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2014-09-15 08:26:2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岗位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天津 30038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日追美 私车达到1.37亿辆,其中天津的汽车保有量已达260万辆,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后市场时代。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售后服务市场空间被迅速加大,进而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有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例如:《汽车发动机构在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每门课程均独立设置,相关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跨度必将较大,容易造成学生对整体知识认识不清楚,也造成老师在后面的教学中难免要浪费一些时间重复操作和讲解以前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计划,根据专业,以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编排。

(二)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

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但是对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教育特性认知不足。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但是现在汽车是集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尤其微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广泛应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就现在课程改革实践,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例如国家职业标准对中级工技能要求:具有能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点火系高,低压电路故障能诊断与排除电控喷射汽油发动机油耗过高,启动困难、运转不稳等典型故障能诊断与排除柴油发动机启动困难、运转不稳等故障等专业技能,但是在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原因无法从根本上实现 “做中学”“做中教”因此学生很难掌握这些技能。因此无法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技能的对接。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改进教学模式和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以缩小教育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新课题。

(三)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和集中的总教学目标。汽修专业的课程较多,难点较大,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长,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不易衔接,加之传统的教材也决定了教师教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专业课教学与实习课教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的局面,致使学生对汽车上部件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在教师使用上也不能合理地调配使用教师,更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四)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反映当今专业主流技术和科技最新成果,例如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内容依然保留了早已淘汰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教学内容且占据很大篇幅,但是像涡轮增压、定速巡航等切合汽车维修一线需要、反应汽车维修最新发展动态新技术在教材中根本不体现,而且教材编写仍旧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形式单一,可读性、可自学性较差。模块化教材少,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好,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学生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五)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年、学期等为基本的学习时间单位,虽便于课程的编制及组织教学,但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一致,进度一致,忽略了不同背景入校学生的个人潜能的差异、个性化发展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就业取向选修《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护》、《汽车装调》等不同专业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模块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通过岗位需求论证、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研究、确定所需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六个环节,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四大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宽口径、活模块,互动式”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

1.深入企业调研,分析职业岗位群

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调研计划,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专业发展趋势,针对现有岗位、岗位变化趋势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天津中顺联众4S店、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的调研,结合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我们将行业领域划分为汽车维修、汽车制造、汽车营销、汽车金融和二手车评估五个区间,针对不同领域的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以及要完成这些任务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点和岗位素质要素,重新定义了专业定位以及就业岗位和岗位群,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构建 “宽口径、模块化” 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职业岗位分析如表-1。

表-1 职业岗位分析表

2.依据岗位要求,设计课程模块内容

依据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遵循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整合课程,创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划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四大模块。通过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必备知识,通过专业拓展模块使学生实现有选择的个性发展,注重专业实践模块教学,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素养,最终形成“宽口径,活模块、互动式”的课程体系。图-1为:课程体系结构图。

图-1

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而确定的模块具有独立性、针对性、适用性、动态性、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兴趣为导向,就业远景为目标,选修教学模块中的课程,拓宽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习状态的改变,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体会成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激发行业自豪感。

为了更好的实现“宽口径,活模块,互动式”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工作任务我们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实施流程图

3.结合教学模式,制订模块化课程标准

所谓“标准”,必须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实际,建立以培养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依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岗位技能标准结合“做、学、教”教学模式制订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依据课程主要任务与要求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利用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开展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来校开展实训教学指导,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结合“做、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宽口径,模块化”课程体系,彻底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由于“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企业,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将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养成职业操作规范、体验工作快乐、享受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固化到教学中,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达到了“上岗既顶岗、顶岗既顶用、顶用也好用的”目标,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业内行程良好口碑。我们先后与8家4S店签约选派毕业生,与天津一汽华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其选派毕业生,今年落户天津的唯一一家宝马5S店又从我校招聘7名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了85%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先行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制制度,开展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中青年教师企业拜师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常态化,专业岗位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天津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汽车行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成为赛项评委,学校同时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是显著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习主席在视察天津海河职教园时对学生讲: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我们将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的目标,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3).

[2]王猛.机电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圈,2007,(20).

猜你喜欢
模块化课程体系岗位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