
策展人王萌在开幕式现场为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水墨”至少可以分为两种存在,一种是作为“媒介本我”吸纳外来艺术系统的方法论而形成的以创新为导向的纸本水墨现象,一种是作为“文化”和“观念”意义上存在的“水墨因子”对架上绘画和装置影像等形态的辐射,它们共同构成了今日水墨的新起点;第二,除了“水墨”作为一个象征在艺术中的“显效”,如果要走的更远,则必须回到艺术家以创造性精神为导向的艺术本质,同为“文人画”但倪瓒与八大各不相同,都有其高度的精神和语言双建构,画史上一大批古代画家贡献了他们的智慧提供“个体语境”支撑起“文人画”,否则“文人画”将是一个空概念。本次实验室计划,策展人王萌从“可能性”和“否定性”的双向关切中,连同艺术家们的有力探索,切入了今天“水墨”的问题域,开启了一次新的水墨实验的探索。
浮世华光—徐晓燕绘画及她的时代
7月19日下午三点,“浮世华光—徐晓燕绘画及她的时代”在中间美术馆开幕。徐晓燕女士生前近五十幅油画作品,包括《草场地系列》、《辉煌系列》、《望京系列》等代表当代艺术近二十年发展史的作品在中间美术馆一、二层展厅展出。
下午一点,贾方舟、陶咏白、徐虹、王克举、陈淑霞、申玲、徐虹、袁加等艺术家、评论家落座中间美术馆会议室,围绕展览的研讨会在此开始。 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主持,首先由特邀策展人袁加老师发言,表示在今天,应该有一个新的绘画的认识和绘画价值的判断。
研讨会上,陶咏白老师讲到徐晓燕女士作为女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她的作品给我们一种警示,是时代的写照,让人发出疑问、发出思考。晓燕女士在美国画门口的大白菜,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解读,具有精神的品质。她的绘画是跳出传统的、是观念性的。贾方舟老师讲到,在中国油画史上,徐晓燕的绘画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策展人袁加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她的作品做出新的解读,新的评价。
史晶 & 吴笛笛
7月12日下午3点,“史晶 & 吴笛笛”双人展在草场地前波画廊隆重开幕。史晶专注于自然景观在笔触下的探寻,通过不同灰度的堆砌,风景的旖旎和无限想象力通过一种别样的形式柔和在一起。而吴笛笛则以一种“明擦秋毫”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大自然景观中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但趴在那些竹子上的飞禽走兽并不是什么庞然大物,正如《梦溪笔记》下的微观世界,不起眼的苍蝇、蚊子和昆虫,个个化身主角,粉墨登场。一种漫长的古典绘画似的叙述融合当代性的困惑和碰撞,在吴笛笛的画笔下,产生一种近则迷幻、远则困惑的错觉。
在双人展中,史晶和吴笛笛在创作上各自独立,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一是他们对大自然主题的关注和探寻,二是在创作上对传统和当代性的融合。观看他们的展览,犹如置身于浩瀚的大自然之中,既可对自然近身观察,又可产生一种敬畏之情。(白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